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華藝術宮今推海派大家系列展,首展聚焦任伯年黃賓虹等

8月1日起,“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一)在中華藝術宮亮相,澎湃新聞獲悉,首展以“借古開新”“中西兼道”“現代標程”三個部分,聚焦任伯年、吳昌碩、吳湖帆、黃賓虹、林風眠、瀏海粟、吳大羽、倪貽德八位近現代名家及其代表作。

作為中華藝術宮重要的學術項目,聚焦“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也將持續推出,未來每屆展覽都將展出卓有影響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現獨特的美術史敘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語境。

展覽現場

海派美術之變遷,與近現代、現當代中國美術發展命運相連。在中國近代美術的發展演變中,以上海為中心的前所未有的移民社會及其文化環境,形成一種重要標誌。而這種移民社會既來自中國內陸,又來自西方各國,其所呈現的巨大的人口異質性,在近代中國新興的工商城市文化環境中,必然形成各種異質文化的匯聚和融合,形成近代傳統繪畫轉型與西畫東漸之間的獨特文化關係。

中華藝術宮“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正是以20世紀特定的歷史時空匯聚海派藝術為背景,在相關歷史轉型的主線下,基於美術學與藝術學理論、社會學、經濟學等跨學科的複合與聯繫,重新關注並思考海派文化。

吳大羽,《公園的早晨》,油畫,75x70cm,上海油畫雕塑院藏

展覽呈現了海派藝術家們在中西兼容、雅俗共賞的氣氛中出現諸多歷史跡象,尤其體驗了中西繪畫的矛盾與融合,海派文化的寬容態勢。

鑒於此,“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第一屆展覽,設立“借古開新”、“中西兼道”、“現代標程”三個部分,在面對百年海派藝術歷史長河中人與畫中,首先聚焦任伯年、吳昌碩、吳湖帆、黃賓虹、林風眠、瀏海粟、吳大羽、倪貽德八位近現代名家,他們雖然藝術語言和藝術理念有所不同,但始終維系著在視覺語言探索之中的人文精神之力。

立足傳統,借古開新

展覽以任伯年、吳昌碩、黃賓虹、吳湖帆四位大家開啟,作為清末民初海派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在對傳統中國繪畫的學習和延承基礎上,師法古人,博采眾長,呈現出借古開新的藝術面貌。

任伯年(1840—1896)擅長描繪現實題材,其肖像、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能,工筆設色、水墨、寫意無所不精,並融合市民審美趣味。他受任熊影響,並隨任薰習畫,1868年任伯年定居滬上,由於他的繪畫題材廣泛,而且表現形式非常貼近時,受到時人喜愛,不久以後即譽滿上海畫壇。

任伯年,《清供》,紙本設色立軸,86×43.5cm,上海中國畫院藏

任伯年重視學習傳統和民間藝術,融諸家之長,還吸收西洋美術技法形成獨到的畫風。人物誇張奇偉,線條流暢,起筆多頓點,常用釘頭描。晚年學華曲筆意,簡逸靈活,以形寫神,通過手勢,衣服動作來表現人物動態,以眼展示內心,主題突出,構思奇巧,極富新意。花鳥畫兼工帶寫,明快溫馨,更富有創造性,對近現代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仿宋人法,純以焦黑勾骨,賦色濃厚,近老蓮派,後法惲壽平沒骨法,王禮小寫意,明淡清雅,舒展簡逸,明快儒雅,生動活潑。

吳昌碩 重陽畫菊 紙本設色立軸 134x41.5cm 上海中國畫院藏

吳昌碩(1844—1927)晚清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的藝術另辟蹊徑,以金石入畫,且大膽運用濃麗色彩。

吳昌碩善於向古人學習,崇拜陳淳、徐渭、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趙之謙等大寫意畫家,吳昌碩對古人的學習和研究一直貫穿整個繪畫生涯,但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體會,繪畫也就出現不同的面貌。早期較稚嫩,帶有較多臨摹的痕跡,中期已初步將古法融於畫中,晚期則更加成熟老練。直到七八十歲的高年,還以讀書、刻印、寫字、繪畫和吟詩作為日課,樂之不疲。

