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都2018年了,我們為什麽還要懷念黃家駒?

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

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

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

今天,是黃家駒去世25周年的日子,懷念他,也是懷念一個時代的精神。

----壹----

6月10日黃家駒出生,

6月30日他離開人世,

所以整個六月都屬於黃家駒。

每年一到六月份,大家都會發文懷念黃家駒,懷念這個曾給了很多人激勵,讓他們在困苦的時候走出逆境的人。

他在《海闊天空》中唱道: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沒有任何一首歌會像《海闊天空》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唱起都會有人應聲合唱,在煙霧繚繞的KTV、酒過三巡的大排檔、異國他鄉的街頭、香港的大學生運動和遊行中、甚至是上萬人的體育場。

它將互不相識的人們連接在一起,超越語言與音樂的範疇,成為信仰與力量,黃家駒也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近年來,對於黃家駒和他的Beyond,出現了很多的質疑和嘲諷,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聲音:

隨著黃家駒離我們越來越遠,這些聲音漸漸多了起來。

1993年黃家駒離世,現如今2018年,已經相隔了整整25年,25年對於一個人來說足夠長遠。

就像這質疑中寫的那樣,現在能在這裡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恐怕絕大多數都不曾看過真實的黃家駒,有許多在他去世的那一年都還未出生,所以時至今日,我們為什麽還要懷念黃家駒?

----貳----

羅大佑曾寫過《家駒為什麽會死》一文來悼念黃家駒的離世,在文章中他寫道:

“家駒一直堅持一點,就是創作自己的音樂,很不幸的是,香港是一個極其不尊重音樂的地方,Beyond堅持原創,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只是風格的問題,更是一個尊嚴問題。黃家駒之後,香港再無音樂人。

Beyond活躍的那個年代,正是香港樂壇所謂的黃金年代,彼時香港樂壇才人輩出,從“譚張爭霸”到後來的四大天王、百家爭鳴,整個香港樂壇似乎一片繁榮景象。

但如果翻開歌詞本則不難發現,在當時的香港樂壇,原創音樂、原創歌手寥寥無幾,紅極一時的歌手,大都憑借翻唱日文歌曲而走紅,而一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很多都是翻唱版本。

絕大部分香港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歌曲

日本流行音樂幾乎被香港翻唱個遍,甚至有人說,一個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香港音樂圈。

而當我們翻出Beyond的專輯時,卻不難發現幾乎所有歌曲都是樂隊自己的創作,Beyond從開始就拒絕翻唱,在他們看來,那根本不是樂隊所該做的。

作為樂隊靈魂人物的黃家駒,一生更是創作了七百多首歌,我們隻不過才聽到其中一百多首。

當時香港的音樂人,也不乏有能夠原創的,但是即會作曲、又能唱歌、還會寫詞、吉他又彈得不錯的,除了黃家駒,很難找到第二個人。

非但如此,如果你知道關於他的故事,會發現他其實沒有接受過任何音樂訓練,所有的才能幾乎是靠自學得來的。

童年的黃氏兄弟

甚至連他的第一把吉他都是撿來的,他從鄰居搬家留下的垃圾堆中撿來一把破吉他,這成為了他的第一件樂器,那年他才17歲。

年輕的黃家駒

他當過辦公室小弟、裝修工、布景員,可他業餘的唯一娛樂,就是吉他。

業餘時間的黃家駒每天早上都光著上身、穿著底褲開始聽唱片,聽完唱片就開始練吉他,從白天練習到黑夜,這是他的固定功課。

餓了沒有錢吃飯,就買麵包蘸白糖吃,他絲毫不覺得辛苦。

有朋友回憶說黃家駒是靜不下來的,他手裡有什麽樂器,就演奏什麽樂器,黃家駒和朋友們就在音樂聲中交流,一整夜都不會停歇。

黃家駒早年招聘隊友的告示

1983年,恰好《吉他》雜誌舉辦一個吉他比賽,黃家駒在琴行老闆介紹下認識了葉世榮,兩人邀請了朋友一起成立了樂隊參賽,黃家駒給這支樂隊起名叫Beyond,也就是超越的意思,因為當時參賽的樂隊都是翻唱,而只有他們才是原創搖滾樂。

黃家駒所參加的吉他大賽

早期Beyond樂隊

後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癡迷的黃家駒成為了香港最優秀的吉他手之一,Beyond也在1986年憑借《大地》一炮而紅。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大地》,大多會被黃家駒那段吉他solo所震撼。

再後來Beyond到紅館開唱,成為了香港音樂史上最成功的樂隊。

黃家駒時期的Beyond發行了數十張專輯,縱觀這一百四十多首單曲,除了像《半斤八兩》這樣致敬前輩的極少數翻唱,其余作品悉數是樂隊的原創,絕大多數都來自黃家駒的創作。

與此同時黃家駒還為譚詠麟、周華健等歌手創作了二十餘首歌曲,可以說黃家駒憑借自己的努力,讓那個翻唱成風的香港樂壇留有一股原創的清流。

原創,這個詞伴隨著黃家駒和Beyond的整個光輝歲月。

如同羅大佑說的那樣:

