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庫存電商:不是處理商品,而是處理中國的過剩產能!

т

調皮電商

電商零售·行銷·產業互聯網

關注

文/調皮電商 創始人 馮華魁

01

前幾天,艾瑞發布了一個關於庫存電商的首份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庫存電商(不含唯品會)在2018年規模達到205億多,到2022年會達到1500億,未來三年的複合增長率84%左右。

這是一個2017年剛借著社群渠道興起的細分電商領域,當前正處在爆發期,除了行業增速較快,頭部的玩家,比如愛庫存,都是幾倍幾倍的增長,去年30億,今年將衝擊100億的規模。

需要先明確一個庫存電商的概念,它是指,上遊鏈接品牌方或代理商的庫存數據和資源, 借助線上交易平台,下遊直接或間接觸達C端消費者,提供 庫存商品交易和相關服務,以清理庫存,處理尾貨。也就是俗稱的S2b2C模式下的庫存電商。

很多人說,做特賣甩庫存,能有那麽大的市場空間嗎?為什麽還能增長這麽快?何況類似的賽道上,已經有了唯品會兩千多億的盤子了,庫存電商的上百家企業能跑出來嗎?

看來,很多人對甩庫存這件事,還是缺乏想象力啊!

02

艾瑞這份報告,提到了一個用戶圈層:三四五線城市的中產階級,也就是下沉市場的核心消費群體,這個群體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他們近年的收入水準已經達到消費升級的轉捩點,從全球主要國家的數據來看,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區間是消費升級的關鍵收入門檻值,目前中國相當一部分三四線城市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之間,消費升級現象明顯。

有意思的是,低線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與一線中產的需求也大不相同:

低線中產的需求是服裝質量,性價比,知名品牌,這個群體不像一線城市一樣過於追逐潮流和國際大牌,他們更注重國內大牌,同時價格不能太貴,對性價比有明顯的需求。

從其他平台做下沉市場的情況來看,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商家做快手抖音,盡量不要賣50塊錢以上的商品,50塊以下的商品,用戶下單沒有壓力。

既想要牌子貨,又不想價格高,最重要的質量要好,怎麽才能滿足這種複合需求呢?

03

算來算去,只有庫存商品最合適,大品牌,價格低,質量好。

同時,對廠家來說,處理好庫存問題,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艾瑞報告顯示,僅僅是去年1到4月份,我國工業品的庫存就高達4萬多億,這麽多庫存,怎麽辦?

何況,現在我國處在經濟特殊時期,供給側改革還在深化,外貿環境又不好,庫存將是我國企業面臨的長期戰略性問題:

但是,傳統的清庫存方式,弊端很多,要麽銷毀,要麽低價賣掉。

銷毀的成本挺高的,還汙染環境;低價賣掉,會傷害品牌。

開線下特賣店,走的量不大,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在線上做大促,做著做著,你的品牌就死了,這兩年晉江服飾品牌倒了多少個?很多庫存商品,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裡已經清0了,之所以不動,就是因為怕影響品牌。

聲勢浩大的做促銷,能夠帶來銷量的快感,但沒辦法帶來品牌的幸福感:被用戶喜愛、尊敬,還能賺錢。

不過,S2b2C模式下的庫存電商就可以讓品牌方一舉多得。

而且,如果經銷商自己有前幾年的庫存,其實也巴不得靜悄悄的處理掉,庫存佔用流動資金啊,盤活流動資金,還能進更多的新貨。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國外的運動服飾品牌,中國區總經理剛上任,開了一次招商會,經銷商竟然進貨不積極,難不成對這位新上任的總經理有意見?

