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院士談中國創新老差口氣:評價機制讓大家特別浮躁

  院士談中國原始創新“老是差口氣”:評價機制讓大家特別浮躁

  來源:中國科學報

  【編者按】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在邁向高品質發展進程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儘管我國近年來科研水準與創新能力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原始創新能力依舊不足也是不爭的事實。不論是學界還是產業界,對中國在原始創新上“老是差口氣”的症結,其實都如鯁在喉。

  那麽,問題的症結到底在哪?要實現原始創新,我們該怎麽做?在兩院院士大會召開之際,我們邀請了多位院士,談談他們對這些問題的見解。

  聲音

  遠離“指揮棒”與外部誘惑

  是什麽原因致使我國的原始性創新總體能力和水準還不夠呢?從歷史的角度看,這與科技基礎、文化傳統、工業及經濟水準等基本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從現實的角度看,主要還是體制和機制問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文化思想之博大精深,對人類創新的貢獻也舉世矚目。但由於封建社會及外侵戰亂等歷史原因和創新管理的問題,使我國的創新文化建設落後於發達國家,在創新價值取向、創新物質環境、創新成果產出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

  當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創新文化提供的豐富財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創新的制度有待完善,人們創新潛力和個性還有待開發,創新的管理有待強化。因此,我們需要從創新的政策、體制、人文精神、物質環境、服務支持體系等方面培育,使其成為創新精神、創新行為、創新成果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創新,特別是原始性創新,要求作為創新主體的科技工作者,必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動力、健全的心理素質作支撐、科學的思維方法作武器、合理的知識結構作儲備、良好的外部環境作保障,才有可能在原始性創新中有所作為。

  然而,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指揮棒和外部誘惑也比較多。一些人發幾篇追逐熱點的文章,便獲得獎勵,進而獲得比較高的收入,導致一些科技工作者不再願意做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性科研工作。回頭再看刊發的論文,與真正需要的突破性原始創新及核心技術相距甚遠,甚至連作者自己也不再引用其前期研究,轉身又追求新的熱點去了。

  核心技術可以誕生新的需求,發明創造可以改變市場格局,成功的產品可以帶來可觀的效益,創新管理舉措可以提升運營能效。這些都是創新裂變出來的力量,也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政策的支持。

  我國正處在從投資驅動發展轉向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引導創新的方式也要隨之進行改變。過去政府引導創新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不適應市場導向的產業技術發展,而今政府要營造有利於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實現轉變。

  科研領域的原始創新除了需要國家政策指導,還需要寬泛的環境和充足的經費。尤其是可以帶動整個學科發展的基礎研究,需要給一群科學家高度的精神自由,讓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上,不急功近利,不趕國外的時髦,開展我國的原始創新。

  另外,我們還需要對原始創新成果加大保護力度。我們要做創新型國家,如果創新不被保護,那就沒有人創新了。創新技術被侵權,存在舉證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很多時候我們寧願選擇更新技術,也不願意去維權。

  原始創新除了在基礎研究取得突破,還要倡導做真正實用的、能直接用到工廠的技術。這需要科研機構與企業合理分工與通力合力,共同發揮各自優勢,開發能促進產業進步的技術。這更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讓制度和政策符合科技與產業發展實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打通科技鏈與產業鏈,實現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對企業是創新主體的含義應有正確的認識,切不可由此衍生出企業對國家科技資源的壟斷。

  歷史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科技革命引發產業革命,產業革命帶動經濟發展。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們要搶抓這一歷史發展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發展。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所長。本報記者沈春蕾、廖洋採訪整理)

  既要看清遠處的燈 也要走對腳下的路

  創新是逼出來的。老一輩科學家開始踏上科研路的時候,沒有前人的經驗或技術可以借鑒。當年,我們研製“兩彈一星”、航天飛船的時候,國外不僅對我們禁運儀器設備,還封鎖了所涉及的理論和技術。

  科研勢在必行,現實逼迫我們想方設法去創新。我們團隊最早是做光學儀器的,要自己想辦法制造刻編碼的設備,再研製檢測儀進行檢測。由於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供參考,我們只能靠自己去研究分析,最後把作出的成果和國外比較,發現我們的方案比國外還要好。

  我常常告訴學生,課題剛開始的時候查文獻是必要的,參考前人經驗可以少走彎路,一旦進入中長期研究後,就該有自己的思路,要不斷進行新的探索,逼迫出自主創新的決心和意志。

  創新要肯吃苦。以做科研為例,有時候需要十年磨一劍,必須把劍磨鋒利了,少磨一下都不行,所以要有個好身體,更要有好心態。身體和心態都好,才能在艱苦的科研工作中堅持下來。

  在科研這條路線上沒有捷徑可走,要踏踏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走過了一定的路程,自然就能有所創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創新工作也是這樣。

