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月,藝術圈又發生了什麽事?

步入三月,精彩展覽紛紛開幕,除了欣賞作品,你還可以與藝術家本人親密接觸,全方位感受藝術。快來看看有哪些展覽值得你關注。

克·奎恩:皮相之下

馬克·奎恩於展覽現場

英國藝術家馬克·奎恩(Marc Quinn)的最新個展於3月8日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作為同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奎恩的作品不斷反覆探索了藝術與科學、人體、情感以及對美的認知的主題。

“馬克·奎恩:皮相之下”是藝術家首個在中國的美術館級的展覽,此次展覽帶來了奎恩跨越30年藝術生涯中的多個系列作品,專注研究他長期關注的身份認同主題。

馬克·奎恩《麵包手 – 場域限定裝置》,麵包,180×150cm,2019年

人們常說,我們的命運早就已經寫在手上。藝術家貫徹這種思路,於1991年創作了他首個《麵包手》(Bread Hands) 雕塑系列,他將自己的手放在麵包上重複勾畫手部的外型與掌紋,創造出一個能夠表達他身體特徵的圖案。

在“皮相之下”的展覽中,藝術家再次引用這個概念,創造了一件兼具協作性和參與性的藝術裝置,邀請觀者在美術館的窯內製作自己的麵包手,血肉之軀都一樣殊途同歸。

馬克·奎恩《瑪麗-安托瓦內特》,麵包製作、鑄銅,124.5×40.6×30.5cm,1989年

馬克·奎恩《關於愛的一切 – 呼吸》,玻璃強化聚酯、Biresin 聚氨酯、不鏽鋼板及不鏽鋼條、分離型軸環、軟木、遠東夾板,214×64×63cm,2016年

奎恩渴望在作品中表現古典藝術語言,並展示出它是如何與當代文化息息相關的。他的系列作品《關於愛的一切》 (All About Love)(2016-2017年) 正源於此,再次以破碎的身體雕塑來追問由愛情滋生出的種種情感。

藝術家的每件作品都塑造了一對戀人相擁在一起的不同姿勢,他們沒頭沒面分不清身份,但觀者會被他們擁抱和凝固的姿態所傳達的情感而深深吸引。

畫廊周北京2019展覽陣容公布

畫廊周北京於近日公布了第三屆展覽陣容。精心挑選的27家美術館等非營利機構、海內外畫廊以及企業收藏,構築起年度最精彩的展覽脈絡,並通過畫廊周的平台共同發聲,精準地傳達了這些藝術推動者與行業領袖為追求和支持藝術所做的努力。

2018年畫廊周北京精彩瞬間

2019年的畫廊周北京匯聚了京城中豐富多樣的藝術圖景,不僅使國內外公眾沉浸於這所世界文化名城的蓬勃動能中,亦鼓勵觀者從更豐富的個人化語境出發,去理解藝術創作。

畫廊周北京總監王一妃女士與畫廊周北京×蘇黎世藝術周交流大使Uli Sigg先生

第三屆畫廊周北京將於2019年3月22–29日(3月25日為閉館休息日)開幕,屆時將在798國際藝術區、草場地藝術區和順義區天竺鎮的多個場地同時舉辦。

第三屆畫廊周北京特設新項目,結合“藝訪單元”、“新勢力單元”及“公共單元”,拓展更大維度。其中,“藝訪單元”與蘇黎世藝術周(Zurich Art Weekend)達成交換合作。兩家來自蘇黎世的畫廊——伊娃?培森胡柏畫廊及Mai 36畫廊將分別呈現其代理藝術家莎拉?休斯及米切?佩瑞茲?保羅的個展。

施坦威全球首發限量版施坦威·郎朗黑鑽系列鋼琴

國際鋼琴大師、施坦威藝術家郎朗先生為在場來賓開啟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

世界頂級鋼琴製造商施坦威鋼琴(Steinway & Sons)面向全球市場發布新款限量版施坦威&郎朗黑鑽系列鋼琴。這款震撼人心的藝術臻品由施坦威藝術家郎朗先生攜手美國著名設計師達科塔·傑克森(Dakota Jackson)先生共同傾力打造,作為音樂史上的里程碑,不僅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而且是飽含激情的藝術傑作。

