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奇女子,管道升

轉載請聯繫菊齋

//////////

管道升嫁給趙孟頫的時候,二十八歲。

和夫君一樣,趙家娘子也是開掛的。

她繪了《墨竹譜》,封了魏國夫人,把一大家子管得服服帖帖,生育了九個子女,子女都孝且有才(除了長子幼女夭折)。

她死後,趙孟頫在墓志裡寫:“……相伴三十年,如今剩我一人,我真不知道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這人生!簡直是贏家中的贏家好麽。

但管道升單獨出鏡的時候很少,很少。二十八歲以前關於她的記載,幾乎是空白,二十八歲以後她的名字,都和趙孟頫連在一起。

她嫁了光芒耀目的趙孟頫,究竟,是被這光芒照亮,還是被這光芒掩蓋?

01

管道升的前二十八年沒有什麽記載。

但我們還是可以捋個大概,尤其是瞧一瞧,頂著世俗的壓力二十八歲未曾出嫁的姑娘,究竟是因為這姑娘忒厲害呢?還是因為她老爹老娘忒厲害?

按照趙孟頫的“廿六年歸於我(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推算,管道升生於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

據說她生於吳興德清,又據說她生於上海青浦。

她的父親,據說是春秋時期管仲的後代,被鄉人尊稱為“管公”。“管公”名管坤,字直夫,以任俠聞名鄉裡。

“管公”無子,家中隻二個女兒,老大道杲,老二道升,字仲姬,又名瑤姬,生下來就聰明得緊。趙孟頫說管公對仲姬“特所鍾愛”。我猜,“管公”從小是把小女兒當個人物養的。

管道升幼時的景定、淳熙年間,正是賈似道主政的南宋的垂暮之年。

朝廷與蒙古的對陣,漸漸力有不支。那時候江萬裡、劉辰翁、文天祥雖已入朝為官,也努力力挽狂瀾,但南宋的傾頹已不堪挽救。

南宋滅亡的時候,管道升正是豆蔻年華。

在這樣的亂世裡,想必沒有一個父母會因為女兒已適齡,便草草付與任何人——何況是望女成龍的管父,嫁錯,可比不嫁要命得多。

但不嫁,並不等於不管。

其時趙孟頫便在吳興。

南宋亡後,二十多歲的趙孟頫閑居吳興家中。

但閑居可不等於整天的耍。

他拜老儒敖繼公為師,又和錢選等吳興士人來往,吳興這一帶,有了一個出名的文人的小圈子,“吳興八俊”,其中聲名最顯的,據說便是趙孟頫。

同在吳興,管父不會不注意到這個“神情閑遠”、才貌雙全的年輕人。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廷向趙孟頫伸出橄欖枝,趙孟頫拒絕了。

至元二十年(1283年),趙孟頫再次拒絕出仕元朝。

但到了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不知道為什麽,趙孟頫答應了。

據說就在這一年,因為偶然的緣故,趙孟頫與管父相遇,同樣性情倜儻的兩人一見如故,三年後,二十八歲的管道升嫁與三十六歲的趙孟頫,兩人在吳興完婚,婚後同赴大都。

夫人生而聰明過人,公甚奇之,必欲得佳婿。予與公同裡乾,公又奇予,以為必貴,故夫人歸於我。

——趙孟頫《魏國夫人管氏墓志銘》

管公眼光甚佳。

這一對佳兒佳婦,一起開了掛。

尤其是他的仲姬,嫁為人婦,不是劃了一個人生的句號,而是開始寫一連串驚歎號。

他的仲姬,到底與平凡女子不一樣。

02

趙孟頫說管道升是天才,“不學詩而能詩,不學畫而能畫,得於天然者也”。

元 管道升款 修竹美人圖

管道升款的畫不多,但亦不是只有一二幅,據說有《煙雨叢竹圖》、《竹石圖》、《梅竹圖》、《修竹美人圖》、《墨竹圖》、《水竹圖卷》、《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只是其中真偽大多難以辨識,其中最可信的大概要數墨竹圖。

元 管道升 墨竹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此一幅墨竹圖右下署有“仲姬畫與淑瓊”款題,據說是傳世中國古代女性畫家作品中最早題有名款的,其與趙孟頫、趙雍的墨竹畫合裝為一卷,並稱《趙氏一門三竹圖》卷。

