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治好了雙相情感障礙,兒子從「渣男」變成了「暖男」!

小勇,20歲,來自浙江,在英國留學,家境富裕,外形俊俏,是典型的「高富帥」。

從表面看,他的病情不算十分嚴重,沒有自殘及自殺行為,除了不想上學之外,其它社會功能還算很正常。

但他有非常明顯的「微笑型抑鬱症」跡象,甚至有反社會性人格改變,「有時,雖然我會跟陌生人友善地打招呼,但我心裡恨不得殺了他!」

圖片來源於網路

幸好,其父母對他的問題識別得早,及時乾預。治療效果非常好,他的很多性格缺陷和扭曲三觀都徹底改變了。

至於為什麼說他是「渣男」,先賣個關子,讀者們看下去就明白了。

01、「我感覺孩子是微笑型抑鬱症」

小勇在英國讀書的第一年,他的媽媽就發現不對勁了。他不去上課、不交作業,整天在宿舍打遊戲。

「他好像對所有事情都撒謊,總說自己去學校了,去找心理老師了,但我們事後核實,他根本沒去」,小勇媽媽說。

一開始父母以為孩子只是貪玩,可慢慢覺得問題很嚴重。小勇動不動就「失聯」,不接電話、不回微信和郵件,父母整整一周聯繫不上他,把他媽媽嚇得不輕,好幾次直接飛去英國找他。

「我們都覺得他抑鬱了,什麼都不願意乾,不在乎。但他又經常表現得很正常,打遊戲、跟同學出去玩都表現得挺積極的。即使抑鬱發作、但被迫出門的時候,他也表現得很活潑」。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小勇的媽媽感覺孩子不停地在「抑鬱」和「正常」之間切換,雖然每次抑鬱的有所縮短,但是頻次增加,一兩個月就有一次。

她帶小勇在英國找醫生,一開始診斷是抑鬱症,服用抗抑鬱藥效果不明顯,後來懷疑是雙相情感障礙,也看過心理醫生,但都沒有效果,醫生根本找不到孩子患病的原因。

有一個英國心理醫生的分析讓小勇媽媽尤其反感。「那個醫生問了孩子的成長經歷,沒發現什麼重大事情,接著又問我孩子在幼兒時期、尤其是哺乳期是否有異常。我說,那時我工作很忙,給他哺乳的機會不多。不過,我的奶水很足,每晚孩子吃一次就能一覺睡到天亮!」

沒想到,那位醫生說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母親的忙碌和奶水太足,哺乳次數少,孩子在口欲期時沒有得到滿足,導致了他現在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退行。

小勇媽媽非常生氣,「我的奶水足反而成罪過了?太荒謬了!」

總之,國外的求醫經歷讓他們非常受挫。加上2016年演員喬任梁突然自殺去世,這對小勇的媽媽刺激很大。「太可怕了,我覺得我兒子也是微笑型抑鬱症!」。她馬上把孩子從英國接回國內治療。

02、「我希望自己不是渣男」

在深入溝通中,我發現小勇確實有明顯抑鬱症的表現。情緒階段性低落,興趣明顯減少,內心自卑,強烈的不安全感,這些抑鬱症患者普遍有的癥狀,他基本都有。不過表明看起來並不明顯,沒有通常抑鬱症患者的表情特徵。

他還有一些非常明顯的性格缺陷。

小勇對待戀情非常不負責任。他從小就很有異性緣,身邊不乏追求者,談過不下5次戀愛。

可小勇說,其實他並不喜歡那些女孩,但不知道如何拒絕,只要對方請他吃飯、送禮物,向他表歡心,他就輕易答應對方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很快小勇就厭煩了。每次分手,小勇都是單方面結束戀情,而且一句分手的話都不說,毫無緣由地開始不聯繫對方,換掉手機號碼,能躲就躲,像人間蒸發一樣消失。

跟他談戀愛的女孩子都被傷害的體無完膚。中學時有位女同學差點為此自殺,對方家長鬧到小勇家裡來,差點動手打了小勇的媽媽。

他媽媽非常生氣,「我也多次跟他說過,這樣對待女孩是極度不負責的,但我兒子還是這樣,心裡一點內疚都沒有。還跟我說,她自殺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用現在的網路語言來說,對待愛情,小勇就是個「渣男」。

