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論男女,「下肢」出現4種表現,可能血管「堵」了,最好去查下

血管是生命的通道,全身血液每天24小時在血管裡循環。

正常的血液有凝血及抗凝血兩個相互拮抗系統,兩個系統維持動態平衡,使血液始終保持流動的液體狀態,循環往複。

?一旦血管內出現血栓,就好比「塞子」一樣,會堵塞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導致血液供應異常,誘發死亡。

血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很多「靜脈血栓」的形成是沒有任何癥狀及感覺的,經常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突然發生。


不論男女,「下肢」出現4種表現,可能血管「堵」了,最好去查下

1,腿腳不時會疼痛

若下肢出現動脈硬化,最明顯的癥狀是腿腳疼痛。起初時,腿腳走路後會出現疼痛,在休息後,便會自行好轉。

當病情加重時,疼痛的步行距離將變得越來越小,甚至不動也會感到疼,即處於「靜息痛」的階段,也就是在休息時,肢端疼痛,在躺下和晚上休息時,更容易發生。

2,腿腳發麻

血栓會引起四肢麻木,具有不對稱性,一般是一側的肢體麻木,同時,還會伴隨著輕微的疼痛感。

如果同時還伴有腫脹感,在行動時,痛感加劇,或站立時,有局部沉重感,這時,要小心,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

3,腿腳發涼

腿腳發涼,可能是氣血虧虛、或穿的衣服少等,若腿腳總是發涼,很多人會考慮是血液循環不好,而血液循環不好,也可能是下肢動脈硬化的提現。

下肢血管動脈硬化,使得血管發生閉塞,會使血液循環不暢,致使腿部缺血和缺氧,局部的體溫也會降低,感覺腿腳變冷。

4,腿腳浮腫

腿腳或手臂浮腫,是深靜脈血栓最常見的癥狀之一。

血栓阻礙腿腳或手臂的血液流動,促使血液聚集,就會造成腫脹,尤其是一側身體出現疼痛時,要警惕深靜脈血栓。


提醒:3件事會「加速」血管堵塞,最好少做!

1,吸 煙

吸煙,是導致血管發生故障的「元兇」之一。

一些煙民認為,吸煙少,患血管疾病的概率就會降低,而實際上,不管吸煙多少,十年後多數也會出現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

據研究表明,吸煙者的斑塊患病率為36%,明顯高於不吸煙者的28%。

2,熬 夜

熬夜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但長期熬夜會使睡眠不足,身體免疫力下降,同時,會使人處於應激狀態,促使體內腎上腺素等升壓素分泌增多,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3,久 坐

長時間久坐,幾乎一直保持一個姿勢不動,會降低血液循環速度,同時促使血管內垃圾堆積,致使下肢靜脈血管出現血栓,加速血管堵塞的風險。


保護好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日常做好5個小習慣:

1,晨起一杯溫水

經過一宿的新陳代謝,身體流失了大量的水分,清晨起床後,刷完牙,喝一杯溫水,可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度,利於減少血栓的形成。

白天喝水時,還可放些花草茶,利於降脂、改善血液粘稠度。

荷衣苦丁茶——降脂、改善血液粘稠度

將荷衣、小葉苦丁、蒲公英按一定比例搭配,製成代茶飲,熱水沖泡即可。

荷衣,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等成分,有降脂的作用。相關研究發現,荷衣還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面積,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有效降血脂、改善血液粘稠的作用。

小葉苦丁,對食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降低作用,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體內炎症均有一定抑製作用,而血管內表皮有炎症會增加斑塊的形成;此外,蒲公英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2,控制油鹽攝入

飲食對血管疾病的影響,是長期的、慢性的,建議控制好油鹽的攝入,對調節血脂代謝,預防血壓升高有一定作用。

控油:為保證脂肪酸攝入均衡,建議搭配食用,可將富含亞麻酸的黑蘇油、富含亞油酸的大豆油、富含油酸的橄欖油按1:2:2比例搭配,每人每天食用為25-30克為宜。

黑蘇油,是一種天然植物油,富含α-亞麻酸,其含量可達67%左右。研究證實,α-亞麻酸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可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還可降低「壞膽固醇」的量,而提升「好膽固醇」的量,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保護血管。

控鹽:為控制血壓水準,建議食用鹽攝入,最好使用限鹽杓,能更準確的知道每次放了多少鹽。

建議,每人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超過6克,對高血壓者來說,每人每天鹽分攝入不超過4克為宜。

3,床笫後,不要吸煙

床笫後,人體的肌肉、神經系統等處於極度興奮狀態,全身血管擴張,血液流速加快,能量消耗很大。

而香煙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其中,尼古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先興奮後抑製」的作用,一氧化碳會使血氧量下降。

若床笫之後吸煙,會使香煙中的有毒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到體內,影響血管健康。

4,堅持適量的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適量的運動,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還利於控制體重。

研究發現,長期、堅持運動,可改善血漿容量,降低血紅蛋白濃度,改善血液流變學。

運動,最好選擇一項自己能堅持的,如慢跑、走路、打太極拳、游泳等。

走路,能降低靜息心率,堅持3個月左右,可明顯改善心率,保護心臟,改善血液循環。

對老年人來說,運動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以40分鐘左右為宜。

5,保證良好情緒

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

壞情緒,會加速腦細胞衰老,主要是因為生氣、焦慮等情況,身體內的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會增多,氧氣減少,從而影響大腦。

生氣會損傷免疫系統。當生氣時,大腦會命令身體制造一種由膽固醇轉化而來的皮質固醇,這種物質若在體內積累過多,會阻礙免疫細胞,降低免疫力。

保證良好情緒,利於增強記憶力、促進性生活、降低感冒率、減少抑鬱,還會減少患癌的發病率。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