細看此畫,每一竹葉皆以藏鋒落筆、出鋒撇出,勁挺有力,錯落交疊,有意思的是,徐邦達說此竹的健拔,可能有趙孟頫一半的貢獻——似乎是一人先畫出枝葉,再由另一人補筆畫出厚重、挺健的部分……

徐邦達的懷疑甚有道理。

但管道升的竹子,也不全是趙孟頫代筆或全代筆。

她對於畫竹子很有一套,尤其擅畫晴竹新簧,據說玉山雅集的主人顧瑛就收得有她十幾幅竹圖,據此以為心頭好。她還編過一套畫竹子的教程《墨竹譜》,亦是畫史留名的。

傳 管道升 水竹圖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她的書法亦有名。

據說元仁宗曾特命管道升書《千字文》卷,並將此卷和趙孟頫、趙雍的書法裱為同一卷,蓋上禦印,珍藏於秘書監,興高彩烈地說:

“瞧瞧!我朝有夫、妻、子都是善書之士,我大元朝多麽的威武!”

俾使後世知曉大元皇朝不僅曾有一位善書婦人,且其一家俱為善書之士,堪為人間奇事!

時人亦頗看好管夫人的字:

管夫人作書,寸綃片紙,人爭購之,後學為之模範。

關於管道升的字……這裡有點兒梗……

管道升最出名的書法帖自然是《秋深帖》,其它還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久不上記帖》、北京故宮藏《久疏上狀帖》,以及寫與中峰和尚的《拜別頂相帖》,還有《璿璣圖詩》。

但《秋深帖》九成九是趙孟頫代筆,與秋深帖相近的《久不上記帖》、《久疏上狀帖》恐怕也難逃代筆之嫌。

那管道升會書法嗎?

其實是會的。

《墨竹圖》右下所署“仲姬畫與淑瓊”款題,當是管道升自題。

元 管道升 墨竹圖局部

這款題用筆方折,書風與《拜別頂相帖》(又稱《管道升致中峰和尚》尺牘)十分相近。

《拜別頂相帖》收錄在《趙氏一門法書》冊裡(現藏台北故宮),此冊共收錄有十二封趙孟頫和管道升寫給中峰和尚的尺牘,冊後有趙孟頫之弟所寫的跋文,可信度是比較高的。

這可能是管道升傳世的唯一書法手跡。

管道升《拜別頂相帖》

傳 管道升 《秋深帖》

在《拜別頂相帖》裡,管道升的字形勻整稚拙,行筆圓潤,夾雜方筆,精於鑒別的藝術史學者傅申曾說《拜別頂相帖》“帶有年長女子氣息”。與《秋深帖》的勁健有別,也有很象的地方。

管道升嫁與趙孟頫之前,並不諳書畫。

她與趙孟頫待得久了,自己又喜歡,日常會仿摹夫君的字畫,時日久了,遂無師自通。

他二人的題識裡常常提到這事。

趙孟頫有一次說:道升愛筆墨,平時會仿摹我的尺幅小卷。

道升素愛筆墨,每見余尺幅小卷,專意仿摹,落筆秀媚,超逸絕塵。

管道升自己也說:我家松雪精寫墨竹,我看得久了,也能會意一二。

操弄筆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竊見吾松雪,精此墨竹,為日既久,亦頗會意。

——管道升《管仲姬竹卷後跋

又說她從來沒有拜師學過書畫,只是和夫君一起過了十來年,常常旁觀下筆,略能得其一二。

墨竹,君子之所愛也。余雖在女流,竊甚好學。未有師承,難窮三昧。及侍吾松雪十餘秋,傍觀下筆,始得一二。

——管道升《修竹圖自識》

如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假設以上題識都可信的話):

第一,管道升很會嫁人,嫁的這是什麽神仙郎君啊……

第二,管道升很能自學,碾壓大部分拜師者……

這還沒完呢。

管道升在俗人的世界裡也是個開掛的全能選手。

03

在《拜別頂相帖》裡,管道升曾經說:“每天的事情都多得不得了,難有心境安寧之時。”

