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夫人墓挖出石碑,坐實唐朝皇室醜聞,李世民開了個壞頭

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發展的一個頂峰,在歷史上影響深遠,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華人聚居區仍冠以“唐人”稱呼。不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權力的地方就有詭譎,再偉大的王朝,也從不乏見不得人的一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唐朝的“黑暗傳統”。

在西安的一處唐代古墓中,意外出土了一塊石碑,鐫刻的墓志銘顯示,墓主是趙氏夫人,望在平原,祖歿年遠,子孫絕嗣。跟顯赫的帝王將相陵墓相比,這處趙夫人墓中並沒有多少價值連城的陪葬品出土。

不過,墓志銘上的一段不經意的文字,卻引起了人們注意:“以元和十五年少帝即位,二月五日改號為永新元年”。元和是唐朝第11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的年號,而“少帝”指的則是繼位的唐穆宗李恆。

在元和十五年二月,唐憲宗突然暴斃,《舊唐書》記載其死因是“皆言內官陳弘志篡逆”,而《新唐書》則提到“守澄與內常侍袱帝於中和殿”,不管是哪種說法,都將唐憲宗的死因指向宦官。

唐朝後期,宦官掌管神策軍,一度以家奴身份參與到了唐朝皇室的權力爭鬥當中,成為皇帝製衡外朝的重要棋子。不過,如果宦官真是殺害唐憲宗的主謀元凶,那唐穆宗繼位後的舉動就讓人大感困惑了。

對於殺父仇人,唐穆宗李恆未作出任何追究。這就存在兩種可能性:1、宦官弑殺唐憲宗本身就是受到李恆的指使;2、繼位的李恆本身是傀儡皇帝,無力為父報仇。

趙夫人墓志的出土,無疑坐實了第一種可能。

因為穆宗繼位赦文中並沒有改元一說,史書當中也未記載“永新”這一年號,憲宗在元和十五年暴斃後,繼位的穆宗次年改元長慶。生活在京畿地區的趙夫人,卻在墓志銘中明確寫道:“二月五日(憲宗死後第二天)改號為永新”,並且這一年號沒有在京畿之外的墓葬中發現。

這也就意味著,穆宗繼位後決定改元,但命令剛剛執行又覺不妥急忙收回。巧合的是,在宣布改元再到追回詔命的短時間裡,生活在長安的趙夫人去世了,家人在刻寫墓志銘時採用了新年號並埋入墓中,成為孤例。

憲宗的暴斃和新帝繼位突然改元而後又撤回,證實穆宗參與了奪權政變,所以才急於掩蓋和刪改敕書內容。無獨有偶,在憲宗死後27年,他的幼子唐宣宗繼位(穆宗的弟弟光王),曾隱晦的提到“恨光陵商臣之酷”,光陵是穆宗的陵墓,而商臣則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世子,殺其父楚成王奪位。

可見,唐朝的皇位之爭已經不再局限於兄弟間殘殺,而是上升到了弑父這一黑暗層面。在李世民殺兄逼父奪位後,唐高祖李淵雖然保全了性命,卻也淪為了軟禁的階下囚。李世民這位唐朝明君,終究還是給他的子孫開了個壞頭,以至後世屢屢發生駭人醜聞。

在唐憲宗暴斃前,唐穆宗李恆已經貴為太子,他真的有弑父的必要嗎?這還得從憲宗末年的太子之爭說起。

唐憲宗有20子,長子李寧在立為太子後不久夭亡,曾考慮從二子澧王李惲和三子遂王李恆兩人中選一位繼承人。最終在郭貴妃(郭子儀孫女)干涉下,唐憲宗立三子遂王李恆(後來的唐穆宗)為太子。

但憲宗對李恆並不是十分滿意,所以在立了郭貴妃兒子為太子後,並未讓其母憑子貴升作皇后,反而是在內朝任用支持澧王的吐突承璀,外朝則大批啟用澧王李惲黨人。在朝局當中,澧王派佔壓倒優勢。

這種局面頗有點像唐初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的抗衡對峙局面。或許正是因為有過太子被殺的前車之鑒,李恆搶先發難,弑殺其父,奪權上位,再次上演了一場黑暗戲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