後來調查才發現,其實不是有意見,而是因為經銷商的庫存太多了,沒錢進貨。這位總經理為了幫助經銷商去庫存,聯繫了愛庫存幫忙處理,很快庫存消化大半,經銷商進新貨的積極性也提高了。

去庫存,是品牌的剛需,買庫存,是低線中產的剛需,但是,兩者的結合並沒有那麽順暢。

04

庫存電商現在有100到150家,別看剛誕生沒幾年,但是已經處於嚴重的寡頭格局局面,艾瑞報告顯示,第一梯隊的愛庫存和第二梯隊的幾個平台,已經佔據了行業80%的份額:

但問題是,這個領域門檻並不高,只要你能拿到貨,只要你有幾個社群,能夠招募到分銷商,你就能起盤了,所以除了頭部玩家,其他一百多家庫存電商都陷入了肉搏戰。

拚命爭取分銷商,成了大家的競爭首選;但分銷商其實並沒有忠誠度,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平台,誰有貨就去誰那裡進貨。就跟很多社區團購一樣,爭奪團隊長,互相挖角成了企業主要的擴張方式。

在這種生態機制下,就有了不少問題:

舉個例子:有些平台覺得庫存電商就是賣質量不好的貨,所以品控方面就不夠嚴格,反正都是低價格嘛。

這種做法,大錯特錯!

分銷商這個圈層,一旦都知道你平台品控不嚴格,口碑就壞了,信任就崩了,為啥啊?

顧客為什麽要從分銷商那裡拿貨呢?就是因為對分銷商信任啊,為什麽這麽信任呢?就是因為分銷商是用自己的聲譽做背書,如果分銷商推薦的產品竟然品控都不過關,信任還怎麽連接和傳導?

這些問題怎麽解決呢?難不成庫存電商就這麽一直在粗放中狂奔?

05

艾瑞在報告中提到,作為庫存電商第一梯隊,愛庫存2019年GMV將將衝擊100億,分銷商數量現在就超過100萬了,覆蓋了4.3億消費者。

為什麽愛庫存成立還不到兩年,就發展這麽快呢?它如何解決了行業的頑疾呢?

愛庫存創始人王敏和冷靜當初本來只是想開一個線下特賣店,結果發現80%的顧客竟然是分銷商,既然顧客這麽穩定,沒必要在商圈開店了,他們就承包了倉庫來做特賣。

隨著分銷商越來越多,他們就做了一個APP,不用分銷商親自到倉庫打貨,直接在APP上播貨就行,就這樣,一個新的庫存電商誕生了,他們前10萬個分銷商,完全是自發傳播帶來的,可以說,是愛庫存第一個把中國分散的分銷商平台化了。

後來,隨著《電商法》的頒布,對分銷商有了更多要求,分銷商平台化就更加是大勢所趨了。

愛庫存摸索了一套分銷商管理模式,優質貨源優先給更高等級的分銷商,這樣,分銷商就願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愛庫存;同時,愛庫存也不斷建立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確保無假貨。

這樣,愛庫存又帶來更多的機構性分銷商,比如一些大型淘客和線下店主,他們的能量更大,更能帶貨。

庫存電商行業,也就不斷出現一超多強的分層局面。

再一個,愛庫存就是不斷升級自己的商業模式,從原來簡單的處理庫存,不斷演化為品牌方的庫存解決方案提供商,也就是說,品牌方在處理庫存的過程中,可以採用多種模式,可以入駐,也可以采銷,可以入倉,也可以在自己倉裡,國內賣不掉,國外給你賣掉。

更進一步,除了庫存商品,還可以幫你解決庫存產能,比如服裝企業有時候不是積壓了成品,而是積壓了原料,通過數據分析了解消費需求之後,庫存電商也可以做C2M定製,把積壓的原材料消化掉,這樣,愛庫存就重構了庫存電商的“人貨場”:

在這種框架裡,庫存電商的想象力就徹底打開了,這不是在處理商品尾貨,而是在處理中國的過剩產能。

所以,庫存電商也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不能用狹義庫存來定義庫存電商的未來,要在更長遠更廣闊的境地裡,去理解庫存電商的生存空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