道升宿業甚重,每日人事擾擾,不能安靜。

元 管道升《拜別頂相帖》

在與管道升結婚前兩年,趙孟頫已是五品的兵部郎中、奉訓大夫,在十餘年以後,屢升屢遷至魏國公,管道升也被冊封為魏國夫人。

歷朝歷代封魏國公的,不過七十八人。

身為趙家的第一太太,管道升的日常家務之繁忙,是可以想象的。她大概是把自己累死了才做到趙孟頫墓志銘裡的這一條一條。

這一條一條總結出來是大概這樣的:

一、夫人天姿開朗。

我媳婦兒人又美,性格又好。

二、德言容功,靡一不備。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全都有。模範婦女一枚。

三、翰墨詞章,不學而能。

當然,天才都這樣……

四、處家事,內外整然。

古時大戶人家的家事堪比一個大公司,參看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大概可以了解,這些事包括管理傭仆、收放田租、人情往來、教育子女、處理府內突發事件等等等等等等……

所以管道升說自己前世沒修好啊今生這麽一個勞碌命……

五、歲時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齋明盛服,躬致其嚴。

除了打點好活人,還要打點祖宗,四時八節都按規矩妥妥辦好。

六、夫族有失於人者,必贖出之。

待夫族如待親人,有事必然出面打救。

七、遇人有不足,必周給之無所吝。

憐恤貧弱,有慈悲心腸。當然這也是很多大戶太太的標配……

八、待賓客、應世事,無不中禮合度。

人際關係也處理得八面玲瓏滴水不漏。

當然你可以看作是趙孟頫寫墓志,不免有所誇大,但管道升二十八歲嫁與趙孟頫,此後的歲月,趙孟頫確實一路順風順水(除了兩面受夾氣,這也是歷史原因莫得法子)。

她與趙孟頫生育的九個子女個個出色,趙氏一門三代出了七個大畫家(那可不是一般的大),管道升在《秋深帖》裡表現出的那種謙和婉順(雖是趙孟頫代筆,但終究是擬著管道升的聲氣寫的),以及在一些家書裡流露出來的寬厚心善,縱有誇大,亦應是實有其事的。

譬如這則家書:

九月間沈山主周年,切須與三定錢、油三斤、米五鬥,請十僧燈斛做汝父母名字追薦沈山主則個。可憐此人,多與我家出氣力,切須報答他。

在管道升嫁與趙孟頫的三十年裡,趙氏門庭興盛,才學精進,聲望日隆,這其中泰半的功勞,大概要歸於管道升。

難以想象,被紛繁的家事所包圍的這位治家婦人,在治家之外,還治出了流傳後世的不少書畫和《墨竹譜》,我們普通人在目瞪口呆之餘,除了喚她一聲神仙,還能說啥呢?

也許還是有人要嘀咕,管道升之所以這麽厲害,是因為她嫁了趙孟頫,但後人對她的稱呼,注意,是管夫人,不是趙夫人。

世間女子,若嫁了一個有顏值、有才華、有情意、有前途的郎君,其中大概率,大約是會不知不覺放棄自己,成全郎君的。

像管道升這般,奮力與夫君旗鼓相當的,實在少之又少。

這到底是一對怎樣的神仙眷屬?

04

我們知道趙孟頫是神仙。

當年趙孟頫去到大都,忽必烈瞧他第一眼:“神仙呀!”打眼再瞧:“還是神仙呀!”

神仙娶的娘子,也是神仙。

他們算得上是神仙眷屬。

而且是很要好的神仙眷屬。

趙孟頫愛誇我娘子多麽地有才華,管道升也在題跋中時時提到自家夫君:“吾松雪”如何如何,“吾松雪”又如何如何——無須多想,便覺旖旎。

他們寫給各自親友的信裡,也會常常提到彼此。趙孟頫說起娘子最常用的是拙婦、老妻。而管夫人給嬸嬸和中峰師的信裡,也會提到官人和良人。

這一定是兩人平時的習慣,以致於趙孟頫代入到妻子的角色時,也是順手拈來“官人”如何如何。

趙孟頫體貼妻子日日繁忙不得安寧的痛苦,會代筆作書,《秋深帖》、《久不上記帖》、《久疏上狀帖》 大概全是一樣的情況。

管道升也體貼夫君做官的不順和不懌,會在趙孟頫壓力山大的時候很有義氣地表示:官人你若有千斤擔,為妻與你分擔五百斤。官人你若想浪江湖,為妻願與你走天涯。

這是他們在《漁夫圖》上的相和詞: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木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儂在東南震澤州,煙波日日釣魚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趙孟頫