“不只是風格的問題,更是一個尊嚴問題”

Beyond雖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維持原創的他們在香港卻難以為繼。

因為做原創音樂,起碼要消耗樂隊一半以上的時間和精力,而別人只要抄抄歌,張張嘴就行。這是一種完全不公平的競爭。

1990年,他做了一張唱片樣板,卻被公司全部否決,無奈的黃家駒終於對香港樂壇徹底失去了信心,他決定離開娛樂化的香港,去追尋他真正想要的音樂。

很多人說《命運是你家》就是他真實的寫照:“天生你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 ”

1992年Beyond在日本演出

就這樣,1991年黃家駒帶著樂隊遠赴日本,沒想到,這一去竟是永別。

“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黃家駒走之前,隻丟給香港樂壇這麽一句話。

1993年,黃家駒在馬來西亞的最後一場演唱會

----叁----

娛樂化的香港樂壇從未流行過搖滾樂,雖然黃家駒一直覺得搖滾應該更為主流才是。以搖滾為代表的Beyond能夠進入主流視野,多少有點出人意料。

以至於有人和國外音樂人交流時,說黃家駒和他的搖滾樂隊開始是邊緣樂隊,後來才佔領了主流舞台,老外都很奇怪,搖滾怎麽會邊緣,不是一直是主流嗎?

除了娛樂化的市場外,在Beyond 的歌詞作者劉卓輝看來,大眾審美的水準單一低下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華人聽音樂的水準停留在卡拉OK的水準,很少有人用耳朵認真去聽,男歌星們都軟綿綿的,太小男人心態了。”

劉卓輝和黃家駒

在一個大眾審美單一、翻唱成風、拿來主義盛行的“黃金年代”憑借並不主流的搖滾,取得如此的成就,這也從一定層面反映了Beyond的不易和傳奇。

假使香港樂壇能足夠支持他,他沒有去日本,黃家駒絕對能成為走得更遠的英雄,步入更高的殿堂,只可惜一切戛然而止。

Beyond在日本期間

諷刺的是,香港樂壇曾經如此,而在如今的大陸、乃至整個華語樂壇則尤為甚之,現在的環境變得更為娛樂化、單一化,現在各種各樣的組合不是樂隊,樂隊是想表達內心的想法,對生活的看法,而組合,只是把幾個唱歌的商品放在一起。

有時候甚至連唱歌都不再重要了,比如某組合鮮肉能刷爆頭條不是因為音樂作品,而只是因為他留了鬍子。

歌手火不火不靠唱歌也不靠作曲,靠的是長相、八卦、還有炒作的能力。

每年頒獎禮上當選最佳歌手的都只是當紅藝人,入選的歌曲依然是翻唱歌曲 ,內容大多粗俗、空洞、冰冷、無趣,藝人自己也不會專注在音樂上,歌星跑去拍電影、拍電視劇、參加綜藝真人秀,電影明星又過來唱歌。

就連圈內的大佬也不尊重音樂,只是以音樂形式去迎合市場、娛樂大眾,呈現給大眾最為庸俗簡單的東西,收割一番崇尚娛樂的擁躉。

至於音樂本身,根本不去關心也不在乎,

到最後,音樂成為了娛樂的消遣品。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年代。

所以你問我為什麽要懷念黃家駒?

在黃家駒的身上沒有毫無意義的娛樂,他創作的歌亦是如此,沒有隱晦曖昧、故弄玄虛,也沒有學院派的華麗精致,鮮明簡樸無修飾。

Beyond的歌涉獵廣泛、敘事巨集大,從政治到種族、從非洲局勢到歷史問題、從少年心氣到兒女情長、從都市頑症到弱勢人群。

在非洲的黃家駒

他寫《城市獵人》,描述一個孤獨而冷峻的神秘人;

他寫《大地》,表達海峽兩岸情懷,訴說家國情懷;

他寫《農民》,講述大陸歷史遺留問題;

他寫《長城》,借古諷今,反思民族主義;

他寫《海闊天空》,則是對於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他寫《光輝歲月》,向被關押了27年的反種族隔離鬥士曼德拉致敬;

他寫《AMANI》,呼籲世界和平,反對戰爭。

正是因為黃家駒的歌建立在原創的基礎上,他才可以借由音樂的形式來自由地訴說,黃家駒想傳達的是在歌曲背後想要告訴每一個人的精神:和平、愛和自由,這大概是人類社會永恆的追求。

從某種程度來說,黃家駒,已超越了音樂本身,也超越了簡單的定義,不管通俗世界是否承認,黃家駒確實對許多中國人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象徵著一種音樂的文化精神。

就像切格瓦拉、約翰列儂一樣,代表著我們為之向往的理想主義,如同信使一般傳遞著那些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信念。

所以我們為什麽要懷念黃家駒?

因為在這個沒有音樂、娛樂至死的年代

我們依然對音樂愛得深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