  1963年參加工作以來,我親歷了中國科技創新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部分領域開始領跑的過程。過去作研究,一會兒原材料不行了,一會兒核心元器件出現問題,有了想法也實現不了。現在很多原材料、核心元器件,我們都可以自己生產了,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去日本出差,當地人很自豪地邀我去坐新乾線。現在呢,我國的高鐵,不僅技術引領全球,還出口很多國家。這表明,我國正在從科技創新大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作為科技工作者,我認為只要自己還能乾,就會一直把科研工作做下去,為創新性國家建設出自己的一份力。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還要解決原動力不足、創新文化缺位、創新意識淡薄等問題。建議科技工作者具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胸懷全局,百折不撓;營造創新文化氛圍,積極弘揚敢於冒險、崇尚創新、追求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大力提倡創新教育;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做到科技創新與經濟建設、改善民生、國防建設緊密結合,與基礎研究、人文研究和應用研究緊密結合。

  總而言之,創新不是空中樓閣,不是天天想著“我要創新”“我要搞發明”就能作出成果,創新的靈感和理念來源於日常工作中的積累。創新,要安心本職工作,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中去,從道理本身入手,把它根源上的東西挖掘出來,才能有所啟發,有所收獲。創新不能好高騖遠,“看清了遠處的燈,走錯了腳下的路”是很容易犯的錯誤。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本報記者沈春蕾採訪整理)

  圓桌會議

  我國原始創新成果為何還比較少?

  特邀嘉賓

  康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沈樹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向濤: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劉忠范: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

  俞夢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工學院健康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

  康樂:原始創新成果少的原因之一是歷史短。我國在辛亥革命之後才開始引進現代科學,至今才一百多年。我國真正現代意義的科學研究從20世紀20年代才開始。我國改革開放40年,科研工作才逐步走向正軌。我們真正能夠專注地做科研,同時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支持大概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近30年來我國科學研究得到了飛速發展,進步是巨大的。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總體上處於第二方陣,成績非常巨大,我們走過了西方國家二百多年走過的路線。

  第二,我們的文化習慣講究中庸,不太鼓勵標新立異。許多人更多地希望證明一個大師提出的理論或工作,或者緊跟別人的發現作出類似的發現,或者別人主要的突破都有了,我們在一些重要的細節上作一些補充。原始創新需要我們發現不同的東西,需要一種自信和主動精神,這是我們目前比較欠缺的。在科學上應該鼓勵不同的想法,敢於證偽,不盲從權威。

  第三,中國的科學研究在許多領域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個別領域甚至走到了國際前列。但我們的原始創新為什麽還是不多,這與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仍在西方科學家手中有關。一個概念性創新、發現往往要克服很大困難才能得到發表。

  第四,在技術的創新上,保護和獎勵創新還有待加強。對違反知識產權的行為處罰較輕。

  最後一點,我國要想提升原創性的科學研究,我們的科學家、管理部門和資助機構應該著眼長遠,有很大的耐心去孕育、培養、支持創新思想。一個原始創新要在科學家的頭腦中孕育,要在實驗中加以證明和完善,還要在其他系統中進一步拓展,所以整個過程是非常長的,需要耐心和定力。不要總是催促出短平快的成果,要出對一個領域有重要影響,或者改變人們原有認識的創新成果。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積累了重要的人才基礎、知識基礎和技術基礎。我們的研究條件也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室。越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越要沉下心來,想一些深遠的,與別人不一樣的問題。我們整個社會對科學家的工作要有很大的寬容和理解,要有一個長期的支持。科學家自己也要長期堅守重要的科學問題,“咬定青山不放鬆”。我們培養的科學家要長期堅守一個重大的科學問題,長期不懈堅持下去。

  沈樹忠:核心技術、原始創新是與基礎科學研究的扎實程度密切相關的。

  加強原始創新,就要加強基礎研究。做科研一定要抱以平常心,就好像學功夫一樣,基礎沒打好,就不容易出成果。現在很多評價體系促使年輕人著重追求虛的、浮誇的成果和獎勵,而不是真正為了做好基礎科學練“內功”。功底沒練好,想要做出高水準的東西肯定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長期有效地鼓勵和激勵踏踏實實做科研的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企業的原始創新水準也較低,這不僅僅是企業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我國本身科學技術發展水準的問題,這個問題要長年累月地積累才能達到一定高度。而不是靠幾項發明、幾篇高端文章,或者是一兩項高水準技術就能解決的。

  國家原始創新的底子厚不厚,還是要看國家的基礎科學積累的水準如何。即使我們的技術遇到難題,只要我們的功底足夠扎實,很快就會發揮作用。

  年輕人目前的原始創新動力不足,與科研評價體制等都是相關的。做好研究要真正從學科發展的角度去考慮。浮躁的學風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科學發展。

  向濤:目前來看,我國創新成果比較少,但這不是說我國的科研出現了大的基礎性問題,而是因為我國的積累時間比較短。

  從發展速度上說,也不能說創新成果少,跟10年前相比,我們的創新成果更多了,也在增長。這是積累的問題。

  第二,與教育制度相關。我國的教育同質化程度太高。這種教育方式不利於對學生敢於質疑的科學精神的培養。從大眾的角度講,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礎。

