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嘴裡每日苦不堪言怎麼回事呢?禦匠堂中醫為你解答!

醫生,我嘴裡經常很苦,像是含了苦瓜片似的,特別難受,不少患者曾經這樣對醫生訴說著,後面往往接一句「是不是上火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口中「苦不堪言」的原因。

中醫有話說:口苦不等於上火!

中醫學中,口苦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口苦者,病名如何,可以得之?……,病名為膽痹。」《黃帝內經》不僅首次提出以口苦為主症的病名為「膽痹」,並指出了膽熱、肝熱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膽泄上溢是其主要病機。

現在絕大部分人存在這樣一種錯誤的常識:口苦——上火了!得降火。然後各式各樣的涼茶都往自己的胃裡灌,各種降火的招式不厭其煩地嘗試。

口苦是怎麼回事?

中醫認為口苦是內熱或外感風寒化熱進入膽經的表現,具體原因多見於以下情況:

1、膽經內有鬱熱或肝熱移於膽,膽氣上逆引起的。

《靈樞·四時氣》指出:「膽液泄則口苦」。膽汁是「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膽附於肝,與肝互為表裡,肝經屬肝絡膽,膽經屬膽絡肝,病變常相互影響。如肝氣鬱滯,可以影響膽汁疏利,而膽腑鬱熱,也可以影響肝氣疏泄,最終導致肝膽氣滯,肝膽濕熱而出現口苦。

肝膽濕熱引起口苦,很可能是因為肝、膽部位存有炎症,特別是患有膽囊炎、膽石症的病人,由於膽囊功能差,膽汁的疏泄不正常,從而產生口苦感。肝膽有病變的人除了有口苦感外,還兼有頭痛眩暈、面紅眼赤、性急易怒、大便乾結、舌質偏紅等表現。

2、外感風寒邪氣化熱進入少陽膽經,常引起口苦等癥狀。

《傷寒論》講「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心煩、喜嘔」即是。

3、心火引起的口苦。

苦為心之味,舌為心之苗。心開竅於舌,若心神抑鬱、焦慮煩躁、著急上火,或經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膽汁排泄不暢,鬱而化火,心火上炎,使之口苦,並常伴有面紅耳赤、頭痛、目赤、小便色黃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性口苦現象也比較常見。有些人由於工作、學習壓力過大,在經常氣憤、煩躁、焦慮、恐懼、忐忑不安、失眠等情況下,很可能出現口苦。

4、飲食不節或飽食後缺乏必要的運動,也可引起口苦。

脾胃與肝膽關係極為密切,脾胃是人體氣機的大樞紐,肝膽是人體氣機的小樞紐。正常情況下,脾升胃降,而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如果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過長,容易產生濕熱,以致口中發苦、吐苦水,並常伴有舌苔黃膩、腹脹腹痛、小便色黃等表現。

另外,如過食寒涼之物,導致脾陽不足,無力運化吃進去的食物,久而久之,鬱而化熱,加上脾胃一虛,無力剋製肝木,導致膽汁過溢而口苦。

5、其他原因

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某些腫瘤病人經常有口苦感覺,應提高警惕。生活習慣不規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時常有口苦感覺。打呼嚕特別嚴重、張口睡覺也容易引起口苦。過度吸煙、酗酒等同樣會引起口苦。口腔發炎的人可能因為局部疾病,如牙齦炎等口腔內疾病直接造成口苦。

口苦的日常調理方法

如果只是短時間內感覺口苦,不必過於擔心,可能會自然消失。但口苦現象持續較長,甚至伴隨腹痛、腹脹、發熱、消瘦、明顯倦怠乏力等癥狀,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膽科檢查有沒有膽囊炎、膽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統的疾病。如無明顯內臟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調性口苦,可在醫生處方下,服用中藥湯藥或中成藥,一般是疏肝居多。

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少食辛辣、過鹹食品和肉類,適當喝些檸檬蜂蜜茶,在進餐時,應盡量少考慮工作的事情。並適當運動,從而促進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尤其是腦力工作者,運動要有規律性。

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溫和的食物。在飲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燒烤等燥熱之品。例如壽司,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加重口苦。要調整飲食結構,可多進食清涼湯水,以清涼飲食為主,例如山藥。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多喝水和吃蔬果。

喝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也是一種好辦法。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和因暑熱引起的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鐘,去二葯留汁,再放入冬瓜煮湯,湯成加入白糖即成。

最方便的辦法是喝綠茶。用開水沖泡茶,飲用茶水並口嚼茶葉,可治晨起口苦口臭。

為了預防嘴裡發苦,大家要按時休息,調節自己心理壓力,不熬夜不酗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也有利於大家預防其他疾病。長期嘴裡發苦的人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是因自己的不良生活造成的,那就改變一下生活習慣,反之就要去醫院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早發現早治療疾病。

總結:

1、五臟六腑皆令人口苦,非獨肝(膽)也;

2、口苦作為一個癥狀出現,背後隱藏著或寒或熱的病機,治療時,需結合全身情況、病史、舌脈來綜合考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