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南沙科學城到生命科學城,科創高地為何如此重視農業?

聚焦信息、生命、海洋等重點前沿科學領域的南沙科學城,讓南沙在大科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創新平台建設、重大科研任務和項目,南沙科學城功能裡提到的三個重大,使得南沙在努力建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底氣十足。科學城,不止是有這些“大家夥”。

在南沙區北部,一座規劃面積為5.5平方公里的生命科學城,正快速崛起,這就是坐落於東湧鎮的種業小鎮。一個以農業為主導的特色小鎮,為何也注入了濃厚的科學元素?對標國際的南沙,對農業科學又為何如此青睞?

農業也要融合人工智能

博士養魚成華南最大示範基地

與百萬葵園一湧之隔的南沙智正農場,一串串綠色的葡萄掛在樹上,它們被細心地包裹在防蟲袋之中。“我們今年一共種植了60畝陽光玫瑰葡萄,大約有6萬多斤的產量,明年我們將會進一步擴大種植範圍。”智正農場運營團隊負責人龐劍強告訴記者,他們通過研究陽光玫瑰種植技術、改善土壤環境和科學的田間管理,可以從6月份到明年1月份持續不斷供應陽光玫瑰葡萄。“傳統的農業是靠天吃飯,種植的蔬果往往也是市場上常見的品種。”

事實上,南沙的土壤呈鹼性,並不適合種植葡萄。科技的加持,“落戶”南沙的水果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味蕾,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剪影。

在誠一鮮鯇養殖池塘,可以看到南沙現代漁業發展的成果。其公司創始人陽會軍是中山大學博士,“博士養魚”也讓誠一水產具有了特殊的科技氛圍。誠一水產養殖公司相關負責人鄭小林告訴記者,公司現有博士2名,本專科及以上學歷者佔45%以上。

“這個立在池塘邊大大的白色裝置就是我們研發的自動投料機,旁邊還有小型的天氣檢測站,可以知道每天的氣溫、風速、濕度等信息。”鄭小林說,自動投料機大大節省了人力使用,以前每天一位工人只能照料50畝魚塘左右,現在擴至200畝。“我們正在建設智慧漁業管理系統,研發人工智能技術,更加科學地管理鯇魚養殖全流程。”如今,該公司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草魚養殖示範基地。

養魚也養出了人工智能新科技。引入科技力量,讓南沙在現代農業領域異軍突起。特別在水產領域,南沙已經擁有全國先進的技術和規模。誠一水產擁有6800畝魚塘,是華南地區最大養殖企業;中心溝水產養殖與誠一水產擁有全國最先進的養殖技術;觀星集裝箱養殖是農業農村部推廣的十大先進技術之一;支流水族在觀賞魚養殖方面擁有二十多種全國份額第一的優勢。

通過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都市休閑農業,南沙區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0.82億元,佔全市的22.7%。

農業科學也是大科學

種業小鎮將升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科技不容忽視。近年來,南沙深耕二三產業的科技創新,使得科創之城的名聲不脛而走。但第一產業,同樣也是南沙科學範兒的重要構成主體。

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批複同意創建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下稱“科創中心”),南沙種業小鎮作為科創中心的四大園區之一,將承接科創中心部分功能。

科創中心,是省政府、農業農村部同意建設的現代農業產業重大項目。

南沙,在科創中心建設中不容忽視。圍繞科創中心和種業交易中心的種業小鎮建設有一定的基礎;兩個省級產業園已經劃定。

種業小鎮首期選取535畝作為啟動區,建設涵蓋科研、企業總部大樓、人才專家公寓、院士工作站等功能區,形成以科技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綜合配套比較完整的、能夠獨立運作的綜合體。

兩年來,種業小鎮已然吸引600家種業研究機構和企業前來考察,中化南方現代農業、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已進駐。廣州市農作物種子檢驗中心、廣東省生物科學研究所等39家種業機構、企業已進駐。今年5月,省科協同意在艾佩克養殖有限公司建立“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

不止於此,南沙區正申請將種業小鎮升級為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種業小鎮的基礎上擴展至11.5平方公里,園區涵蓋了廣州市農科院新址、廣東漁業種質保護中心和周邊農用地。

