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帝假說之顓頊大帝: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是他?

作者:尤磊

(黃帝)

時間推進到了距今4500年前。

炎黃合並為部落大聯盟,族稱“華夏”。概因為炎黃皆自黃土高原而來,華山是其祖居之地,黃帝居於晉南,古屬夏地,連稱“華夏”。

還有一種說法,華就是花,夏則是大,華夏就是服章華美而重視禮儀的民族。

此時的華夏大聯盟除了主體的炎黃部落之外,還對東夷聯盟、苗蠻聯盟(其中“三苗”部落是勢力最為強勁的一支)擁有領導權。

(涿鹿之戰)

一、高陽部落在聯盟中的地位

許是一代不如一代,公孫軒轅的後人並非個個英明神武,漸漸的,軒轅氏族的聯盟共主地位受到了來自東夷的高陽氏族的挑戰。

據《五帝本紀》記載,高陽部落酋長名叫顓頊,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推算四時節令以順應農耕,充分利用地力種植各種莊稼,潔淨身心以祭祀鬼神。在他的勵精圖治下,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沒有不歸服的。

這很值得懷疑。

看過上兩篇拙文的朋友都知道,鄙人一直認為五帝之間關係並非如《史記》所載,是人與人之間的單線血緣傳承,而是部族與部族之間整體的權利交接,也就是說黃帝、顓頊包括後來的帝嚳、堯、舜皆是某一部落首領的統稱。

涿鹿之戰之後,華夏與東夷間部落大聯盟正式形成,聯盟大酋長一直由黃帝家族之族長擔任。大聯盟之下部落之間互相通婚,或父祖子侄或互為翁婿,因此,部落酋長都被認為是黃帝大酋長之子,這才有了黃帝二十五子,得姓十四的記載。

(蚩尤)

炎帝、蚩尤(或者叫“三苗”)以及共工等勢力強勁的部落酋長在聯盟中央擔任要職,可能就是“四嶽”。

“四嶽”相當於中央集權製下的州撫、郡守,並非隻局限於四個人。以“四嶽”為代表的部落聯盟之下尚有若幹部落,部落酋長在當時叫“十二牧”,相當於縣、鄉、亭長,“十二”也是極言部落眾多。

有些“牧”也可以跨過“四嶽”直轄於聯盟中央。

高陽部落是東夷聯盟中的一員,由於酋長顓頊其人在天文歷算方面天賦異稟,致使高陽部落在東夷聯盟中一枝獨秀,很快勢力上升到足以代表東夷與黃帝部族爭奪大聯盟酋長的地步。

(顓頊)

二、顓頊的原義及歷史貢獻

甲骨文的“高”字,象高樓之形,下有高台,人居樓上。

“陽”則是太陽從山尖升起,照射在祭祀的高台之上。

顓頊定都濮陽,此地古屬東夷。

東夷有九夷之稱,可見部落眾多。

此時的東夷算得上中華大地上的主體民族,絕不含貶義。

據物候專家考證,地球第四紀冰期之後,氣候緩慢轉暖,堅冰逐漸融化,海水倒灌,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漸為沼澤,古人被迫向高地遷徙。至顓頊時代,氣候趨於正常,海水漸漸退卻。

然而,高陽部族對躲避洪水,太陽從山尖升起仍不忘祈禱幸福生活的慘痛經歷記憶猶新,這才有了部族的名號。

(顓頊)

昔日之“昔”,甲骨文也象大水與太陽並存之形,意思就是太陽照到的地方都是水,這就是古人對於過去的深刻印象。

再說顓頊,從字源上理解,“顓”者,挺著將軍肚的中年人,“頊”者,頭飾珠玉之意。所謂顓頊就是一個頭戴王冠的中年油膩男。所以你看,顓頊絕不是人名,而應該是部族民眾對大酋長的尊稱。

