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B肝的規範治療,選擇不同核苷類藥物,耐藥率也明顯不同_陰轉

相信多數B肝患者對核苷類藥物(NAs)的了解更多一些,因為核苷類藥物(NAs)是一種針對B肝病毒核酸的抗病毒藥物,而另外一種干擾素(IFN)的治療方向則有所不同。

慢性B肝的規範治療,選擇不同核苷類藥物,耐藥率也明顯不同

簡單來講,干擾素(IFN)具有兩種用途,其一是抗病毒,其二還有免疫調節作用。所以,如果單純對比兩種藥物治療慢性B肝的藥學原理,干擾素(IFN)是具有更高的血清學轉換率、表面抗原陰轉率的。干擾素(IFN)有一些弊端,就是需要打針,給藥相比核苷類藥物(NAs)並沒有那麽方便,而且還存在不良反應。

如果是對於e抗原陰性慢性B肝,使用長效干擾素治療1年,促使B肝表面抗原陰轉率大約是7-8%左右,有的B肝患者甚至可以達到10%附近。而對於e抗原陽性慢B肝,同樣適用長效干擾素治療1年,上述轉換率以及表面抗原陰轉率會低一些。這些比例並不絕對化,會隨著B肝患者病史、是否曾經接受過治療或從未接受過治療,比例有所不同。

對B肝患者適合哪一種抗病毒治療方式,也是有一定標準可循。例如,B肝感染史比較短,年齡較小,不太希望長期服藥的人,或短期有考慮婚育等,可以傾向於干擾素(IFN)。如果B肝感染病史比較長,年齡相對較大,自身免疫功能不太好,無法耐受干擾素(IFN)的不良反應,可以優先考慮核苷類藥物(NAs)。

小番健康提醒,這兩種藥物抗病毒方向,可以獲得的血清學轉換率以及表面抗原陰轉率也不同,並沒有哪一種藥物最好的說法。因為有的人比較合適選擇核苷類藥物(NAs),而有的人合適選擇干擾素(IFN),兩者有其優勢,也有弊端,所以請B肝患者在進行初始抗病毒治療前,做好複查,配合臨床醫生指導用藥。

在進行抗病毒治療期間,B肝患者可能會遇到如下問題,小番健康做一個大致介紹。如使用核苷類藥物(NAs),它們給藥方便,耐藥性觀察二線藥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替比夫定(LDT)這幾種核苷類,拉米夫定(LAM)第一年的耐藥率約為23%左右,第二年約為46%,也是目前為止核苷類藥物(NAs)當中耐藥發生率最高的。

替比夫定(LDT)和阿德福韋酯(ADV)使用第一年耐藥率都不會超過5%,但是替比夫定(LDT)使用第二年耐藥率可升至20%左右,阿德福韋酯(ADV)依然能夠保持在5%以內。恩替卡韋(ETV)目前依然還是主流一線治療藥,它的第一年耐藥發生率非常低,作為初始治療使用,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直至第六年耐藥率都不會超過2%。

所以,選擇不同的核苷類藥物(NAs)作為初始治療,耐藥發生率也是截然不同,有些核苷類藥物(NAs)可以長期使用而耐藥率很低,有的藥則有較高耐藥率。干擾素(IFN)的早期不良反應比較明顯,包括流感、發熱、白細胞低等,而且需要長期注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