肉眼可見的成果是,另一現代農業重要基地——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已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江農工商(圍墾)公司與華潤創業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打造集農產品展示流通、冷鏈倉儲、加工配送、綜合配套設施為一體的“菜籃子”農產品流通中心。“漁業產業園建設在三年內可以形成在全國擁有領先地位的漁業產業基地。”南沙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謝朝陽信心十足。

科技力量正在不斷與南沙農業接觸,華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市農科院、市果樹所、中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分別以整個部門或專家團隊的形式與南沙合作。謝朝陽分析,這顯示了農業科技機構不僅僅希望是一個指導者,更希望是一個參與者和主導者的強烈意願。

廣州市農科院希望與南沙合作共建“南沙農業科學創新中心”,同時擬利用現有基地開展生態綜合農業循環經濟探索工作。中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與冠勝集團合作成立冠勝種業研究院,已有數名博士在南沙工作。

努力建成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大科學領域是南沙的名片,但農業科學同樣讓南沙在科技創新建設上不容忽視。

早前,《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19)》建議廣州要推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特別建議廣州應將科技創新戰略基點向基礎研究領域前移,要在農業、材料、能源、網絡信息、製造與工程等領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重大科學問題。

最新消息是,廣州市農科院已在南沙建成科研創新平台12個。

科創高地別忘了城鄉融合

生命科學城將為南沙鄉村振興探路

農業科技服務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最終目的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這對南沙頗具現實意義。

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南沙,志存高遠,但現實是:全區128條行政村,而以農業為主導的村約90條、佔比70%。根據最新規劃,28個城中村將采取全面改造和微改造方式融入城鎮,11個搬遷村將逐步實施搬遷撤並。

大規模舊村改造,產業導入是一大難題。

以欖核鎮為例,全鎮23條村均以農業為主導,甚至欖核鎮的中心村(欖核村)耕地面積也有3100畝。

南沙曾有政協委員建議,以生命科學城為城鄉融合創新試點助推南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該提案指出,現階段,南沙城鄉融合發展模式主要依托“三舊”改造相關政策推進,但依托傳統“三舊”改造模式下的城鄉融合缺少產業資源導入。

歷史已經證明,單純以房地產開發項目為主會導致農村集體經濟在城鄉融合後失去發展動力。

如何破題,南沙的農業發展有了更高層次的定位。2018年3月,廣州南沙開發區與中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推進廣州種業小鎮建設為核心,在農業、金融、會展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入的合作。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提出:“全面拔高種業小鎮的建設高度,以打造生命科學城為最終目標。”

從種業產業園的五大功能定位,得以窺見南沙在農業布局方面的雄心:全國現代種業的數據大腦、世界一流現代種業企業總部基地、種業“一帶一路”的兩個重要窗口、種業創新孵化服務產業集聚高地、種業文化科普休閑示範區。

其實早在2013年,中化集團便已提前布局廣州,推動其旗下中國金茂華南總部落子廣州南沙明珠灣區。這意味著,在布局農業和金融產業之前,中化集團便已在南沙深耕城市運營與綜合服務。

在種業小鎮,中化集團還將為項目導入科技產業資源、建設科技載體、成立產業基金,構建以種業為核心的生命科學產業體系,覆蓋上遊科技研發、總部經濟到下遊交易展示、教育培訓、旅遊體驗、專業服務、金融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

從南沙科學城到生命科學城,聚焦科學領域,南沙的新產業、新經濟活力機甲狂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共建創新發展示範區。強化粵港澳聯合科技創新,共同將廣州南沙打造為華南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地,積極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海洋科技、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領域,培育發展平台經濟、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等新業態。

耕地規模在全市各區處於前三位、全區農業總面積35.5萬畝、種植戶約9萬……數據表明,能否通過科創業態的合理布局,撬動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活力,統籌城鄉產業協調發展,形成城鄉一體的產業化鏈條和協作配套體系,是著力提升南沙新區綜合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我國新型城市化典範的應有之義。

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樣期待,利用南沙科創優勢,打造健康漁業養殖示範引領區、聯農帶農產業興旺示範區、漁業加工流通集散中心、嶺南水鄉“漁”文化傳承基地。

劍指大灣區創新高地,與協調城鄉發展,南沙能機甲狂潮出怎樣的火花?令人期待!

【記者】柳時強

【實習生】黃澤敏

【攝影】梁文祥 李夏同

【校對】符如瑜

【作者】 柳時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