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把自己孩子交給電子產品

文字和符號在舒適區之外,在數字世界錢景狹窄,無人問津。有誰見過哪個孩子刷手機是以看電子書為主的?(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8月1日《南方周末》)

準確識人、有效溝通的前提,是面對面的情境沉浸,你注意觀察對方,努力控制自己,所有的反應都得即時作出,長久地打磨塑造,逐漸定型為一種處世方式和情商能力

這是個分裂的世界,種煙的不抽煙,釀酒的不喝酒,很多毒梟不吸毒。美國西海岸,科技精英們在矽和電、0和1的世界裡翻江倒海、大富大貴,卻又區別對待,限制甚至禁止自家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比爾·蓋茨把女兒養在深閨中,她們14歲前無手機,每天玩電腦限時45分鐘。賈伯斯禁止孩子玩iPad,接班人庫克所見略同,反對晚輩使用社交網絡。

科技明星們身先士卒,掀起了一股“自我否定”的浪潮,引來一眾跟進效仿者。“斷電行動”擴散到孩子身邊的人,一些保姆簽字畫押,莊嚴承諾不使用電子產品。

在百年名校Wardolf School,初中生、小學生被禁止使用電子產品。孩子們手握紙筆,聞著書香,養羊種菜,織毛衣,玩遊戲(老鷹捉小雞那種)。矽谷子弟濟濟一堂,學費折合人民幣二十多萬元/年。

只有在孩子面前,成人才能摘掉面具,真誠坦蕩。畢竟是親生骨肉,誰能不為自己孩子好?媒體人在評估一則內容是否低俗時,會在內心假想:給自家孩子看,我是否會羞愧?對於電子產品,矽谷精英們用腳投票,透露了他們的真實判斷。

當今時代,智能手機幾乎全面普及,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信息數量嚴重超載,信息質量趨於劣質,人們常年吃“垃圾食品”,已經“三高”。

下此結論,或許帶有偏見,或許不夠嚴謹,但我敢說,短視頻+網遊+社交網絡,當今互聯網世界的“主食”結構,至少確定對少兒有害。我們暫且把今天的討論對象,限定為16歲以下人群。

從認知發生學的角度看,兒童認知的發展,經歷從具體行為到具體形象,再到抽象思維的階段過程。未滿2歲的嬰幼兒,靠感覺和動作認識世界;2-7歲期間,掰著手指數數,滿腦子只有“我”;7-12歲期間,掌握符號運算,不再唯我獨尊,學會人際溝通;12歲以後,抽象思維能力與日俱增,能夠處理複雜邏輯。

教育工作者所做的,便是循序漸進、因勢利導,促進兒童認知能力健康發展。針對不同年齡段,家長和學校設定不同的教育目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嬰兒腳踏費雪琴,幼兒園孩子識圖玩積木,小學低段加減乘除講故事,高段可以學編程。

移動互聯網主流產品對成人尚且是時間黑洞和信息繭房,當一個孩子過早地浸入以電子產品為終端的虛擬世界,合乎“時令”的教育目標便很難達成。自不必說,堆砌碎片化信息難以構建完備的知識體系,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知躍升,也將嚴重受阻。

在各種信息呈現方式中,視頻是最具象的一種,也是對少兒吸引力最強、佔用時間最多的一種。當少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動畫片、刷短視頻時,他們沉浸在一個最令大腦感到舒適的具象世界裡。網遊在具象呈現之外,再加上控制+反饋機制,更令少兒沉迷。舒適區=盈利區,自然也是數字內容供應商的主戰場。

成人流連舒適區,只是一種偷懶的選擇,隨時可以改變。少兒滯留舒適區,卻可能導致認知能力的發育遲緩,一旦錯過時機,悔之晚矣。美國《兒科學》雜誌的跟蹤研究表明,兒童長時間看電視、玩網遊,日後出現注意力問題的概率大增。

科學地看,少兒接受的信息應以文字和符號為主,這種最古老的靜態的信息呈現方式,恰恰最能激發人的抽象思維,最能準確展現複雜邏輯,最能構建人的知識體系,最能拓寬人的思想深度,對少兒成長至關重要。文字和符號在舒適區之外,在數字世界錢景狹窄,無人問津。有誰見過哪個孩子刷手機是以看電子書為主的?

“電子產品玩太多,孩子會變笨。”——我本人不僅舉雙手讚成這個結論,還會補上一句:“電子產品玩太多,孩子沒有人情味。”如果說“笨”是智商問題,“沒有人情味”大體就是情商問題。

一個情商合格的人,不僅要有自知之明,還需具備“識人”和與人溝通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得靠後天訓練。而透過電子產品終端,在虛擬的社交網絡中,這種能力不可能得到有效訓練。

準確識人、有效溝通的前提,是面對面的情境沉浸,你注意觀察對方,努力控制自己,所有的反應都得即時作出,長久地打磨塑造,逐漸定型為一種處世方式和情商能力。其中的微妙,遠非隔著螢幕發幾個emoji表情,秀幾張自拍,隔了好一陣子回一句皮笑肉不笑的“呵呵”那麽簡單。

相比於真實社交,網絡社交同樣是個舒適區。你可以無視每天嘮叨個沒完的父母,可以拉黑你討厭的同學,可以終日跟要好的夥伴膩歪在一起,或者跑去某個娛樂明星的微博留言,說你愛TA為TA打call,如果討厭他,想罵就罵,成本為0。一切都在彈指一揮間,這種虛擬的“鍵盤社交”與真實社交在規則制定和方法操作上差之千里。

如果說使用電子產品是每個人的自由,那法律為何要明文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目前,我國不僅影視劇未分級,數字內容也是一鍋亂燉,在互聯網主流產品上,老少同處一室,內容分發全憑算法。

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相比於富家子弟,窮人家的孩子玩手機時間更長,他們缺乏有效管教,且家長存在把陪伴責任甩給手機的主觀意願。美國貴族學校和科技精英們的“斷電行動”絕非一時興起,他們形成共識:教育有其自身規律,而電子產品是“反動”的。“反者道之動”,“斷電”看似反社會潮流,實際上卻可能最合乎教育規律。

(作者系媒體人)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張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