吳昌碩,《牡丹》,紙本設色立軸,74×40cm,上海中國畫院藏

黃賓虹(1865—1955)早年繪畫以疏淡清逸為特色,晚年畫風則為“黑、密、厚、重”。他精繪畫,亦工書法、篆刻,精鑒賞,考據、畫論、印學及詩文均有成就。山水融會唐宋明清諸家,推陳出新,創“五筆七墨”法,構圖元氣淋漓,筆墨渾厚華滋,氣韻高古樸茂,為海派繪畫提供了新的創作面貌。

黃賓虹,《白嶽獨峰崗》,紙本設色立軸,111.5×40cm,上海中國畫院藏

從1907年,黃賓虹到上海,至1937年遷居北平,在滬上整整住了三十年。黃賓虹僑居上海的前二十年,主要在報社、書局任職,從事新聞與美術編輯的工作;僑居上海的後十年,從編輯工作轉到了教育工作,先後任上海各藝術學校的教授。黃賓虹早年與中年沉浸宋元明畫,孜孜不倦。他的技法初受黃山派影響,風格疏朗秀逸,清明典雅。70歲後所畫作品,演化成筆墨淋漓、醇厚滋潤;喜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及至晚年時,突然一變,墨法神奇,開了面目,達到渾然天成,超然物外的視覺美感。

黃賓虹,《山水寫生》,綾本設色立軸,62×50cm,上海中國畫院藏

吳湖帆(1894—1968)出自江南望族,家藏甚富,閱歷深通。作為畫家,早年與溥儒被稱為“南吳北溥”;作為收藏家,與錢鏡塘同稱“鑒定雙璧”。曾任內政部古物保管委員會顧問、上海博物館董事。

吳湖帆,《雙松疊翠》,紙本設色鏡片,133x68.5cm,上海中國畫院藏

吳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從“四王”入手,後追溯董其昌直至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畫風不變,然骨法用筆,漸趨凝重。畫合古今中西之法,立體感強,設色明快,墨筆烘染,有煙雲蒼茫、泉石浩蕩之致。

展覽第一部分展出的四位藝術家的繪畫風格雖有所差異,但共通之處在於保存傳統藝術民族特色的基礎上推陳出新,而力避陳陳相因,成功地適應了新時代地生活方式與藝術文化思潮,有力推進了中國繪畫的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的歷史轉型,不失為海派藝術的集大成者。

林風眠,《捧白蓮紅衣仕女》,中國畫,68x65cm,中華藝術宮藏

中西兼道,邁入現代

在“中西兼道”部分,以瀏海粟和林風眠為代表,折射20世紀以來,中國畫壇出現了種種關於中西融合的觀念和實踐。

林風眠先生(1900—1991)認為東西方藝術“因相異而各有所長短”。他1919年赴法國,同年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柯羅蒙工作室學油畫,1923年赴德國遊學。1925年回國,並與1928年在杭州籌建國立藝術院,194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教授,晚年定居香港。

在繪畫上,他潛心研究中國畫的新風格,一方面立足於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另一方面運用西方繪畫之技巧,在水墨仕女、靜物瓶花、江南水鄉、戲曲人物等題材方面獲得突破性的進展,方形構圖的運用也日趨成熟,具有強烈的現代風格和裝飾趣味,成為中國畫走中西融合道路的成功范例。

