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20大蝗災是怎樣發生的?

一場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正在席卷東非和亞歐大陸。

近日,包括肯亞、索馬裡、埃塞俄比亞在內的東非國家正遭遇25年來最嚴峻的沙漠蝗災害。

沙漠蝗災在東非大規模肆虐,已經對幾十萬畝農田造成破壞。截至去年12月底,近3600億隻蝗蟲摧毀了索馬裡和埃塞俄比亞17.5萬英畝農田,其中,已有近400億隻蝗蟲到達中國接壤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並有不斷向東北部蔓延的趨勢。據報導,沙漠蝗蟲入侵巴基斯坦第二大棉花基地信德省和東北部旁遮普省,當地的農作物基本絕收;蝗災襲擊印度,將造成該國糧食減產 30%-50%。

2月1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球預警,希望全球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糧食危機。

據2月1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顯示,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已經受到蝗災影響,索馬裡、巴基斯坦等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蝗蟲災害。蝗災使作物生產、糧食安全和數以百萬計人的生命處於危險之中。

2月18日最新消息稱,當前印度蝗災已基本結束,目前僅西部拉賈斯坦邦部分地區仍有少數蝗蟲聚集。但印度政府仍發布預警稱,今年6月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蝗災。

人們擔心,如果蝗災進一步蔓延,很可能會逼近中日韓地區。另據外媒報導,在兩天前,蝗群已經到達了中國西部邊境地區,但該消息暫未得到官方的證實。

本次災害的“主角”是沙漠蝗,沙漠蝗是非洲、亞洲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綠洲上的重大農業害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

據估算,這種蝗蟲每天可以隨風移動150公里,存活時間為3個月左右,主要啃食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一隻雌性蝗蟲可以產大約300顆卵,1平方公里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

沙漠蝗群從何而來?為什麽會突然成群肆虐?蝗災又該如何遏製?此次蝗災會不會入侵中國?我國是否有充足準備以應對蝗災?

破壞力極大的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

蝗蟲存在於我們生活周圍,人們經常說的螞蚱、蚱蜢,都屬於蝗蟲中的一科,蝗總科的昆蟲都可以叫做蝗蟲。蝗總科包括8個科,我們通常所說的螞蚱主要是劍角蝗科中的蝗蟲和錐頭蝗科負蝗屬的蝗蟲。

而這次爆發蝗災的是其中一種棲息在非洲和印度西部沙漠中的短角蝗蟲——沙漠蝗蟲(Desert Locust)。

沙漠蝗蟲具有飛行能力強、食量大的特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

沙漠蝗蟲

沙漠蝗蟲擁有兩個短角,具有1對複眼和3隻單眼,後腿發達,用後腿可以跳比身體長數十倍的距離。沙漠蝗衝屬於兼性滯育昆蟲,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內越冬,當蝗蟲成年之後,以植物葉片為食。該蝗蟲喜食蘆葦、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長期夜伏晝出,無明顯趨光性。

這些昆蟲通常是單生的,僅在某些情況下會變得更加豐富,並改變其行為和習性,變成群居。

蝗蟲在幼年成長時,其是無害的,數量很少,對農業沒有構成重大的經濟威脅。但當適當的乾旱條件下,植被迅速生長,蝗蟲大腦中的 5-羥色胺被迅速刺激,令獨居、無害的沙漠蝗蟲變成一群貪婪的、到處肆虐的害蟲。

這引發了一系列戲劇性的變化:蝗蟲開始大量繁殖,當其種群變得足夠密集時,它們變得群居和遊牧(被形容為遷徙),形成群落的有翅成蟲,並迅速剝奪田地,對莊稼造成破壞。

為什麽會爆發蝗災?

如上文所述,當成年蝗蟲擠在一起時(例如在綠色植被逐漸減少的地區),它們不再是孤獨的生物,而成為“群居的迷你野獸“,蝗蟲開始猖獗起來。

根據《科學》(Science)雜誌在2004年的一篇論文報告中所述,蝗蟲從獨居到群居的轉變,始於它們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發現並嗅到對方發出的氣味,或者用後肢彼此觸碰。這種觸碰形成身體當中的生理刺激,並激發蝗蟲大腦神經中的 5-羥色胺化學物質,其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本論文第一作者,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 Michael Anstey 指出,5-羥色胺能夠起到“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作用”,它是造成蝗蟲習性改變的重要化學物質。

而當下這場沙漠蝗災,與地區的環境變化息息相關。

沙漠蝗蟲通常生活在西非和印度之間約30個國家的乾旱地區,該地區約1600萬平方公里。糧農組織(FAO)表示,兩年前阿拉伯半島南部爆發颶風和大雨,受到氣候變暖影響,土地濕潤起來,這些有利的條件使沙漠蝗蟲得以茂盛地繁殖生長。

