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蒿素放“大招”之日 港股藥企“撈金”之時

當你還在用“中醫藥無用論”包裹自己偏執地“醫學常識”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頃刻用了一劑“青蒿素”呲醒了大眾。

智通財經APP發現,屠呦呦團隊16日晚間宣布,將在今天公布重大科研突破。還未得業界陷入各種猜想,今日早8點,官方消息便傳來,“在‘青蒿素抗藥性’研究獲新突破的同時,屠呦呦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根據屠呦呦團隊前期臨床觀察,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

事實上,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並非首次提出。因為在拿到諾貝爾獎之前,屠呦呦就已經涉足了該領域,並且相關的臨床試驗一期早在2018年5月便正式得到了啟動,設計樣本共120例,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全國15家牽頭部門共同參與開展。

而經過近1年的臨床試驗終被證實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另外,若試驗順利,預計新雙氫青蒿素片劑或最快於2026年前後獲批上市。

受屠呦呦團隊的消息刺激,A、H醫藥板塊終換顏色,“由綠轉紅”,部分概念股或中藥股更是“水漲船高”,如A股的昆藥集團直接漲停、華潤雙鶴、浙江醫藥、新和成均漲幅超過2個點;H複星醫藥(02196)、白雲山(00874)高開高走,處於醫藥板塊領跑地位……

瘧疾與中國青蒿素

提及“青蒿素”,在屠呦呦沒有獲得諾貝獎之前,恐怕沒有幾個外門漢知道這是什麽。但提起瘧疾(俗稱“打擺子”)卻“人人自危”。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在抗瘧疾藥物沒有被發現前,這種由瘧原蟲侵入人體後引發的一種惡性疾病,已經在全球肆虐了幾千年,患者得病後發燒、發冷、打顫、腹瀉等,重者幾天內就會死亡。

19世紀,法國化學家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出有效的抗瘧成分奎寧;二戰期間,科學家又發明了奎寧衍生物——氯喹,並成為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但到20世紀60年代,瘧原蟲對氯喹產生了耐藥性,瘧疾再次在東南亞爆發。尤其在越南戰爭中,瘧疾成為比子彈、炸彈更可怕的敵人,嚴重影響了部隊戰鬥力。美國為此專門成立了瘧疾委員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新型的抗瘧藥物。到1972年,美國篩選了21.4萬種化合物,但都無果而。

鑒於這種情況,當時,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中國軍方從1964年起開始抗瘧藥研究。1967年5月23日,國家科委和解放軍總後勤部在北京召開“抗瘧防治藥物研究工作協作會議”,代號為“523”項目的大規模藥物篩選,研究在全國7省市展開。

截至1968年,參研機構篩選了萬餘種化合物和中草藥,均未取得理想結果,1969年1月21日,中醫研究院受命加入“523”項目。至此,全國各地“523”項目組研究人員“任務上分工合作、專業上取長補短、技術上互相交流、設備上互通有無”,調查民間秘方1萬多個,實驗室廣篩中草藥5000余種和化合物4萬多個,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驗。

當年屠呦呦近40歲,他們找來了很多中藥的古方,梳理了半天,開列了有808個中藥的單子,其中有烏頭、烏梅、鱉甲、青蒿等。軍事醫學科學院用鼠瘧模型篩選了近百個藥方,很多都沒用,但是青蒿提取物有60%到80%的抑製率,青蒿素運用而生。

後來,國家在酉陽定點設立了武陵山製藥廠,專業負責青蒿素的提取;同時把昆明製藥廠(現A股的昆藥集團)定點為蒿甲醚原料藥及製劑的生產企業,把青蒿琥酯定點在桂林製藥廠生產,由此奠定了中國青蒿素產業的基本格局。

不過,後受跨國公司利益的影響,雖然明知奎寧類抗瘧藥已經產生了抗藥性,但是WHO仍然遲遲難以推動青蒿素類藥物進入推薦用藥的名單。儘管,全球青蒿素原料藥的年產量為200噸,期中80%來自中國的天然植物提取和生產。昆明製藥和桂林製藥也只是為跨國醫藥巨頭做原料供應商,中國青蒿素產業因此進入低迷徘徊階段。

所幸,屠呦呦和她的團隊並未放棄,直到2015年,諾貝爾組委會因“發現治療瘧疾的新藥青蒿素”而將“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他們,中國青蒿素重回世界視線。

青蒿素治紅斑狼瘡並非新聞

得到諾貝爾獎後,80歲的屠呦呦和她的團隊仍舊衝鋒在一線。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該團隊16日晚間宣布,將在今天公布重大科研突破。17日,一大早,各大媒體便開啟了信息轟炸,稱“‘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獲新突破,且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

