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力不分紅背後的焦慮:今年面臨2000億營收任務

  格力“不分紅”背後的焦慮

  ■本報記者 盧曉 北京報導

  手握287億元可分配利潤,格力電器(000651.SZ)卻出人意料地做出11年來首度不分紅的決定。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發布2017年財報。其2017年營收為1482.86億元,同比增加近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4億元,同比增加近45%。但格力卻宣布2017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不實施送股和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此前長期穩定的高分紅已經讓格力電器成為A股的金字招牌,突如其來的不分紅決定透露出2018年對於格力電器的不尋常。除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任期即將在5月底到期,而董事會改選目前尚未落定外,格力電器今年還面臨著2000億營收的超級任務。

  涉足芯片產業

  格力把錢留下,是為了進行冷氣機產能擴充及多元化拓展。

  4月26日晚間,格力電器在回復深交所的公告中稱,不分紅源於公司計劃對冷氣機產能進行逐步擴充。此外,公司還計劃重點布局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產業領域。

  公告披露,格力電器正在規劃和實施的投資項目眾多。

  其中,新建冷氣機基地項目中,洛陽、南京基地正在規劃,杭州基地已在建設。智慧工廠更新項目則包括珠海總部整體重新規劃建設、重慶基地搬遷改造以及珠海總部全球研發中心規劃建設。此外,格力還宣布了位於珠海、武漢、洛陽三地的智能裝備投資項目,以及在成都、洛陽、合肥三地投資的智能家電項目。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還宣布了集成電路設計投資項目,以及確認參與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的混改投資項目。

  在中美貿易發生摩擦後,自給率較低的集成電路成為焦點。資深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格力要進入集成電路產業,主要是為智能化做布局,做冷氣機的芯片。他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現在格力每生產一台冷氣機,芯片都需要進口,技術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但他同時也強調,冷氣機整機廠家對芯片的價格並不敏感,一個芯片的價格就幾塊錢。

  4月26日,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格力只是今年暫時不分紅,但格力的分紅傳統不會變。對於格力在集成電路產業方面的規劃,他表示後續會發布具體公告。他同時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格力之前已經做過很多年的冷氣機芯片設計。

  而在發布2017年財報後的投資機構電話會議中,望靖東也表示,中興事件給了格力很大刺激,格力要做自己的冷氣機芯片。

  投資者不買账

  對於格力電器的不分紅,資本市場的態度並不積極。4月26日,格力電器收盤價為45.58元,比前一日跌8.97%,幾近跌停。

  盤後數據顯示,出逃資金多為機構投資者。

  當日,格力電器的主力淨流出為17.93億元,是第二名中國平安的4倍多。其超大單淨流出為15.76億元,也是第二名中國平安的將近4倍。其當日的大單淨流出為2.17億元,仍居榜首。作為對比,格力電器當日的中小單則合計淨流入近18億元。當天,格力電器還被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2017年度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

  有觀點認為,機構投資者出逃源於分紅預期未能實現。此前的穩定高分紅吸引了諸多投資機構長期重倉格力電器。

  公告顯示,自1996年上市至2016年,格力電器已累計現金分紅19次,總額達417.92億元,超過期間淨利潤的40%。其中,2015年至2017年,格力電器累計分配利潤198.5億元,佔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109.30%。

  事實上,4月26日晚間發布的今年一季報顯示了機構投資者對格力的看好。

  當期格力電器的前十大股東中,除前三大股東外,其余七名股東都是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11.2%的股份,其中不乏國家隊身影。而在今年一季度,國家隊對格力電器繼續增持。其中,證金公司增持了約0.7%的股份,持股比例升至3.48%。社保基金一零一組合則以0.79%的持股比例躋身第十大股東。而在2017年財報中,董明珠還以0.74%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十大股東。

  需要提及的是,今年5月31日,63歲的董明珠在格力電器董事會的任期將到期。此前關於其任期的問題引發外界關注。但對於有觀點認為不分紅可能會讓董明珠失去機構投資者的支持,劉步塵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格力股價下跌反映出投資者的非理性和不成熟。不分紅不會對董明珠任期產生實質性影響。他認為董明珠連任沒有懸念。

  而對於投資者來說的一個好消息是,4月26日晚間,格力電器宣布公司將盡快明確資金需求和現金流測算,進行2018年度中期分紅。

  2000億的增長點在哪兒?

  2018年對於格力來說,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是如何完成董明珠定下的2000億元營收。

  以2017年取得的1482億元營收粗略計算,格力電器要實現2000億元的營收需要實現35%的同比增速。剛發布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其當期營收為395.61億元,同比增加33.29%。55.81億元的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則同比增加39.04%。

  格力在2017年的高增長源於冷氣機。2017年年報顯示,當期冷氣機營收為1234億元,佔到格力當期營收的83.22%,同比增幅高達40%。但僅靠冷氣機業務,無法讓格力的營收規模出現質的突破。

  一方面,多位冷氣機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2018年冷氣機行業恐難以維持去年的盛況。奧維雲網的數據也顯示,2018年1-2月,冷氣機零售額總計126億元,同比下降4.0%。冷氣機零售量320萬套,同比下降11.7%。

  另一方面,早在2016年10月的格力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在解釋為何要收購珠海銀隆時就曾表示,格力在冷氣機領域已經超過了40%的份額,再有增長太空也不大了。她當時稱,格力的淨利潤率從2011年的6%漲到13%也是盡力了。2017年財報顯示,格力電器當期的淨利潤為15%。

  格力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除了收購銀隆未能成功外,格力先後在手機、生活家電、智能裝備等領域進行拓展。但多元化業務現在還難以挑起拉動營收增長的重任。2017年財報顯示,生活電器在格力電器營收佔比為1.55%,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1.26億元的智能裝備在格力電器營收佔比為1.43%,份額則是去年的近10倍。

  需要提及的是,曾與格力同為千億俱樂部成員的美的和海爾,近年都通過大規模的海外並購和跨行業並購,實現了規模質變。2017年,美的集團(000333.SZ)和海爾集團的營收同時達到2419億元。劉步塵認為,格力想在規模上持續擴大,必須要跨界、跨國去做更大力度的投資並購。他認為,這些大手筆投資可能在1-2年內就會發生。

  而從格力最新披露的投資計劃來看,或許已不需要等上一兩年。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