異常氣象和氣候條件的融合助長了蝗災。

根據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的報導,2019 年 9 月的一次大雨,遇到了極強熱帶印度洋偶極子正位相事件,導致東非沿岸一帶降水量的增加,而九、十月份恰好是幼蟲破土而出的時間,由於水分充足且土地環境良好,蝗蟲自然長的飛快。

糧農組織(FAO)表示,沙漠蝗蟲形成的蝗群密度大,流動性強,其每天可以隨風飛行 100~150 公里。根據統計表明,平均一隻成年蝗蟲一天差不多可以吃 2 克食物,一隻雌性蝗蟲可以產大約 200-400 粒卵,從幼蟲到成蟲只需要兩三周,目前已經有超過 4000 億隻蝗蟲,算下來,可以吃掉 72 萬噸以上的農作物和植被,而一個成年人一天能吃 400g 糧食,總共算下來的話,一天沙漠蝗群要吃掉 3.5 萬口糧。

此外,蝗災蔓延路線也很難預測。

糧農組織高級蝗蟲預報官員基思·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指出,蝗群無法控制自己的路線,是“風的受害者”。隨著乾旱和高溫氣象,沙漠蝗群會“沿路”一直破壞莊稼。

自三月前從葉門蔓延而來,蝗蟲已經到達北非,飛越紅海,進入了中東和南亞,目前正在巴基斯坦、印度肆虐。

儘管中國跟印巴之間有著天山、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天然屏障,沙漠蝗群遷飛進入我國的可能性較低,但不排除蝗群會從印度西部向東遷飛,進入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

非洲蝗災路線圖

實際上,2018年底,非洲就已經爆發過一輪蝗災。由於經過防治的比例低,殘蝗量很大,加上今年適宜沙漠蝗發生的氣候條件,加劇了今年這場沙漠蝗的災害。

歷史上的大蝗災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千年中,蝗災從未被消滅,持續以不定期的間隔出現。

由於其喜好乾旱和植被少的地區,蝗災爆發主要集中在非洲、中東和歐洲地區。在上世紀 70、80 年代以及 21 世紀,非洲東部、紅海沿岸、中東以及西亞南亞等地區的沙漠蝗均曾猖獗為害。

早在公元前 2470 年至 2220 年,古埃及人在墳墓上雕刻了蝗蟲;聖經《出埃及記》中提到,毀滅性的瘟疫,與蝗蟲有一定關聯;而在古蘭經中,也同樣提到過蝗災。通常在改變風向或氣象之後,這些蝗群就會繁殖蔓延,後果是災難性的。

畫中的蝗蟲

我國史書中也不乏對蝗災的記載。

據《中國古代蝗災》一文,古籍上最早記載蝗災的是《春秋》記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稅畝,冬,蝝生。"儒家經典《禮記·月令》也有"蟲蝗為災"的記載。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除蝗疏》,統計了春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災的次數,指出春秋294年中共發生蝗災111次。

公元311年,中國西北省份的瘟疫導致當地98%的人口喪生。根據流行病學著作《瘟疫和人民》(Plagues and Peoples)中所述,有研究者發現,這次瘟疫的爆發與蝗蟲有關,可能由於吞食蝗蟲屍體的老鼠(及其跳蚤)數量增加所致,這也是有史以來記錄最早的蝗災致死事件。

往近看,1998 年-2001年,我國黃淮海地區連續嚴重發生蝗災,甚至遼寧葫蘆島等地也出現過飛蝗災害,據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統計,2001 年我國東亞飛蝗發生面積約191.6萬公頃(未包括海南省發生的面積)。

蝗群災難與人為因素不無關係

最近的研究表明,儘管蝗災是一種國際性的自然生物災害,但與人為因素不無關係。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王正軍、秦啟聯等人所寫的一份科學報告中顯示,人類活動與監測預警技術手段落後,是蝗災一直蔓延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土地利用作物種植結構的改變,人為增加了不少有利於蝗蟲的發生條件(水、熱、食物等),沿海、濱湖及河灘地改造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以及牧區草場管理不善(如盲目開墾、濫挖、濫樵)等,超載放牧導致的草原退化和沙化,為蝗蟲的繁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並導致牧草的嚴重破壞。這些不當的人類活動,勢必造成大蝗災的發生,並進一步造成蝗區生態條件與環境的惡化。

蝗蟲一旦繁殖,就可以形成大批蝗群,發生區面積非常廣,生態條件各異、複雜多樣,調查測報人員隊伍不穩,專業素質不高,監測預警技術遠遠落後,而且在環保事業與政治環境掛鉤下,導致蝗災初期沒有得到有效關注和控制,直到蝗災大範圍蔓延開來,才著手遏製疫情。

