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化:殊途同歸?

進化:殊途同歸?

我們一向認為,如果不同種類的動物有著很多相似、相同的體貌特徵,它們就是同一種動物進化而來的,比如說,人類和黑猩猩、袋鼠和袋熊這兩組相似的動物就分別擁有各自共同的祖先。然而,最近的一項發現卻對這種觀點提出了挑戰。由完全不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生活在相隔甚遠的年代、地域的動物也可能極為“巧合”地進化出相同的器官——甚至是非常複雜的器官,比如哺乳動物的中耳。

進化之神似乎對自己的傑出成果很感興趣,成功的進化個案常常會重演。從一頭早期澳大利亞哺乳動物身上提取的顎骨化石能夠證明,至少有兩類哺乳動物通過完全不同的過程各自獨立進化出了相同的聽覺器官。

我們知道,哺乳動物的中耳是由三塊微小的骨頭組成的:錘骨、鐙骨和砧骨,這三塊骨頭組合在一起,能形成特別敏感的聲音接收器。有袋類、卵生類、有胎盤類、單孔類等所有現存的哺乳動物都擁有這種複雜的器官組織。

中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恐龍生存的時代,那時,在哺乳動物的祖先們那裡,中耳還是與下顎相連的三塊骨頭,這些骨頭能把聲音的振動從下顎傳到耳膜。在顎的進化過程中,這三塊骨頭逐漸地收縮、與下顎分離,最終與耳膜一起形成了中耳。哺乳動物研究專家們曾認為此過程是在約1.5億年前單孔類從其它哺乳動物中分離出來之前發生的。

然而,情況似乎並非如此。現在,澳大利亞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確切的化石證據,一隻1.15億年前的單孔類動物還沒有進化出現代的聽覺器官,它的顎骨內有一條骨槽,其中正是那三塊仍未與下顎分離的“中耳骨”!因此,可以推斷,單孔類動物在與其它哺乳動物分離後,兩者通過不同的過程各自獨立地進化出了中耳。

此外,還有一些其它的例子也可以證明進化過程的殊途同歸,但大多是一些簡單的器官,比如哺乳動物的臼齒等。

儘管如此,這一發現還是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哲學和實踐的雙重問題。已故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曾經說過,生命的進化過程中充滿了太多的偶然性,就像一場即興演出的戲,重演一遍,就會得出一種不同的結果。很多人都相信這一說法,似乎地球生命的進化不過是造化的即興之作。現在,這種消極的觀點受到挑戰。同一種生物特性被進化出不只一次的事實證明:自然選擇並非漫無目的,進化過程是方向明確、目的清晰的,最終的進化結果其實隻局限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也就是說,不論進化這場大戲重演多少遍,其結局都不會太離譜。

另外,繪製傳統進化圖譜的一個關鍵性前提也受到挑戰,那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是否能因為現代袋鼠和袋熊有某些共同的體貌特徵,就推斷它們擁有共同的祖先呢?如果這一前提不能成立,那麽重新構建進化關係圖就變得非常困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