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興安嶺林區:林下生財富 綠色增效益

春節前的大興安嶺林區,氣溫零下30℃。庫都爾林業局愛林管護所職工宮俊林裹著厚厚的棉襖,正在牛圈忙前忙後。“雖然不生產木材了,但是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明年繼續把養殖規模擴大,再養上點羊、雞。”談起現在的生活,他臉上滿是幸福。

大興安嶺林區

在林區,宮俊林並非個例,林下產業發展讓職工得到了實惠。生活好了,腰包鼓了,職工也從內心裡真正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家庭種養殖戶、林下經濟戶如雨後春筍般在林區興起。據統計,目前林區已有家禽養殖793戶,生豬養殖戶1500余戶。

王炳柱是金河林業局金林林場的管護員,在林場的支持下發展起了野豬繁殖,由於冷極旅遊的帶動,為他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旅遊火了,野豬肉賣得也好了,每年除了養家糊口,還能剩幾萬。”他說。

隨著林區全域旅遊、四季旅遊的深入推進和“旅遊+”思維的強化,帶動了特色種養殖等綠色產業發展。目前,林區以家庭為部門、以協會為引領的自我發展為主的特種動物養殖業家庭經濟戶有362戶。

在林區南部,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林草資源,加上三河馬等良種資源和改良擴繁基礎,以馬匹為主的畜牧養殖持續穩定發展。目前,林區從事馬匹養殖235戶。在林區東部,經過多年發展,食用菌產業已形成產業鏈,現年生產培植食用菌1900多萬袋。

以藍莓、榛子、大果沙棘為主要品種的經濟林果種植和種苗繁育已初具成效。目前,林區藍莓人工種植面積達2200余畝,營造榛子林28000余畝、營造沙棘林11600畝,每年可提供藍莓種苗10萬餘株、大果沙棘種苗100萬株,正在向著生態增強、產業增效、群眾增收的目標邁進。

為了改變單一的林副產品采集、貯藏、加工現狀,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林副產品附加值,莫爾道嘎林業局白鹿島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應運而生。目前,“白鹿島”牌即食產品已形成了3個系列、34種包裝方式的特色產品,2017年,又新開發了“醬醃菜系列產品”。通過與北京首農首食公司合作,產品已進駐北京市場。他們還樹立互聯網+的思維,擴寬銷售管道,產品已被央視網商城納入了優先品牌進行網絡銷售。

2017年,林區堅持生態優先,在建設和保護好綠水青山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引導服務能力,加大了政策協調爭取力度,探索招商引資、合資合作等路徑方式,構建龍頭企業與生產基地、林戶“平等自願、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將綠色富民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發展和轉產職工創業增收的替代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產品、食用菌培植、常規養殖、特種養殖等產業,掀起了職工群眾積極參與轉型發展新熱潮。(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