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飛躍瘋人院”續篇:2000家國企醫院斷奶後自救

2018年底,2000多家國企醫院正式從其所在母體開始斷糧,集體下海去謀生。

“到2018年年底,按照國家所定的4條剝離路線,2000多家國企醫療剝離國企的工作基本到位。” 中國醫院協會企業醫院分會會長金永成對第一財經表示。

2015年,國務院發文要求,2018年底前,國有企業將主辦的醫院剝離出去,這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2017年7月,六部委發文再次“劃重點”重申改革目標與時間表,並指定四條路徑:移交地方、關閉撤銷、資源整合、重組改製。

2019年,2000多家國企醫療機構未來的生存之路該如何走?不僅關係著這2000多家醫療機構的命運,也關係著身在其中的幾十萬醫護人員。

先天不足的國企醫院

2017年1月30日,位於貴陽市小河區黃河路420號的貴航貴陽醫院(即貴航三OO醫院,下稱“貴航醫院”)上演了一幕“飛躍瘋人院”。貴航醫院的精神科主任帶著醫生、護士和64名患者“私自”轉去別的醫院,上演現實版“飛躍瘋人院”,將貴航醫院推向國內輿論的風口浪尖。

“全院副高級別的醫生不到100人,流失了50多人,很多科室基本癱瘓,醫院處於崩盤邊緣。”貴航醫院院長江超近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這一風波背後的人才流失,是眾多國企醫院的日常。究其根本,是這些醫院承擔“國企辦社會”的職能卻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狀態。

“長期以來,國企醫院既得不到上級央企的資金投入,也享受不到政府的財政支持,缺乏必要的補償機制,醫院建設和運行基本靠自身舉債經營。並且,上級央企將醫院視為其他企業,實行經濟責任製考核,醫院必須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和財務考核指標,醫院必須面對市場,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因此,很多企業醫院都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不堪重負,舉步維艱。”江超表示。

國有企業職工醫院是上個世紀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醫院遭遇政府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和私立醫院的衝擊和圍剿,人才流失嚴重,處於四面楚歌、危機四伏的艱難境地。

而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進行的這一輪深化醫改中,沒有這2000多家醫療機構的影子。

一句話,政府有理由不支持,企業沒有支持的理由。

目前在區域衛生規劃布局中,中央財政先後投入了1000多億元,用於基本醫療服務網絡的全覆蓋建設,每萬名城鄉居民擁有全科醫生1.81人,基本實現居民出行15分鐘能夠達到醫療衛生機構。但是國企醫院不在其中。

“在區域衛生規劃中,沒有考慮國企醫院。”廣東省原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廖新波對第一財經表示。

無政府投入、無企業投入,導致企業職工醫院陷入一種先天不足、後天也缺營養的狀態,始終處於不利地位的國企醫院,直接闖入了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

曾經每年補貼高達百億元

2018年6月9日,在首屆東湖健康論壇暨國企醫院改革發展研討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吳同興表示:全國還有2000多家國企醫院,國有企業每年為其提供的補貼,高達100億元。剝離企業醫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國企醫院情況複雜,改製模式不能一概而論,但按照國務院要求,2018年年底前,必須完成國有企業辦醫療機構的集中管理、改製或移交工作。

2018年3月,國資委、發改委、財政部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大型獨立工礦區企業辦醫療機構應盡可能移交地方政府、專業化機構或企業管理,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應予以撤並,從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醫療機構提供補貼。

“對於這些醫院來講,既是挑戰,也是一個發展的機遇。”金永成認為。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5》數據,全國企業醫院約3000家,隸屬於76家中央企業的醫院有1235家(其中三級醫院34家、二級醫院266家、一級醫院及社區醫療服務站900多家),到2016年年底,大約還存有2000家國企醫院待嫁。

“對於這些醫院的資產和人員數量,目前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數字,所涉及的醫務人員大約得有幾十萬人。”金永成表示。

由於先天的不足,國企醫院改製的四條路子走起來都不是那麽簡單。

國家發改委健康服務業發展改革聯盟執行主席田佑中認為,當前,每條路徑走起來都不那麽容易,都會有一定延遲。目前地方政府接管的不多,因素有很多,包括事業編制缺乏、財政負擔等,更多國企醫院選擇了資源整合和重組並購。

關於企業醫院的接管方,政府明確有關國有企業承接管理移交的醫療機構,必須是以健康產業為主業的企業(即以醫藥、醫療、養老等健康產業為主業或經國資部門批準允許以健康產業為發展方向的企業),其他國有企業不得管理醫院。少數大型企業集團公司醫療機構數量較多、暫時難以移交的,經國資部門批準可建立專業平台先進行資源整合、集中管理,並引入以醫藥、醫療、養老等健康產業為主業的企業參與重組改製,在限期內實現有序退出。