還有,小勇極度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他人緣很好,不少朋友會找他傾訴,但他從來不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情感。他也很樂意參加別人組織的活動,但是他自己從不主動組織或邀請。

他還口是心非,這連他自己都有強烈的意識,甚至懷疑自己人格分裂。「有時我誇別人很好看,我腦子裡馬上就會冒出一個聲音:你這個傻子,她哪裡好看了?凈說假話,真虛偽!」。

媽媽說,小勇還愛逃避,遇到問題就躲,怎麼教育都無動於衷,「逃避得理直氣壯」。

小勇形容自己是個內心陰暗的人,雖然不會乾壞事,但就是很冷漠,幾乎對什麼都無所謂。

可他又不是完全無感,他也會痛苦,覺得自己這樣很不正常,「我不想當渣男,我也想擁有正常地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

03、潛意識裡的怪異畫面

大部分患有精神心理障礙的青少年都經歷過疊加性的創傷事件,又或者遭到若乾重大創傷。

但小勇的創傷並不明顯,他的父母懂得關愛和尊重孩子,家庭氛圍民主、溫和,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給小勇帶來明顯的傷害。

我們跟小勇和他父母深入談了很久,他們都沒能想起來什麼創傷性事件。大家都不知道是哪裡出了錯。

在意識層面上毫無發現,只能到潛意識裡尋找。小勇轉到了治療師Lucy那邊進行深度催眠。

Lucy也發現這個孩子很特別,他雖然非常有禮貌、客氣,但總有拒人千里的感覺,「很難抓住他,很難建立連接」。她花了很大的精力才讓小勇對她有所信任。

更奇特的是,多次深度催眠後,Lucy發現小勇潛意識層面的具體創傷事件只有兩件。其它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意象性的畫面。

第一個創傷事件是小勇8、9歲時的經歷。那天父母邀請了很多朋友、小勇的老師、同學一起吃飯,好不熱鬧。小勇是全場的焦點,所有人誇他可愛、聰明。

可小勇當時因為一些別的事情,內心十分低落,有強烈的負性情緒。但他仍然表現得非常開心、雀躍。旁人沒有發現絲毫異樣。

他那時很小,不懂如何合理釋放負性情緒,只能壓抑下去。因為父母經常教育他,人要有素質,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控制情緒。在這種社交場合,就算不太情願,也要表現得非常熱情周到,這是素質高的表現。

父母說的沒有錯,但是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他是無法真正理解的。這個事件給他潛意識種下了「要偽裝、隱藏自己真實感受」的錯誤認知。

第二個創傷事件是在小勇更小的時候。當時他只有4、5歲,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父母外出了,他獨自在家,家非常大。風把房門颳得砰砰響,樹影投射到牆壁上就像魔爪。小勇無比恐懼,蜷縮在房間的角落裡不敢出去,直到父母回家。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讓小勇變得非常沒有安全感,隻願意待在「舒適區」做著熟悉、安全的事,對新鮮的事物和難題避之不及。

可除了這兩個具體的事件之外,小勇潛意識裡的畫面可謂天馬行空,光怪陸離。

有一次在深度催眠下,他看到一艘航行在海上的船,船上有個城堡,門打開著。門後是一道樓梯,樓梯盡頭有個房間,陽台上站著一個男孩。他穿著巨大的袍子,把全身都裹起來了,甚至連眼睛都看不到,袍子外面還穿了一身盔甲。

小勇說,這個男孩就是他自己,他很怕別人進入城堡,他也不願意出去。

還有一次深度催眠中,他看到自己住在一個海上泛舟瓶裡。瓶子裡生活舒適,各種設施一應俱全,可是瓶壁特別特別薄。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小勇有點糾結,「雖然海上風浪不大,可瓶子隨時就會破碎啊」。但同時他又不太在意,「反正還沒破碎,過一天是一天唄」。他就這麼有點提心弔膽,但又有點無所謂地在瓶子裡晃蕩著。

這些畫面太奇怪了,根本不可能是發生過的事件,小勇自己也無法解釋。

Lucy事後分析,某種程度上,這些畫面能折射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裹著袍子和盔甲,獨自住在城堡裡的畫面,可能反映了他無法袒露自己、自我封閉的心理。

而擔心瓶子破碎,但又心存僥倖的畫面,則可能反映了他擔心遭遇挫折,可又得過且過的逃避心態。

小勇雖然表面上懶散淡然,對什麼都無所謂,但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一定焦慮情緒的。他的生活平穩優越,可他仍會時不時憂慮,萬一出現了重大變故自己會無法承受。