預報信息不能滿足治理工作的需求,決策部門難以及時準確和全面地掌握蝗災爆發時間,這些因素加在一起,直接導致蝗群災難一直無法有效地控制住。

尚無針對性有效辦法,雞鴨群基本無作用

事實上,目前暫未有非常針對性有效的辦法完全控制蝗災疫情,僅使用部分手段遏製蝗蟲不再繁殖罷了。

20 世紀初,農民在耕種卵的土壤,用捕蠅器收集蝗蟲,用噴火器殺死蝗蟲,破壞蝗蟲的生長。曾有記載稱,有地區用有機氯狄氏劑這種殺蟲劑有效滅蝗蟲,但最終因為其在環境中的持久性及其在食物鏈中的生物蓄積性,後來在大多數國家被禁止使用。

而微博上也有一種論調,稱沙漠蝗進入中國也沒事,我們早就有了絕招:放雞鴨吃蝗蟲,綠色環保,雞鴨肥了還能賣錢。

但鈦媒體根據了解,這種模式主要防治的是西伯利亞蝗、小翅曲背蝗、雛蝗、戟紋蝗、牧草蝗,並且這種蝗蟲都僅出現在新疆、青海草原等。雞鴨群對沙漠蝗蟲基本無作用,畢竟蝗群都要在遠距離遷飛,從距離上和數量上也無法捕獲成功。並且,這種方法對付一般的、早期的蝗災還可以,真要把它們放到漫天飛蝗那種環境,簡直是杯水車薪。

另外,自然鏈都是有天敵效應的,沙漠蝗蟲有許多自然天敵,例如掠食性黃蜂和蒼蠅、寄生性黃蜂、掠食性甲蟲幼蟲、鳥類和爬行動物。如果通過天敵捕殺蝗蟲措施,很可能會有效地控制了孤立的種群,但由於目前蝗蟲數量眾多,事實上這種作用也非常有限。

大眾要清楚的認識到,大規模沙漠蝗蟲是難以控制的害蟲。並且由於蝗群主要繁殖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因為基礎設施、蝗蟲監測和控制的資源有限等因素,或許會加劇蝗災的爆發,進一步降低了對蝗蟲必要的監測和控制活動的能力。

據此,有效遏製住蝗災疫情,取決於這兩個主要因素:監測和有效控制。

目前,糧農組織(FAO)做出了一款沙漠蝗蟲信息服務,其提供入侵,繁殖時間,規模和地點的預報,預警和警報。一旦數值達到臨界水準,就需要采取緊急行動以減少蝗蟲數量,並防止更多的蜂群形成和擴散。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有效控制,正如上文所言,沙漠蝗蟲是難以控制的,那麽,為了遏製蝗災疫情,最終目標就是蝗群以最小程度地破壞環境,逐漸隨著氣象因素,蝗蟲被有效控制。畢竟,這種方法將使許多地區的農作物生產變得更加容易和安全,農作物的生長對於當地人民的生存至關重要。

“在肯亞和埃塞俄比亞,最好是在索馬裡,需要現在進行大規模的空中控制行動,但是由於安全形勢,這是不可能的。”克雷斯曼表示,“由於(蝗蟲)種群現在主要集中在成群的種群,因此,用飛機用力打擊它們是理想的(方法),這樣就可以減少蝗蟲可能成熟和產卵的數目。

儘管目前正在研究更環保的解決方案,例如生物農藥或引入天然捕食者,但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是農藥噴霧。通過手動泵,陸地車輛或飛機將其噴灑到害蟲上,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將整個群對準目標並用化學藥品殺死。

遏製蝗災疫情的有效手段

空中噴灑加大了抵抗蝗群入侵的努力,但是在大片偏遠地區控制如此眾多的蝗蟲數量,仍然重要的挑戰。

除此以外,預警和預防控制是非洲和亞洲受蝗蟲影響的國家所采取的旨在阻止蝗災進展和蔓延的戰略。在 1920 年代至 1930 年代,蝗蟲防治成為國際合作的主要領域。蝗災、旱災和水災,並稱歷史上三大自然災害。

國內大面積爆發蝗災的風險很低

從國內來看,隨著我國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蝗災發生規模及頻度都大幅下降,幾乎沒有發生過特別大的危害。

對此次蝗災疫情,農業農村部表示,國內大面積爆發蝗災風險很低。

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主任石旺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近10多年來我國蝗害發生的總體情況是連續多年下降,但局部地區仍有蝗災爆發風險,加之存在外來蝗蟲入侵危害的風險,因此不能掉以輕心,要密切做好監測和防範工作,嚴陣以待。

目前,援助組織正在竭盡全力防止蝗蟲危機惡化。上個月,糧農組織呼籲國際社會撥出 7600萬美元,用於蟲害防治活動,保護遭受蝗蟲困擾的五個國家的農民和牧民。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林志佳,編輯 | 趙宇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