施坦威限量版施坦威·郎朗黑鑽系列鋼琴全球首發活動嘉賓合影 左起:美國著名設計師達科塔·傑克森(Dakota Jackson)先生、施坦威藝術家郎朗先生、施坦威全球首席執行官羅恩·羅斯彼 (Ron Losby)先生、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女士、施坦威全球首席財務官及運營官本傑明· 斯坦納 (Ben Steiner)先生

發布會當天,施坦威全球首席執行官羅恩·羅斯彼(Ron Losby)先生,施坦威全球首席財務官及運營官本傑明·斯坦納(Ben Steiner)先生,施坦威亞太區總裁位煒女士,美國著名設計師達科塔·傑克森(Dakota Jackson)先生以及國際鋼琴大師、施坦威藝術家郎朗先生聚首一堂,共同揭幕這一稀世珍寶,以達科塔·傑克森先生的精彩解說和郎朗先生的卓越演繹,展現其巧奪天工的造型與完美音色。

郎朗先生利用SPIRIO|R新悅鋼琴演奏及錄音系統的教學功能指導琴童彈奏並予以示範

非對稱考古學:凝視機器

誇尤拉《雕塑工廠》,機器人數控裝置、庫卡KR60-3, 250×250×100cm,圍籠尺寸:360×600×600cm,2019年

昊美術館(上海)將於2019年3月23日至6月2日舉辦常駐倫敦的意大利藝術家誇尤拉(Quayola)的大型個展“非對稱考古學:凝視機器”(Quayoula: Asymmetric Archaeology-Gazing Machines)。

誇尤拉《雕塑工廠》,機器人數控裝置、庫卡KR60-3, 250×250×100cm,圍籠尺寸:360×600×600cm,2019年

“非對稱考古學:凝視機器”對過去進行了重新想象,並通過機器的視角再次發現自然。這種對過去的重遊完全排除了人類的主觀視角,透過客觀的機器之眼審視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係,展現非對稱之美。

誇尤拉《地層#1》,高清視頻,天頂投影、雙聲道, 760×430cm,2014年

在誇尤拉的作品之中,希臘化時期的雕塑、古代大師繪畫和巴洛克式建築等古典藝術形式偏離了原有的圖像語義,再生成為數字抽象作品。此外,為人熟知的自然視覺修辭在藝術家的作品中被轉化為由機器創造的全新數字景觀。

喑醞

藝術家陳晗的最新個展“喑醞”於3月9日在上海德玉堂畫廊開幕,展覽將持續至5月4日。本次展覽距離藝術家的上一次個展已有兩年之久,此次,陳晗攜一組立意深刻的新作來到觀眾面前。

陳晗《家庭生活(之一)》,布面油畫,180×260cm,2018年

陳晗的學生時代是在魯迅美術學院度過的,北方傳統扎實的繪畫風格一直跟隨著他,即便常居北京,依然帶著故土的氣息。

初看陳晗的作品,情節感總是噴薄而出。畫作是靜態的,但背靠在白牆之上的大面積暗色仿佛有著強烈的吸力,將甘願停留的人拖入沉沉的夜色之中。

陳晗《家庭生活(之二)》,布面油畫,60×90cm,2018年

場景的設置對於陳晗來說尤為重要,既要符合常理也要留足可被解讀的空間。有時,藝術家好似導演,耐心排布著框架與細節,一場場好戲靜候著上演。

微微皺起的眉頭、欲說還休的身體語言、身份之間帶來的壓迫情緒......這些靜默的場景被籠罩在暗灰色的色調中,壓抑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陳晗《老派男人》,布面油畫,50×70cm,2015年

德國藝術家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曾在上世紀70年代說過:“我並非要模仿一張照片,而是要製造一張照片。傳統的繪畫藝術只有適應改變的媒體條件,自己變成照相藝術,同時不放棄其本身的繪畫性質,才能保持其意義。”

在陳晗飽含影像意味的作品中,裡希特的觀點或許可以為其所用。快速掃過的筆觸保持著作品的繪畫性,陳晗抓取著幻影中的片段,將它們一點點還原成真實的模樣。

[編輯/Esther]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