林風眠,《侍女》,中國畫,68x65cm,中華藝術宮藏

瀏海粟先生(1896—1994)受康有為影響,認為“合中西而創藝術之新紀元”。其中西兼道不僅體現在繪畫創作上,還體現在藝術教育思想之上。作為中國近代美術和美術教育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奠基者,他創辦上海美專,兩次歐遊的經歷也讓他搭建起中西藝術互通的橋梁,他早年主修油畫,取法印象派之後的塞尚、凡高諸家,並研究以德拉克洛瓦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畫派,注重寫生,抒發感受,終生不輟。晚年油畫亦趨色彩強烈。兼研中國書畫搜求古畫,探討宋元、服膺石濤革新精神。近則接受吳昌碩康有為的影響,所作山水、花卉、走獸、翎毛,於大寫意和工筆重彩均有建樹。暮年十上黃山,世人傳為佳話。

瀏海粟,《清涼台寫十八羅漢》,油畫,瀏海粟美術館藏

縱觀林風眠、瀏海粟的藝術生涯——林風眠之中西兼道是一種內省和冷靜,而瀏海粟的中西兼道更體現出一種熱情與豪放。大家之作所呈現的海派藝術中中西兼道之風,實則是對於藝術之“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思考與融合。

瀏海粟,《蓮花峰蕊峰晚霞》,油畫,瀏海粟美術館藏

在歷經了先聲、醞釀和開拓的歷程後,而更年輕的一代,則把海派藝術帶入了現代。展覽也進入最後一部分“現代標程”,其中以吳大羽、倪貽德兩位畫家為代表人物。他們都曾於20世紀20年代留洋,在此過程中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美學的影響,將背景、流派迥異的風格化相糅合,其作品洋溢著濃厚的現代主義色彩和精神。

倪貽德,《黃浦江》,油畫,45.5×63cm,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倪貽德(1901—1970)1919年就讀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27年東渡日本,後為為“決瀾社”主要成員之一。他擅油畫,傾向於雷諾阿、塞尚、馬蒂斯、特朗,主張在西畫中汲取民族藝術營養,追求造型簡括、線條樸實、色彩純淨的風格。

倪貽德,《繁榮的水鄉》,油畫,49×66cm,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吳大羽(1903—1988)被譽為“中國新派繪畫宗師”、“中國抽象藝術之父”。他曾赴法深造。1927年回國後,在杭州國立藝術院擔任西畫系主任,開啟了長達十年的教學生涯。

吳大羽的藝術介於意象和抽象之間,其抽象表現因素在相當程度上仍然是屬於詩畫的意象範疇,是一種詩化般充滿著東方神韻的意象藝術。他的油畫藝術的意象真實性表現於情感的真實性和生活的真實性,其藝術沒有絲毫趨炎附勢與媚俗態勢,而具有一種不折不饒的頑強精神,這也與他一生磨難的人生經歷有關。

吳大羽,《瓶花》,油畫,53x30.5cm,上海油畫雕塑院藏

雖然他們的藝術已經離開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畫,但他們在吸取西方現代藝術之精華的同時,又強調融民族藝術特點及其美學思想。強調兼容並包、中西融合,從而創作出眾多具有深厚底蘊和形式美感的作品。兩者在藝術實踐與理論方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對於中國傳統美術的現代化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吳湖帆,《雙松疊翠》,紙本設色鏡片,133x68.5cm,上海中國畫院藏

海派美術作為獨特的藝術資源,正在於其以“新興藝術策源地”的影響力貢獻於中國美術,成為不可忽略的文化力量之一,實現其古典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型。

事實上,文化的識別性,時常與在地的藝術家的藝術個性和形式風格一脈相承的。20世紀以來,海派繪畫的相關趨時務新、兼容並蓄的藝術探索,不失為重要的新興藝術的演變基因。在經歷20世紀中後期的主題性藝術影響之後,寫實繪畫在20年代70年代後期、80年代初期的上海畫壇仍是需要完善和突破的領域。在諸多藝術家的努力之下,逐漸形成了海派繪畫語言探索的多元化格局,是海派繪畫的一種成功和複興的希望。

據悉,“水墨緣——近現代海派藝術大家系列展(一)”將在中華藝術宮33米層展廳展出至2020年12月31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