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航母不怕東風飛彈?專家隻說了五個字

4月20日,美飛彈防禦局負責人薩繆爾·格裡維斯作證時表示:“我認為,在未來六、七年內,我們可能會增加F-35戰鬥機執行反導任務的內容。我們可能會基於(F-35的)傳感器進行反導,也可能會為F-35裝備一種新型快速(反導)飛彈。我們將集成上述能力,開展相關測試工作,並將其運用到實戰中。”這是美國軍方首次公開表示要用F-35從事反導作戰,F-35進行反導將可能稱為有一個歷史性技術,將改變反導技術發展的未來,從空中向下攔截東風飛彈將不再是科學幻想,還是一個現實,軍事專家隻說了這五個字:“敲響了警鍾”。東風-21D、東風-26、東風-17反艦彈道飛彈在發射後的爬升段,速度較慢也沒有規避攔截彈的能力,這個時候的反艦彈道飛彈幾乎“弱不禁風”,在飛彈發射初段就進行攔截是反導攔截的最佳時段,遠優於末段攔截,也優於中段攔截,用飛彈在空中打飛彈,技術問題已經解決,美國軍事媒體留下大話,稱美國航母根本不怕東風反艦飛彈,就是因為美國手裡的這個“新撒手鐧”。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採用機載反導攔截武器的空基攔截系統以其特有的靈活機動作戰能力,能夠在良好匹配助推段攔截需求的同時,較好兼顧末段甚至中段攔截需求,成為彈道飛彈防禦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一個重要環節。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提高攔截防禦效果、確保安全,實現對彈道飛彈目標的“全程全段”覆蓋式攔截,始終是彈道飛彈防禦攔截體系的追求和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美國和俄羅斯發展比較成熟的是主要用於彈道飛彈目標中、末段攔截的陸基、海基攔截系統,其比較突出的優勢,是作戰使用上能夠在己方控制區域內方便的部署,能夠突出對重點區域的保護需求。但是,海基尤其是陸基攔截方式,受使用環境、平台機動能力等限制,在機動作戰、保衛區域覆蓋程度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天然局限性,特別是難以前出至敵方彈道飛彈發射地域、海域附近實施助推段攔截,帶來了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發展的瓶頸問題。

實際上,美軍數年前就在構想用F-35進行反導。F-35雖然不像F-22那樣具備超音速巡航、超機動等能力,但其資訊化程度卻明顯超過F-22,特別是F-35裝備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高速電腦、機載數據鏈,讓F-35具備很強的資訊感知和組網能力,而這也是F-35進行反導作戰的先決條件。F-35裝備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採用了新一代超大規模紅外成像探測陣列,靈敏度極高,美軍宣稱能夠探測到上千公里外的飛彈或者運載火箭發射,並且能夠連續跟蹤多個目標。而且EODAS屬於被動探測系統,不會暴露自身位置。2014年,美軍曾給一架試驗機裝上了F-35所用的EODAS,成功探測到了飛彈發射,並通過16號數據鏈將相關數據傳給其他部隊。

201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架F-35B成功探測並跟蹤了一枚飛彈,通過美國海軍的“海軍集成火控-防空”(NIFC-CA)網絡,將飛彈發射資訊傳輸給具備反導能力的艦載“宙斯盾”系統,後者隨後成功攔截了這枚飛彈。不過,EODAS作為被動探測系統,也有自身的固有缺點,就是不能獲取目標距離。但是這個缺點可以由F-35所裝的AN/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解決,該雷達功能強大,可在EODAS指示下,對來襲的彈道飛彈進行精確探測和測距。

當然,美軍並不只是想讓F-35探測彈道飛彈發射,還想讓F-35直接對彈道飛彈實施摧毀。雖然格裡維斯沒有說明會是什麽樣的攔截武器,但是外界推測很可能是在之前發展的網絡中心機載防禦單元(NCADE)基礎上改進。NCADE由美軍AIM-120中距主動雷達製導空空飛彈改裝而來,換裝了AIM-9X格鬥飛彈的紅外成像導引頭,增加了第二級火箭發動機,並用動能碰撞戰鬥部替換了AIM-120原來的破片戰鬥部。NCADE彈長3.6米,直徑0.18米,發射重量150公斤,最大攔截高度為8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8馬赫。如果美軍為F-35配上NCADE的改進型攔截彈,那麽F-35將利用其隱身能力深入敵方國土,對彈道飛彈實施助推段攔截。格裡維斯指出:“具備反導能力的F-35即便不是‘遊戲改變者’,也能為(美軍)未來的彈道飛彈防禦做出重大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