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共攀B肝「治癒」的高峰

??「目前,想完全治癒慢性乙型肝炎還不太可能,但隨著治療方案不斷優化,實現功能性治癒或臨床治癒是可行的。」今年7月28日是第8個世界肝炎日。在日前於北京市召開的2018年世界肝炎日宣傳大會和第二屆中國肝炎論壇上,專家指出,我國B肝防控在「減少增量」方面已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在「減少存量」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臨床治癒的概念和技術應加速推廣。

??臨床治癒取得進展

??儘管目前B肝還無法徹底治癒,但經核苷類藥物治療1年以上的部分患者採用序貫或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的優化治療方案,可實現臨床治癒,有效預防肝硬化、肝癌的發生。

??「2015年,我國率先提出了B肝臨床治癒的概念,引起了世界關注。眾多專家在該領域的探索使我國B肝臨床治癒效果不斷提升,治癒率由8%提升至16%~25%,是過去的2倍~3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肝臟病醫院副院長、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高志良教授介紹。

??我國B肝治療目前還面臨著挑戰。高志良算了一筆帳,我國B肝病毒感染人群中有3000萬人需要接受治療,但目前約有300萬人在接受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20%在接受核苷類藥物治療,在這60萬人中,針對B肝表面抗原小於1500的隱性患者,可通過聯合干擾素的治療使其體內的B肝病毒完全控制,從而減少肝癌發生。」

??今年4月,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中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癒(珠峰)工程項目」。「一方面,儘快讓醫生掌握B肝臨床治癒的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讓更多患者獲益, 降低中晚期肝病的死亡率。」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希忠介紹,截至目前,項目已在全國建立33個示範基地,179家部門和1500名醫生參與到項目中。「我們希望能夠在3年之內入組3萬~5萬名患者,爭取1萬人達到臨床治癒。」

??免疫控制是最大挑戰

??慢B肝患者的治癒之路是怎樣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基礎目標是抑製B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更高的治療目標是患者獲得B肝E抗原的血清轉換,最終達到免疫控制。「越早出現E抗原的血清轉換,控制疾病進展越有效。40歲以內出現,肝癌發生率為40%。30歲以內獲得,肝硬化發生率只有1%。」

??B肝為什麼難治?王貴強解釋:「B肝難治是因為cccDNA的存在,cccDNA不像C肝病毒那樣存在於細胞漿中,而是存在於細胞核裡面,它是一個『模板』,相當於B肝病毒複製的『小工廠』,很難摧毀。目前的突破重點都是通過強化免疫機制把它清除掉。且免疫耐受也是慢B肝進展的重要環節。因此,恢復肝臟的免疫功能是我們目前治療的最大挑戰。」

??干擾素和核苷類藥物是現階段治療慢性B肝的兩大策略。今年4月,重組細胞因子基因衍生蛋白注射液上市。王貴強介紹,該葯的研發過程經歷十幾年,從最早的干擾素所有亞型的脫氧核糖核酸門柯瑞篩選最好的功能性蛋白,提煉出來高活性的克隆,組建成新型蛋白。「三期臨床的數據來看,療效非常明確,不良反應和對照葯類似,停葯後效果穩定。」

??「未來如果有新的藥物直接針對cccDNA的靶點,那將根治B肝病毒。」王貴強說。

??提高檢測和治療覆蓋率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影響到全球3.25億人,每年導致134萬人死亡。「當前至少有60%的肝癌是因沒有及時檢測和治療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所致。」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利千基博士強調,要在2030年前實現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檢測和治療覆蓋率低這一問題。

??「減少B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兩項基本措施:一是通過接種B肝疫苗,減少新發感染。二是通過抗病毒治療,延緩疾病進展,同時降低感染者傳播風險,二者缺一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談到,我國通過實施新生兒B肝疫苗免疫規劃,使1歲~4歲人群B肝表面抗原流行率降為0.32%,嬰兒3針B肝疫苗免疫覆蓋率達到90%以上,提前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目標。「但目前我國人群B肝病毒傳播和感染的高危群體,如育齡婦女、靜脈吸毒者、醫療相關感染等群體病毒攜帶率降低仍需時日。」

??楊希忠介紹,由基金會發起的B肝母嬰「零傳播」工程項目,在對新生兒進行B肝聯合免疫基礎上,對B肝高病毒水準的孕婦結合妊娠晚期抗病毒藥物乾預。項目開展3年來,覆蓋了31個省(區、市)的118家醫院,註冊醫生1373名,入組B肝孕婦19736例,「大三陽」阻斷成功率在99.3%,並形成了《乙型肝炎母嬰阻斷臨床管理流程》專家共識,將項目經驗逐步推廣到全國。

??此外,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聯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設立了「中國B肝隨訪與臨床科研平台項目」,目前註冊B肝病例17萬餘例,隨訪57萬餘人次,已成為我國參加部門數和錄入人數最多的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註冊平台,為我國的B肝防治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