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貧血補鐵進誤區,明辨病因「葯」合理

鐵缺乏是貧血最常見的原因,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缺鐵性貧血診斷標準,缺鐵性貧血病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0%。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說起貧血,絕大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儘可能多吃含鐵元素的食物或藥物。

然而服用鐵劑對於貧血患者來說就一定是萬能的嗎?

臨床醫師告訴我們,貧血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臨床常見的癥狀,補鐵對於缺鐵性貧血者當然是可以的,對於非缺鐵性貧血很可能就是一種傷害。因為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非缺鐵性原因導致的貧血,過多補鐵可能會造成體內鐵負荷超標,大量的鐵元素沉積於心、肝、腎、腦等重要器官,會影響臟器功能,嚴重時出現臟器功能衰竭。

因此,不要認為貧血補鐵是一件小事,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合理地補充鐵製劑,才會既有效又安全。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貧血的那些事。

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不能運輸足夠的氧至組織而產生的綜合征。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作為判斷有無貧血的診斷標準。

國內標準

應注意:①嬰兒、兒童及妊娠婦女的血紅蛋白濃度較成人低;②久居高原地區居民的血紅蛋白正常值較海平面居民高;③血容量的變化也可以影響Hb檢測結果,如脫水、失血所致血液濃縮,可能掩蓋貧血;④妊娠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腫等使血容量擴張,可能導致誤診。因此,在判定有無貧血時,應考慮上述影響因素。

二、臨床貧血的分類

三、貧血的臨床表現

各系統臨床表現:①皮膚黏膜:蒼白(最常見癥狀);②呼吸循環系統:心悸、胸悶、氣短、心率過快、嚴重會導致貧血性心臟病等;③神經肌肉系統:頭痛、頭暈、耳鳴、暈厥、肌肉乏力和疲勞等;④消化系統:食欲不振、噁心等;

四、貧血的診斷

從採集病史、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獲得有關貧血的臨床資料,了解貧血程度,分清貧血類型,查明貧血原因,做出貧血的疾病診斷。

4.1 病史,包括現病史、既往史、月經生育史、用藥史、家族史及有無危險因素接觸史等;

4.2 對病因有所提示的相應體征檢查

4.3 實驗室檢查

4.3.1 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測定為貧血嚴重程度的判定提供依據,網織紅細胞計數間接反映骨髓紅系增生情況,外周血圖片可觀察紅細胞數量或形態改變。

4.3.2 骨髓檢查包括骨髓細胞塗片分類和骨髓活檢。提示貧血時注意造血功能高低及造血組織是否出現腫瘤性改變,壞死,纖維化或大理石變。

4.3.3 發病機制檢查

①如缺鐵性貧血的鐵代謝及引起缺鐵的原發病檢查;

②巨幼細胞貧血的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水準測定及導致此類造血原料缺乏的原發病檢查;

③失血性貧血的原發病檢查;溶血性貧血可發生遊離血紅蛋白增高、結合珠蛋白降低、血鉀增高、間接膽紅素增高等。

④有時還需進行紅細胞膜、酶、珠蛋白、血紅素、自身抗體、同種抗體或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克隆等檢查。

五、貧血的治療

由於貧血發病的原因和機制有多種,因此正確選用抗貧血葯才是治療的關鍵。根據病因可分為抗缺鐵性貧血藥物、抗巨幼細胞性貧血藥物和促紅細胞生成素。

5.1 抗缺鐵性貧血藥物

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鐵的攝入不足或損失過多,導致體內供造血用的鐵不足所致。常見於急慢性失血、兒童生長期、婦女妊娠和哺乳期等。治療原則是去除病因,補充鐵劑。

治療首選口服鐵劑,宜選用二價鐵鹽,治療劑量為元素鐵100-150mg/d。常用的有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及蔗糖鐵等。療程一般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再服用2-3個月。餐後服用胃腸道反應小且易耐受。若口服鐵劑不耐受或吸收障礙,可肌內或靜脈注射鐵劑。可用右旋糖酐鐵肌肉注射,每次50mg,每日或隔日1次,緩慢注射,注意過敏反應。

常用補鐵劑

5.2 抗巨幼細胞性貧血藥物

巨幼細胞貧血,是由於脫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礙所引起的一種貧血,主要系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所致,亦可因遺傳性或藥物等獲得性DNA合成障礙引起。

5.2.1 一般以治療基礎疾病,去除病因為主,加強營養知識教育,糾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調習慣。

5.2.2 缺乏葉酸,可直介面服葉酸。胃腸道不能吸收者可肌肉注射四氫葉酸鈣,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一般不需維持治療。

5.2.3 缺乏維生素B12,可肌肉注射維生素B12,直至血紅蛋白恢復正常。惡性貧血或胃全部切除者需終生採用維持治療。維生素B12缺乏伴有神經癥狀者對治療的反應不一,有時需大劑量、長時間(半年以上)的治療。對於惡性貧血患者,不宜單用葉酸治療,否則會加重神經系統癥狀,故應以維生素B12為主,葉酸為輔。除了維生素B12針,維生素B12的衍生物和同類物也可用於治療貧血,臨床上常用的有甲鈷胺和腺苷鈷胺。

5.3 促紅細胞生成素

又稱紅細胞刺激因子,是一種人體內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紅細胞生成。缺氧可刺激促紅細胞生成素產生,早已有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用於臨床,用於慢性腎衰和晚期腎病所致的貧血,也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相關的貧血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及骨癌引起的貧血。對結締組織病(類風濕關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的貧血也有效。

可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劑量應個體化,一般開始劑量為50-150部門/kg,每周3次。應用期間應嚴格檢測血壓、血栓情況及血清鐵含量。

溫馨提示:

1. 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的治療作用在於補充體內不足。缺什麼,補什麼,否則無效。因此,貧血患者在未查明貧血原因時且不可盲目補鐵,對症治療,對因治療,合理用藥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治療方法。

2. 消化性潰瘍、節段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慎用口服鐵劑。右旋糖酐鐵注射前應詢問過敏史。未控制的高血壓病人禁用促紅細胞生成素。

3. 應注意影響鐵劑的吸收因素,進食穀類、乳類、和茶等會抑製鐵劑的吸收,魚、肉類、維生素C可加強鐵劑的吸收。四環素、氯黴素、維生素E、環丙沙星、諾氟沙星等均不宜與鐵劑合用。

參考文獻
[1] 缺鐵性貧血臨床路徑(2016版)[2]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3版[M].科學出版社2008:6-9.[3] 寇艷婷,王瑩.缺鐵性貧血及其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7,8(23):165-168.

[4]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第17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548-55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