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希特勒不入侵蘇聯,而是繼續攻打英國,結局會發生變化麽?

在二戰中,蘇德戰爭是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蘇聯與德國的一戰,直接導致納粹德國的敗亡。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攜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芬蘭等仆從國,悍然對蘇聯發動侵略戰爭。

實際上,早在1933年12月,蘇聯就已經與法國簽訂了一個防止納粹德國侵略擴張的區域性協定。後來,兩國又簽署了《蘇法互助條約》,在原本合作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份保障。然而,隨著慕尼黑會議的召開,英法兩國卻暗中勾結在一起,在排斥蘇聯的前提下,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這意味著,蘇聯在歐洲大陸的安全,從此得不到保障。

次年,蘇聯與英法談判破裂,早有發動戰爭野心的德國乘機而入,主動向蘇聯示好,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與德國在表面上,暫時結成了一個友好聯盟。其實,蘇、德兩國都不是真心實意的,德國的根本目的在於避免進行兩線作戰,而蘇聯的目的,則是要爭取準備時間,如果現在就與德國鬧僵,得利的只有英法。

在1939~1941年這段期間,蘇、德之間進行了大規模的商品貿易,德國提供重工業產品,包括工業設施、軍工產品等;蘇聯提供工業原料,比如石油、糧食等。一來二去之後,德國還是佔了一個大便宜,他們三年一共欠了蘇聯7000萬美元的貸款,而蘇聯卻對此一無所知。然而,德國與蘇聯之間的貿易逆差卻在逐年擴大,德國若想發展,只有從蘇聯手中購買原料,正是這種不正常的“依賴關係”,才促使德國走了極端。

戰爭的過程,筆者就不再贅述了,總之最後的結果,是德國戰敗了。不過,如果當初希特勒不入侵蘇聯,而是選擇繼續攻打英國,敗亡的結局會發生變化麽?答案是否定的,無論德國進攻哪一方,都避免不了失敗。眾所周知,蘇德之間必有一戰,唯一的差別,只是誰先動手罷了。

英國是老牌的歐洲強國,僅依靠地利優勢,英軍的戰鬥力就可以上升一個台階。再者,英國海軍與空軍的戰鬥力是極強的,如果德國要在短時間之內打算拿下英國,就勢必要傾巢而出。而一旦德國全軍出擊,站在背後的蘇聯就會下手,德國同樣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命運。還有,美國也不會袖手旁邊,如果能不費吹灰之力滅掉德國,他們還是很願意提供海上封鎖與武器裝備的。

也許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德國才決定先拿下蘇聯,畢竟不用海上作戰,如果突然發動進攻的話,還是有很大可能一舉製勝的。然而,希特勒的閃擊戰卻選錯對手了,蘇聯的戰略縱深又豈是波蘭可比擬的?隨著德國逐漸深入蘇聯腹地,時間一長,德軍自然就會被消耗殆盡。希特勒進攻蘇聯的目的,本身就是錯的,若想改變最終結局,希特勒只能逼和蘇聯,這才是上上之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