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8環!非常漂亮!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酒泉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船返回艙的平安歸來標誌著我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與試驗船項目成員一起見證了這一幕。

可以說,中國防熱材料的設計已經超過了美國

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

為了能在一次任務中驗證更多新技術、新材料,試驗船研製團隊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器領域的多個“首次”:首次採用了新型輕質耐燒蝕的碳基防熱材料,首次採用國際上推力最大的新型單組元無毒推進系統,首次採用群傘氣動減速和氣囊著陸緩衝技術等。

張柏楠:它耐受的熱流要比神舟飛船大得多,兩倍甚至三倍以上,溫度可能接近3000度的高溫。

作為載人登月的飛船,它的防熱性能非常好;為了能夠到達月球的軌道,它的重量要特別輕,從材料到結構都是我們國家自主研製的。

張柏楠稱,原先搞過一代防熱材料,當時覺得不夠理想,而且還有點跟國外類似的影子,所以後來整個方案做了比較大修改。“不然老覺得跟別人學,要做就是做自己。可以這麽說,我們防熱材料的設計應該已經超過了美國。”

從無到有,得益於中國製造能力的大幅提高

早在2010年前後,中國載人航天就提出了適用多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總體方案的概念。立項後,2017年試驗船研製全面啟動,到2019年12月,試驗船項目團隊突破大量關鍵技術,從無到有打造出了這艘開拓新“天路”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張柏楠:跟以前神舟飛船相比,這一次飛船研製確實感覺中國製造的能力是有大幅提高。從圖紙下廠到最後製造,能夠一次完成,快而精準。這技術水準應該都是國際先進或者國際領先的。不僅僅是我們新一代飛船,咱們國家很多航天器、衛星,都得益於中國製造能力的提高。

中國航天連續兩次發射失利,是壓力也是動力

2020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的連續兩次失利,給正在備戰首秀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這對搭檔帶來了嚴峻考驗。

張柏楠表示,這個項目本來是一個技術成熟度不是很高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兩次火箭發射的失利,讓他們面臨更大的壓力。

“但我覺得光有壓力沒有動力是沒用的,壓力應該轉化成動力,關鍵還是怎麽從失敗裡吸取教訓。航天人這個能力還是有的,跌倒了一定能夠爬起來。

落點精度達到滿分,10.8環!

在軌飛行時,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完成了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試驗、“千兆級局域網”試驗等多項空間科學試驗和技術試驗。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歷時2天19小時的試驗船返回艙,在三朵巨大紅白“傘花”的拖曳下成功著陸。

這次新飛船第一個目的,是要驗證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性能。這樣後續的自主控制,包括返回,才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精度。

張柏楠:因為這一次返回艙的重量比神舟飛船大了一倍,所以整個回收著陸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神舟飛船的降落傘已經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降落傘了,再靠一個降落傘擴大面積是不能滿足要求的,所以這一次我們選用的是群傘,三頂降落傘。通過這個試驗考核,群傘減速回收也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雖然著陸場的天氣條件並不是特別好,水準風速比較大,但返回艙就像體操運動員那樣穩穩站住。“現場有人說這次落點可能是10.8環,應該說是滿分,非常漂亮。”

更多新聞

國貨正當潮!“小朱配琦”第二季 賣爆國潮精品

你懷著寶寶救寶寶的樣子,真美!

監製/李浙 主編/張天宇

編輯/張宏飛 楊鈺瑩

校對/高少卓

央視新聞

長 按 左 方 二 維 碼

關 注 央 視 新 聞

覺得不錯點“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