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服用VD和鈣片可致癌」?研究作者回應了

近日,你們的家庭群被這條消息刷屏了嗎?

據說:美國塔弗茨大學發表發表最新研究,證明補充維生素D和鈣片會危害健康,甚至可以將癌症死亡率增至53%。

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各種聲音:「這麼多年的鈣都白補了」「照這麼說,吃鈣片堪比吃毒藥啊」……大眾陷入恐慌,不少人也在爭論研究的科學性。

而4月18日事情竟出現反轉,因為研究作者公開發聲,對研究進行深度解讀,原來所謂的「VD和鈣片長期服用致癌」只是被過度曲解的鬧劇。

關於「鈣和VD」這篇研究說了什麼?

這篇隊列研究納入了包括了30899位20歲以上成年人的營養數據,然後根據「是否服用過膳食補充劑」將這些人分成兩組,同時進行了為期平均6.1年的隨訪,以評估膳食補充劑使用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之間的關係。

結論關於維生素D和鈣是這樣說的:

每天從營養補充劑中攝入超過1000mg的鈣,會增加癌症的死亡風險。

維生素D在20ng/ml以上的人,如果每天攝入超過400IU的維生素D補充劑,全因死亡風險就會增加。

於是乎,很多文章得出了「VD和鈣片長期服用致癌」的結論。

對此,本研究作者張方方副教授強調了研究結果:高劑量攝入某些膳食補充劑,比如鈣或維生素D,可能會增加腫瘤死亡風險。

在美國塔弗茨大學的官網,對研究結果的描述也是:過量攝入鈣與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不難看出,研究作者和學校的發聲都強調「過量」二字,提醒不要過量服用膳食補充劑。研究中也並沒有得出「VD和鈣片長期服用致癌」的結論。

而且,從鈣的攝入量上,我國居民人均該的攝入量只有不到415.3毫克/天(男)、367.3毫克/天(女),和研究中提到的「超過1000mg的鈣」有很大差距,所以不用過度擔憂是否過量。

缺不缺鈣?醫生說了算,不能「亂補」

目前,各大藥店補鈣產品有碳酸鈣、乳酸鈣、液體鈣等多種類型。而多數藥店補鈣產品的銷量非常好,到店的老年顧客基本都會買。

至於為什麼要買補鈣產品,據了解,其大致目的有幾個:

家長一般認為,孩子正在長身體,補鈣有助長高個;

有女性說,體檢發現自己骨質疏鬆,「現在我早上喝一袋牛奶,平時沒事兒再嚼點鈣片,希望能儘快解決問題」;

老人則認為,年輕時營養沒跟上,現在變得「羅圈腿」了,想吃鈣片緩解一下。

有補鈣意識縱然是好事,但不少人其實屬於「亂補」。甚至有一些家長在孩子未滿6個月時就給孩子補鈣。

事實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不需補鈣,但建議嬰兒出生2周左右時使用維生素D油劑或乳化水劑,每日補充10微克。

此外,不要一出現關節不適或腰酸腿疼就買鈣片一通亂吃,這種情況通常與軟組織或外傷有關,到底缺不缺鈣應到醫院骨科詳細檢查,由醫生來判斷。

哪類人群需要補鈣?建議測量骨密度

以下幾類人群更容易缺鈣,建議到醫院測量骨密度:

45歲以上女性,鈣質流失、骨量減少者;

70歲以上男性,無其他骨質疏鬆危險因素者;

吸煙、過度飲酒、缺乏體力活動及膳食鈣攝入不足的人群;

有脆性骨折史或家族病史者;

患影響骨礦代謝疾病(如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的人群;

懷孕第3、6個月的孕婦。

補鈣產品有這些選擇因人而異

我國2~3歲兒童每天的膳食鈣推薦量為600毫克,4~5歲兒童為800毫克,7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為800~1200毫克。

丨奶類組合

每100克牛奶含鈣量在100毫克左右,所以《指南》建議每天飲用300~400毫升牛奶或相當量奶製品。

可採用多種奶類組合的方式,如每天喝鮮牛奶150~200毫升,搭配優酪乳150克,或搭配乳酪20~30克。

丨其它膳食鈣來源

豆製品(豆漿、豆腐乾等);深綠色葉菜(油菜、芥藍等);芝麻醬、堅果等。

雖然堅果、蝦米等也能補鈣,但由於其攝入量有限,因此推薦每天主要通過吃奶類、豆製品和蔬菜來攝入鈣。

而對於一些無法從食物攝取足夠鈣的人群,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補鈣產品,以保證骨骼健康。

補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胃酸過多的人群最好選擇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產品,可以中和部分胃酸,減少對胃腸的刺激;

胃腸道吸收功能較弱及胃酸缺乏的人群,可選擇氨基酸螯合鈣;

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選擇有機鈣,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

老人消化功能下降,兒童消化道較細,都不易服用較大顆粒的鈣片,建議選擇細長、小粒或粉狀的產品,也可以將鈣片磨成粉放入粥、湯等食物中。

此外,選購補鈣產品時,應關注鈣元素含量,而不是鈣化合物含量;鈣的吸收與鈣的形式無直接關係,液體鈣是以牛奶為原料經超低溫冷凍提取濃縮而成的,溶解性好,但不代表鈣含量高或容易吸收,因為固態鈣產品進入胃中也會變為液態。

而一些商家喜歡宣傳的「加入維生素D」並非產品優勢,因為補鈣產品幾乎都會加入維生素D。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