同樣,Lucy在尋找小勇成為「渣男」、冷漠的原因時,仍然只有虛無縹緲的畫面。小勇說自己漂浮在太空裡,很黑很黑,但能感覺到模糊的太陽,還有一點星光。在不遠處有一個黑洞,他離那個黑洞越來越近,最後掉進去了。

圖片來源於網路

黑洞裡的他變成了一個惡魔,「不是很壞的、會害人的那種,但也挺可怕的,內心有一點點同情心,但主要是陰暗的、冷漠的。但我覺得,這種感覺很舒服」。

我聽Lucy複述的時候,覺得這就像是人們常說的「他內心住著一個惡魔」。Lucy說,這個畫面也有一定意義。他能感覺到太陽和星光,說明小勇內心並非完全陰暗的,還有一絲溫暖的情感。

而那個「還有一點點同情心的魔鬼」,可能指的就是小勇面對他人的複雜心態。他並非真的喜歡對方,只是出於同情、難以拒絕才答應追求。可當同情心殆盡,魔鬼般無情就暴露了,完全不顧他人感受。

04、修復創傷後「性格大變」

總之,小勇的潛意識裡絕大多都是這種性質的畫面,就不細數了。Lucy給他做催眠的時候費勁極了,要不斷從毫無頭緒的碎屏畫面中尋找突破點。

但效果是令人驚喜的!Lucy替小勇一一處理了那些潛意識的創傷事件和畫面後,周圍所有人都感覺到了小勇的蛻變。

抑鬱時的小勇幾乎不跟不親近的人打招呼,如果實在無法避免就生硬地敷衍一下。可後來,他會發自內心地,主動熱情地跟人攀談。

小勇的媽媽更是驚呼,兒子的改變太大了!治療後期正值小勇的家裡裝修,媽媽帶他去挑選燈飾。「以前他對這些事情一點都不在乎,什麼都無所謂」,可這次小勇居然對燈飾提出了要求,還興緻勃勃地給老媽提意見。

接著,他們到餐廳吃飯。因為工作人員疏忽,其中一個菜直到廚房下班了都還沒上。服務生的解釋態度也不周到,小勇當場就跟服務生吵起來了。

「以前我們也碰過這種場面。我們都吵翻天了,他還是一副天塌下來也與自己無關的樣子,心裡不爽也不會說」,小勇媽媽轉述時,眼裡簡直發著光,「可那次他居然跳起來據理力爭,說起道理來還一套套的,最後餐廳經理都沒辦法了,只好給我們免單。還有,他現在去買東西還知道討價還價了,像換了個人似的!」

從很多小細節都可以看出,小勇的性格真的有巨大轉變。他的自信和安全感提升了很多,能夠對別人開放自己,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腦子裡面責備自己的內心虛偽、陰暗的聲音再也沒有了。

治療結束後,小勇的媽媽還特意給我們發來感謝信,反饋兒子的積極轉變,我們也感到非常高興、自豪。

治療結束後,小勇媽媽給我們寫來的感謝信

小勇對治療效果也感到很驚喜,尤其是對Lucy替他做的深度深度催眠下的創傷修復(TPTIH),他的評價是——「so accurate」。對於他那些無法解釋的性格問題,Lucy竟能精準地找到突破點,一個一個有針對性地解決,小勇覺得太神奇了。

現在,小勇正在籌備創業,他對很多管理知識興趣濃厚,遇到困難也會積極應對。

至於他的「渣男」特性,目前他還沒有新的戀情。不過,既然他在其它方面有了巨大轉變,相信在這一點上也會有所突破。期待他能從「渣男」變成「暖男」吧!