再來說說顓頊的歷史貢獻。

《古史考》上說,顓頊帝觀北斗,分四季,創製《顓頊歷》,確定以孟春正月為元。這種變物候觀測為天象觀測的方法,切合自然規律,更易掌握。作為農耕民族,安排農時保證豐收是項很重要的事兒,四季分明的歷法對農業生產起到了科學的指導作用,人類由此進入治歷明時的新紀元。

高陽部落先進的歷法,帶來了農業大發展,四方部落傾慕、學習進而歸附,顓頊自然成了東夷共主。後來,風頭一度蓋過了軒轅部落,部落大聯盟酋長禪位讓賢自然是情理之中。所以說,禪讓一開始並不神秘,也就是能者居之的具體體現。當然,軒轅部落並非就此消亡,而只是從最高領導者退居為被領導者而已。到了武王伐紂勝利後,仍然找到了黃帝後人,封為薊伯。

顓頊做聯盟大酋長並非沒有雜音,比如共工部落。作為炎帝嫡系,共工部落一直是打不死的小強。對於高陽部落的異軍突起,它是一肚子不服氣,要禪也該在炎黃聯盟內部禪不是嗎?共工部落大致在今天河南省衛輝市,他將上古黃河(與今天黃河河道不同)扒開一個大口子,直接引向了高陽部落。

淹不死你!

由於毫無防備,高陽部落損失慘重。好在追隨者沒有落井下石,高陽部落很快恢復了元氣。先是利用部落祖傳的治水技術堵塞住缺口,然後,率領追隨者向共工部落發起了反擊。共工部落又一次大敗虧輸。

三、“絕地天通”及其意義

做了大酋長以後,顓頊大帝在黃帝統一中原地區的基礎上對中國區域建置重新規劃,確定兗、冀、青、徐、豫、荊、揚、雍、梁九州的名稱和分轄區域。除此之外,顓頊帝還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行政以及歷法改革,這在歷史上叫作“絕地天通”。

社會形態從母系到父系並非一蹴而就,就算到了現代文明社會,在某些落後地區,依然有母系社會遺存。

顓頊時代,母系與父系拉鋸,勢力此消彼長,巫風盛行。

所謂“巫”,就是女祭司,男祭司叫“覡”。

女巫是母系氏族政教合一時代絕對的首領,在部族內,女巫有祭天權,對神靈的旨意有解釋權,也就被族民奉為與天神溝通的地祇,接受族民無條件的迷信。

問題是,有多少母系部落就有遠大於此數的巫師,她們各行其是,歪解胡說,大地上一度陷於多神崇拜的迷途。這是顓頊所不能接受的。

首先,顓頊來自父系氏族,在他的部族內,父子傳承,代系分明。作為大酋長,他必須改變“隻知有母,不知有父”,視男人如無物的母系殘余。再一個,巫風盛行,人人皆可與天溝通,結果是政令不暢通,中央無權威,不利於民族融合,文化進步。

顓頊大帝設立中央行政機構,命南正重掌管祭祀,命火正黎掌管民事。這樣,從中央層面神、民分職,並且禁絕民間巫覡隨便祭祀神靈。表面上看,改變了過去那種“民神相雜”的混亂局面,民眾與神靈無法肆意溝通,所以,叫做“絕地天通”。

同時,顓頊大帝還在聯盟內部頒布了若乾制度,比如,婦女在路上遇見男人必須回避,不然要拉到交通要道示眾。再比如,在路上行走時,男人走右邊,女人走左邊,因為古人以右為上。

看到這裡,婦女同志們該翻白眼了,原來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是他!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鞏固“父權製”絕對是歷史的進步,關於這一點,鄙人會有專章說明。

總結一下,“絕地天通”並非是神話傳說中砍斷天梯,使人神不得交流。它只是顓頊大帝改革人間倫常秩序,實現文化意義上民族融合的一種手段。

至此,部落聯盟時代步入鼎盛,私有製進一步發展,當然,國家的出現恐怕還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作者簡介】歸去來,本名尤磊,市級作協會員,非專家類歷史愛好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