遙想山堂數樹梅,凌寒玉蕊發南枝。山月照,晚風吹,只為清香苦欲歸。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間去雪水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歸心日夜憶東吳。斟美酒,膾新魚,除卻清閑總不如。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管道升

——這一對兒神仙眷屬的相互成全,是多方面的,如同他們在《墨竹圖》和《秋深帖》裡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被後世演繹成了我儂曲的傳奇。

據說趙孟頫想納妾,寫封信寄與管道升:

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隻管佔住玉堂春。

管道升反手一記,就是那首著名的《我儂曲》: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但《我儂曲》(或名《我儂詞》、《你儂我儂》),是個說不清楚的事。

明朝成化、弘治、嘉靖年間,與《我儂曲》同出一胎的《鎖南枝》、《泥捏人》、《掛枝兒》大為流行。

明人陳開先的《一笑散》裡,提到了《鎖南枝》,並且說:據說這是趙孟頫和管夫人寫的。這可能是最早提到《我儂曲》和管趙相關的記載。

稍晚一些,明人蔣一葵的《堯山堂外紀》卷七十,以傳奇性極強的筆調,記載了管道升以《我儂曲》打消趙孟頫納妾念頭的故事,並附有趙孟頫“我學士爾夫人”詞和管道升“你儂我儂”詞,已和如今流傳的故事一般無二了。

再後來馮夢龍整理民歌集《掛枝兒》,在其《歡部》中記載了一則小曲《泥人》:

泥人兒。好一似咱兩個。撚一個你。塑一個我。看兩下裡如何。將他來揉和了重新做。重撚一個你。重塑一個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

——馮夢龍《掛枝兒 歡部 泥人》

馮夢龍在《泥人》下面說,這原來是趙孟頫寫給管道升的曲,略略改過幾個字。

“你儂我儂”是趙孟頫寫給管道升的,還是管道升寫給趙孟頫的,還是一起合寫的,還真不好說。

——惟一沒有疑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繾綣。

05

延佑五年,管道升腳氣病複發,經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次年四月,方得南歸。

他們終於可以像以前的心願那樣,買一葉扁舟逍遙江湖去也。可惜,五月十日,途經山東臨清時,管道升病逝於舟中。

這一年,趙孟頫六十六歲,管道升五十八歲。

酷暑長途三千里,趙孟頫扶棺南歸,一度覺得生不如死。

孟頫得旨南還,何圖病妻道卒,哀痛之極,不如無生!酷暑長途三千里,護柩來歸,與死為臨。

近三個月後,八月五日,趙孟頫寫下了小楷《洛神賦》。

趙孟頫《行書洛神賦卷》局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洛神賦》又名《感甄賦 》,表達的是曹植人神相隔的痛楚與思念。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趙孟頫在臨寫《洛神賦》的時候,他心裡想的是不是神仙管道升?

在秀美絕倫的墨跡下,掩蓋的是一顆放不下的破碎之心。

自老妻之亡,哀悼痛切,如在醉夢,當是諸幻未離,理自應爾。……

蓋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哭之,豈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極,如何可言?……

卅年陳跡,宛若夢幻……

蓋孟頫與老妻不知前世作何因緣,今世遂成三十年夫婦?又不知因緣如何差別,遂先棄而去?使孟頫棲棲然無所依。今既將半載,痛猶未定……

三年後,趙孟頫也去世。兩人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這時候,管道升傳奇的一生才算真正落幕——她與趙孟頫曾在這世間攜手同行,照亮過彼此,成就了彼此。

本文由菊齋授權,轉載請聯繫菊齋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多棱鏡遊學:長按識別左圖二維碼關注,收獲最全面的文化遊學信息與最有趣的歷史、文化知識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