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技賦能,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科技賦能,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計劃到“十四五”末期,在全國範圍內共建60個左右產業科技化、人才專業化、生態綠色化的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依托科教系統,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廣的重要舉措,通過樹立典型,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其本質是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仍然面臨鄉村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高、實用人才後繼不足、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等嚴峻挑戰。正如《通知》所指出,要破解這些矛盾和問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探索構建科技支撐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機制新模式”,發揮科技創新的賦能作用。

產業回報率低是導致鄉村人力、資本外流,以及發展空間窄化的主要原因。我國傳統種養殖業以“人”為核心,主要依靠經驗積累進行決策,導致整體生產環節效率低、波動性大、農作物或農產品質量無法控制,長期損耗著農業生產和交易的效率。要解決產業回報問題,要將決策因素從“人”轉換為“數據”,以數據為核心實現生產決策的管控和精準實施,即採用數字技術促進農業發展,激發要素組合和配置效率提升。隨著城鄉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服務應用均等化的加速推進,鄉村網絡接入性鴻溝加速消弭,對移動互聯生態的廣泛參與,使互聯網紅利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加持催化下,農業農村數據收集、加工、分析與處理能力全面提升,信息暢通與互動加速,農業降本增效和價值鏈躍升得以實現,農業數字化轉型具備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勢能。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科技人才是鄉村振興中最寶貴的力量之一,科技人才匱乏,鄉村發展成效就會大打折扣。《通知》明確了要組織專家蹲點服務,建設一批展示基地,將技術專家在脫貧攻堅所發揮的關鍵作用,繼續在鄉村振興中延續,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支持。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力量來激發鄉村地區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讓他們參與到科技項目當中,即如《通知》所提出,“立足經濟發展需求,培養一批科技創業人才”,從技術培訓到技術轉化再到技術收益,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科技人才支撐,持續發揮科技的推動作用,這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證。

“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是一場深刻變革”,而綠色鄉村振興必須實現與科技的密切結合,科技所服務和衍生的產業不但符合生態需要,還為農村生態宜居提供了新的方案。在資源和環境雙重壓力下建設美麗鄉村,以科技創新建設新時代農村生態文明,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通知》強調了科技支持發展生態農業和環保技術革新等重點任務,涵蓋了農業生產空間和農村生活空間的綠色發展。其中,現代生態農業的核心支撐就是現代科技。傳統生態農業尊重、順應自然的內在規律,但是效率低下,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現代高效生態農業採用農業高新技術彌補傳統生態農業這一缺陷,著力提高資源、環境、生態等自然稟賦的利用效率,發揮農業系統的整體功能,強化農業生產系統的自淨能力,使農業與農村自然系統持續得到改善,增強了鄉村發展後勁。與此同時,基於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改善和綜合整治的科技創新,以汙染治理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為理念,從農村人居環境和生產環境統籌設計、系統規劃出發,以農村汙染治理、廢棄物就地處理消納、農業就地循環利用為主線,是在更高水準上推動鄉村環境、村鎮資源、鄉村治理乃至城鄉關係的科學布局及融合發展,促進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

(作者:詹琳,系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