  第三,與我國目前的評價體系有關。簡單說就是“急功近利”的傾向比較嚴重。

  劉忠范:相對科學原發國家而言,我們的積累還不夠。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而我們真正特別關注基礎研究也就是過去二三十年的事,相對而言時間還比較短。真正的原始創新工作需要長期的積澱。這是我國目前創新成果較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此外,我們在做科研的方式、方法上還是比較急躁的。我們總是在喊口號,“做原始創新和顛覆性創新”“做變革性創新”,但這需要慢功夫,不是喊幾句口號就可以實現的,必須踏踏實實,而且還要路子走對,才有可能出現原始創新。

  從某種意義上說,目前原始創新少與浮躁的學風也不無關係。我們現在的評價機制導致了大家特別浮躁,而科學研究是有自己的規律的。

  俞夢孫:原始創新來自於需求,我們如果把需求背後的規律搞清楚了,原始創新成果就會湧現。需求背後的規律是根本,本身就蘊含著重大發現。而我國的很多所謂“創新”工作是追隨西方的,沒有按照實際需求,導致我們的很多工作是在別人設計好的圈圈裡做來做去。

  需求指的是當前最需要的東西,代表著當前沒有被解決但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對需求的解決不應該隻停留在表面,應該探討需求背後的規律。

  企業創新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是目光短淺,常常只看到眼前。需求背後的創新常常不是孤立的,可以舉一反三。解決這些需求的過程就是原始創新的過程,一定要按照科研規律安排科研工作。

  院士觀點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既是世界科技創新的必然過程,也是我國科技強國的必然需求。我國科學家要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立足祖國大地、諳熟我國國情、放眼國際前沿、瞄準重大成果,做科技強國的踐行者。

  ——姚檀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

  ●我國的科學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進入在一些關鍵領域可與國際同行一競高低的階段。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在於創新,而科技創新需要一支擁有全球視野、熟稔領域發展、瞄準世界前沿的戰略科技力量。這樣的科技隊伍是具備深厚科學積澱、優秀科研人才和完備的科研基礎設施的綜合性力量,只有這樣的科技隊伍才能夠在全球科技風雲變幻中把握發展趨勢、匯聚科研力量、引領科技發展。

  ——祝世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和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

  ●對核心技術不應抱著從國外引進的幻想,而應當從自身發展中尋找根本性的解決辦法。“非對稱”趕超戰略思想的提出,為我們從“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為我國科技實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指明了方向和突破口。

  ——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應當注意的是,對於我國建設科技創新大國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全社會也應當有統一而清晰的認識。全社會應當加強對這一目標的高度認同,進而形成切實有效的鼓勵創新、尊重創新的社會氛圍。

  ——歐陽自遠(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作為科技工作者,在國家提倡創新的大背景下,更應該當仁不讓地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與使命,以自身的知識為基礎,利用科研平台所能提供的支持,作出更多更前沿的成果。同時,科研人員也應當切實響應國家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需求,以解決行業、領域中的難點問題作為自身科學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在關注基礎科研問題的同時,科研人員也應當關注與自己研究相關的技術難題,以科技手段推動行業進步。在世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廣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入到國家的科技創新事業中。

  ——都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回顧世界各國科學發展歷史不難發現,基礎科學研究取得的革命性突破,必將引發前沿技術的顛覆性變革。在國際競爭中,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並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誰就贏得了發展先機,並掌握發展的主動權。這就要求我們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時,首先要看清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要把握時代脈搏。

  ——吳嶽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尋找科技創新突破口,搶佔未來科技發展的先機,也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了強大的號召。擁抱這一科技創新的“春天”,需要科技工作者樹立勇攀高峰的信心,不畏懼科學探索的艱難險阻,勇於挑戰世界科技前沿,力爭在科技競爭的賽場上獨領風騷、拔得頭籌;需要國家不斷深化科技改革,形成契合發展要求的科學管理與運行體制,為科學的蓬勃發展提供良好的“動力系統”;需要全社會形成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培育出一支符合科學創新發展要求的高素質科學隊伍,真正落實科技創新的要求,從而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美好願景。

  ——管華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政策集錦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了一系列依靠原始創新“上天入地”的大國重器。

  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九大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將激勵全社會積極投入到原始創新中。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創新之重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只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這種偉大創造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創新生態,形成多主體協同、全方位推進的創新局面。擴大科研機構和高校科研自主權,改進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深化科技成果權益管理改革。支持北京、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新設14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帶動形成一批區域創新高地。

  在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啟動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鼓勵企業牽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國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領域傾斜,加強霧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突破,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

  在創新激勵政策方面,《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要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績效評價要加快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對承擔重大科技突破任務的科研人員,采取靈活的薪酬制度和獎勵措施。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有悖於激勵創新的陳規舊章,要抓緊修改廢止;有礙於釋放創新活力的繁文縟節,要下決心砍掉。

  今年1月,《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乾意見》頒布;3月,國務院印發《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明確了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三步走”發展目標。

  在科技創新“加速度”的路線上,中國正在奮勇向前,匯聚各方力量,大步邁進世界前列。

  (文章內容有刪節 原標題:高品質發展呼喚原始創新 )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