05、對創傷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很多讀者肯定會問:他潛意識裡的那些畫面莫名其妙,到底是怎麼來的?很遺憾,小勇本人、家人、Lucy和我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但這是一個重大的啟發。小勇的案例讓我們對潛意識和創傷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以往,我們和絕大多數人一樣,認為心理創傷就是具體的、引起負性情緒的事件,比如父母打罵、校園欺凌、天災人禍等。

可類似於小勇這樣的臨床案例表明,人的意識裡可能還存在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異於常人理解的創傷。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通過各種媒介(如書籍、漫畫、電影電視、尤其是充斥著各種資訊互聯網等)接收大量資訊。

而在成年之前,他們的三觀、是非觀都不穩定,對資訊的識別能力不強。其中一些不良資訊(最常見的是恐怖懸疑的故事,影片,負能量滿滿的網路貼吧等)會給他們帶來負面衝擊。

類似這種資訊,會對青少年產生負面心理影響

可能孩子和父母當時並不覺得有多大影響,但經過長期積累,這些資訊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中,不斷沉澱,並有所變形和扭曲,怪異的畫面可能就是這樣形成的,從而對他們的心理和行為造成影響。從廣義上理解,這也是一種心理創傷。

小勇說,他小時候看了非常多科幻、懸疑的書籍,「沒有特定的類別,什麼書都看」。雖然他早就不記得所看的內容和看書時的感覺了,但我們認為,這個經歷有可能是構成他潛意識裡負性畫面的因素之一。

我們還遇到另一個患病孩子,曾經看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恐怖電影,他的潛意識裡也的畫面也非常怪誕、詭異。

無論如何,這些畫面肯定是孩子心理問題的某種體現。既然Lucy對這些畫面進行處理之後,問題解決了,也就沒有必要過分糾結於它的來源。

對於家長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警示。當今社會媒介、尤其是互聯網非常很發達,在孩子三觀穩定之前接收了什麼樣的資訊是很關鍵的。

既不能讓孩子跟真實的社會和網路完全隔離,一味地灌輸積極和陽光;但也不能完全放縱,讓孩子過多地接收負性情緒和影響心智的資訊。讓孩子過早地接觸恐怖故事和恐怖片,這尤其不可取!後續我還會寫文章,對這個話題進行探討。

另外,對心理顧問有所了解的讀者可能會認為Lucy給小勇做的治療是「意象對話」,其實並不是。

「意象對話」是我國心理學家朱建軍先生創立的一種心理顧問與治療的技術,是從精神分析理論發展出來的。這種技術的重要特點是,在放鬆狀態下類似於淺度催眠,是由心理顧問師誘導來訪者做想像,根據想像,了解分析來訪者的潛意識心理衝突。

可是我們的深度催眠下創傷修復技術並非如此。一是一般情況下催眠需要達到深度,二是當個案到了深度催眠狀態後,是「看到」的畫面,而非想像出來的。以小勇個案為例,Lucy在深度催眠下並沒有引導他作任何想像,而是針對特定問題,比如「不願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他腦子裡的那些畫面,是自發地浮現出來,不是想像出來的。

回想起來,小勇符合重度抑鬱症或者雙相情感障礙的情緒癥狀其實很少,主要是行為和性格上的問題。利用心理乾預去改變一個人的不良性格缺點或者人格改變,比治療特定的情緒癥狀更難。但我們做到了,小勇徹底脫胎換骨。

除此之外,我還非常感慨:國外精神心理診療水準並沒有國人想像的那麼好;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不是。

很多研究早已證明,精神分析理論對精神心理障礙的治療效果非常低效,在國外逐漸遭到摒棄。可文章開頭的那個英國醫生竟然還會把小勇的問題追溯到母乳餵養上,這就是典型的精神分析。

小勇的媽媽也有很深的體會,「國外醫院預約時間特別長,一個月也不一定能看上,各種規程特別多,拖到最後很多孩子已經崩潰了。感覺他們只是技術和設備發達,醫生個人的能力真的不一定如中國醫生」。

她的看法固然有片面性,但確實代表了很多從國外求醫回來的家長心態,也反映了部分國外發達國家診療的弊端。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對出國留學時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提供建議(回看請點擊:這些準備沒做好,千萬別送孩子出國!)。簡而言之,如果孩子有自殺、自殘傾向的,應首選國外接受治療,先穩住病情。

如果情況不十分危急,或者孩子有強烈的求治動機,可趁假期回國,找國內頂尖的醫療資源,尤其是有豐富的心理乾預經驗的精神科大夫。

小勇是幸運的,他有一個非常關心他的心理和感受的媽媽,能發現小勇有「微笑型抑鬱症」的跡象。

「微笑型抑鬱症」患者並不是少數,只是旁人難以識別,但他們一旦崩潰,很可能直接選擇結束生命!希望家長們能提高意識,尤其對於長期不在身邊的孩子,重視他們的內心和行為變化,別等到無法挽回的時候追悔莫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