“目前有六大央企資本在整合重組國企醫院,但是具有醫療經驗的不多,未來整合後的發展還需要謹慎。”一位醫療領域的專家表示。

有數據統計,過去9年,陸續有數百家國企醫院與社會資本結合,進行改製重組。2013年,華潤醫療集團控股武鋼總醫院;2017年,海南海藥(000566.SZ)出資3.4億元,100%控股鄂鋼醫院——都是國企醫院被並購的事例。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2009年被北京天健華夏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並購重組的茂名石化醫院,目前卻深陷困境。

“作為改革試點的茂名石化醫院,原本是承諾扶上馬送一程,可是卻沒有落實,最後的結局是醫務人員流失嚴重,接近倒閉,現在擁有醫師資格證的醫務人員不到20%。改革不怕,怕的是不管不問,管理很重要,政府不要放棄管理。”茂名石化醫院前院長王家蘇表示。

自救才能活

在先天營養不良的狀態下,這些國企醫院如何重塑其在醫療市場的存在感?

風波之後的2017年8月1日,中航工業集團總部從北京派去了貴航工業集團原黨委書記江超,接管貴航醫院。

一邊是核心醫護隊伍的離職大潮,一邊是負債累累的虧空,如何活下去成為了江超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貴航醫院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加之管理粗放,效率低下。雖然2016年獲得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通過,但也陷入了十分艱難的境地,出現了嚴重的經營虧損,舉步維艱。”江超表示。

在這樣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下,江超能做的就是調整管理和運營思路。

“我們提出了‘市場化改革、企業化運作、精益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運營理念,大刀闊斧推進績效分配改革、勞動用工改革和幹部人事改革,解決了分配結構不合理、平均主義、大鍋飯以及人員能進不能出、幹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建立起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以及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激勵約束機制,從而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幹部職工特別是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江超說。

經過市場化改革,貴航醫院一年後賺錢了。“雖然結餘不多,但是也有1000多萬元,給職工補繳了五險一金,以及償還了一些債務。”江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技術、服務與業績持續增長屢創新高,業務增長達 25%以上,品牌與區域影響力顯著提升,團隊穩定、隊伍精神狀態高漲,員工的工作激情、鬥志提升,幹部隊伍穩定,一年來,無骨乾人才流失,反而有回流現象,醫院還從其他‘三甲’醫院引進了副高以上人才。原來銀行從避之不及到現在主動提出合作,同時也獲得了投資機構的青睞。”江超表示。

對於國企醫院改製,上海交通大學醫院戰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長余慶松認為,管理最為重要。

“在非醫療領域有很多企業家,但醫院行業長期以公立醫院為主導,院長們多數又是臨床專家出身,更多處於計劃經濟主導的思維。國有企業醫院改製後的社會資本辦醫,亟須找到職業化的院長和經營者,但這方面的精英少之又少。公立醫院受過中國醫院院長職業化訓練的院長,如果在社會資本辦醫平台上歷練一下,這種人力資本儲備會多一些。”余慶松表示。

“建議站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健康中國 2030’的戰略高度,對這個行業中能夠擔此大任的人選進行頂層遴選,不要讓各大國企醫院集團單獨試錯。這不是各企業管理問題,是個生態重構與打造問題。”余慶松表示。

2019年~2021年是並購重組後“關鍵時期”,錯過了這個最佳並購整合的時期,對社會穩定、行業生態重構、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都是巨大的損失。

余慶松建議,從改製總體投資裡預提一個比例,建立國有企業醫院改製“國家人才引進專項風險保障基金”,鼓勵年富力強的專家和管理者從公立醫院體系到國有企業醫院改製後平台發展,而不是把這個社會資本辦醫平台當作一些專家和管理者退休之後的緩衝地帶。

新聞延伸

相關行業改革政策時點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采取分離移交、重組改製、關閉撤銷等方式,剝離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所辦醫院、學校、社區等公共服務機構。

2016年國務院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年內頒布剝離國有企業辦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機構的政策措施;2018年年底前完成企業辦醫療、教育機構的移交改製或集中管理工作。

2017年8月國資委、中央編辦、教育部、財政部、人社部和國家衛計委聯合印發《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制定出國企醫院剝離的四種路徑:移交地方管理;實施關閉撤銷;資源整合;重組改製。並重申改革目標與時間表:2018年底前完成企業辦醫療的移交改製或集中管理工作。

2018年3月國資委、發改委、財政部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大型獨立工礦區企業辦醫療機構應盡可能移交地方政府、專業化機構或企業管理,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應予以撤並,從2019年起不得以任何方式向醫療機構提供補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