數據顯示,根據屠呦呦團隊前期臨床觀察,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鑒於這一療效,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肯定了這種可能,同時他也認為,必須進一步根據國際標準,經周密設計和嚴格實施的臨床試驗才能得出最終結論。

在阿隆索的話前,智通財經APP在CDE《藥物臨床試驗批件》處查詢到,屠呦呦團隊所在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交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盤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適應症臨床試驗”申請已獲批準。

今天開盤便漲停的昆藥集團股份是臨床“承接方”,並且該公司給出的臨床試驗顯示,一期設計樣本共120例,由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全國15家牽頭部門共同參與開展。

當然,由於臨床試驗試驗樣本量較大,二期、三期還相隔時間較長,就算試驗順利,治療紅斑狼瘡的雙氫青蒿素片劑或最快於2026年前後獲批上市。

其實,這並非首次將青蒿素應用至紅斑狼瘡領域。

早在1980年9月的《中國醫刊》上,莊國康就發表了《青蒿治療盤形紅斑狼瘡[J]》1984(2):59-61.《青蒿素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J]》中稱,本文採用核技術研究了青蒿素對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青蒿素對正常動物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淋巴細胞轉化以及血漿cAMP含量均無影響;而對皮質激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動物,青蒿素可使降低的淋巴細胞轉化率增高,又可使升高的血漿cAMP降低,在高瘧原蟲血症時,又可使低下的血漿cAMP升高。以上作用可能是青蒿素臨床治療瘧疾、紅斑狼瘡的藥理基礎之一。

2000年11月,鍾嘉熙、符林春等在《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上發表了《青蒿玻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安全性觀察[J].》。換句話說,至少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報導青蒿素的類似物可以用於治療紅斑狼瘡。並公開了治療紅斑狼瘡的應用。

說白了,青蒿素治紅斑狼瘡並非新聞,10年前就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

港股標的僅兩隻

縱然談不上“秘密”,可因為醫藥領域很久沒有出現“重磅新藥”消息,屠呦呦的這一“大招”還是給資本市場帶來的“蜜糖”。

智通財經APP看到,A、H醫藥板塊集體換顏色,“由綠轉紅”,如A股的昆藥集團直接漲停、華潤雙鶴、浙江醫藥、新和成均漲幅超過2個點;H複星醫藥、白雲山高開高走,處於醫藥板塊領跑地位。

A股姑且不論,從港股來看,青蒿素概念股少之又少,僅兩家。

先說漲的比較多的複星醫藥,財報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幣67.3億元(部門下同),同比增長17.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7.12億元,同比增長0.92%;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增長頗為強勢。

而複星的青蒿素主要是放在了子公司重慶醫工院的業務板塊中,2018年7月,其還因“半合成青蒿素”項目獲得蓋茨基金會的45萬美元資助。發展至今,重慶醫工院“半合成青蒿素”項目全採用了人工合成方式,已實現300L規模的放大驗證。

另外,複星醫藥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藥青蒿琥酯也早在2010年正式通過WHO-PQ認證,在WHO建議的5個複方中有3個包含青蒿琥酯,創新藥品Artesun(注射用青蒿琥酯)為全球首創,已經成為WHO強烈推薦的重症瘧疾治療首選用藥。2014年,複星青蒿琥酯類藥物銷售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

結合這波消息刺激,在考慮到近期複星醫藥有新藥獲得臨床試驗獲批((FDA已於近日授予其新藥ORIN1001用於治療複發性、難治性、轉移性乳腺癌的快速通道資格),而且股價處於低位,短期內不漲真對不起“青蒿素”概念股。

再說白雲山。2019年第一季度,白雲山營業收入180.55億元,同比增長161.32%,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7億元,同比增長55.42%。

和複星醫藥一樣,白雲山也將“青蒿素”放在了子公司漢方藥業內。漢方藥業介入青蒿素時間非常早,2003年就開始便利用國家工程中心在中藥提取分離過程方面技術優勢,研究並介入青蒿產業。

並在2005年9月獲得青蒿素原料藥的CFDA注冊批件,並於同年通過GMP認證現場檢查,現在可生產青蒿素、蒿甲醚、雙氫蒿素、青蒿琥酯四個品種,2014年青蒿素類產品實現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同比增長26%。2016年後,收入規模也就在1億元左右,收入佔比體量並不大,對母公司白雲山醫藥板塊的推到也較小。

但在消息發酵之下,短期“撈金”機會明顯偏大。(田宇軒/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