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Facebook泄密門發酵 大數據如何影響政治競選

  Facebook泄密門發酵 大數據如何影響政治競選

  孫卓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大數據到底惹了什麽大麻煩?

  對美國政治選舉來說,20世紀60、70年代的時候,選民大多是在家中的電視熒屏上了解和關注他們所感興趣的政治候選人。在那個時候,政治候選人只能寄希望於通過電視等傳統媒介塑造自己的形象,借此得到選民的認可和支持。

  如今,美國的政治競選則發生了重大轉變,候選人雖然仍會爭著搶著到電視上露面,搶佔媒體頭條,但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常被用來隨時隨地掌握選民的想法——大數據。

  數據的政治力量

  “現在全世界的通用貨幣是什麽?”美國政治分析師格林伯格(Stan Greenberg)自問自答,“不是黃金,而是數據。”

  那麽,大數據在政治選舉中的力量有多強大?

  “我們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出美國每個成年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動。”英國政治谘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前首席執行官尼克(Alexander Nix)在2016年美國大選舉行的前兩個星期曾做出這樣的評論。

  尼克所指的是,他們可以通過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站搜集選民用戶個人資料而對其個人喜好進行大數據分析,從而得出這些用戶的心理特徵,不僅可以為候選人制定競選策略,更能為這些Facebook用戶推送政治競選廣告,甚至捏造的政治新聞。

  在英美媒體爆出劍橋分析從2014年開始通過對Facebook公司和用戶欺詐的方式非法獲取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個人資料後,尼克被停職。

  同時,Facebook當前也面臨美國國會與日俱增的壓力,多位國會議員親自致信Facebook首席執行官祖克柏,要求他到國會作證,解釋Facebook為何縱容第三方公司以研究的名義非法搜集用戶個人資訊,侵犯用戶隱私。

  終於,祖克柏打破沉默,承認錯誤並提出補救措施。

  “Facebook有責任保護大家的資訊,如果做不到的話,就沒有資格為大家提供服務,”祖克柏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犯了錯誤。”

  祖克柏在聲明中表示,Facebook幾年前曾做出相應措施來避免此類事情發生,比如在2014年曾限制外部應用程式獲取用戶數據,但一些措施在一年後才生效,因此讓劍橋分析鑽了空子。祖克柏承認,Facebook作為用戶平台在這方面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並即將采取補救措施。

  前員工突然爆料

  克里斯托弗·威利(Christopher Wylie)目前被稱為第二個斯諾登,因為正是他向英國媒體爆料有關劍橋分析向Facebook獲取數據分析的相關資訊。

  2014年年底前,威利一直擔任劍橋分析的分析師,威利離開的原因同他們當時啟動的一個分析項目有關。

  威利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個項目就是通過數據分析方式理解選民心理,最終達到勸說選民給政治候選人投票的目的。當時這個項目的策劃和執行者是白宮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他曾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間擔任劍橋分析公司董事和副總裁。

  威利透露,他和班農以及共和黨金主、私募大鱷默瑟(Robert Mercer)在2013年曾在紐約會面,當時大家達成一致,由默瑟注資1500萬美元創建一家數據分析公司,目的在於為2014年的美國中期選舉“探路定調”,班農當時將這家公司命名為劍橋分析。

  威利表示,在起步階段,劍橋分析曾面臨過多次起伏,因為他們搜集的資訊多為用戶姓名、地址和購物習慣等“硬資訊”,缺乏同政治觀點相關的性格分析。

  因此,在2014年,劍橋分析決定投入100萬美元搜集大數據進行分析,其中就包括上述項目。

  “我們當時必須要經過班農的同意,班農當時是尼克的老闆,沒有班農的允許,尼克沒有權力花那麽多的錢。”威利表示。

  威利指出,2014年,也就是川普宣布競選的1年前,他們對這些Facebook用戶的分析顯示,在年輕、保守的美國白人選民之中,有一股很高的民粹主義情緒。比如,要求用牆將非法移民隔離在美國之外;希望能以改革的方式排擠華盛頓的主流政治精英;呼籲對非裔美國人抱以現實種族主義的態度。

  在威利看來,當時這些分析的結論都被班農後來用於幫助川普競選,甚至大部分都成為川普的競選核心理念。

  “我們當時要幫的其實不是川普,因為他當時還沒有成氣候,我們當時幫的是獲勝希望最大的克魯茲。直到克魯茲節節敗退後,川普才逐漸勝出。”威利指出,“但是,在我們和川普接觸之後,他表示不想用我們的數據,因為他認為用戶分析的價值被高估,沒有實際意義。這一切在班農加入他的競選團隊後都發生了變化。”

  大數據這樣勸說選民

  2014年,北卡州眾議員提裡斯(Thom Tillis)成功競選為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他的競選就被認為是使用非傳統政治競選方式的一個案例。

  提裡斯競選的一個策略就是,通過Facebook用戶參加在線心理測試,政治競選顧問對每一位選民的性格進行分析,之後通過Facebook和電子郵件投放不同的政治競選廣告。

  比如,對那些在進行的心理測試中被歸類為“和藹可親”類的用戶,他們投放的廣告是提裡斯全程微笑的一則廣告,主題是恢復華盛頓共識,而對那些“謹慎”類的用戶,他們投放的廣告是一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在工作,提裡斯畫外音是“我有讓經濟運轉的經驗“;對那些“高度敏感”或“負面情緒過多”的用戶,他們收到的廣告是,一位穿著迷彩服、臉上畫著迷彩妝的軍人出現後,畫外音說:“你的安全是他的最優先事項”。

  提裡斯的競選成功,曾被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團隊專門收錄為案例,也讓美國兩黨在最近的國會和總統選舉中使用選民私人資訊試圖左右大選選情的做法面臨批評。

  多方呼籲立法保護

  “我們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無所不能的系統,一個能影響到我們政治程式的系統。”華盛頓電子民主中心主任查斯特(Jeff Chester)表示,像Facebook這樣的公司已經在追逐巨大利潤的過程中失去了他們的道德指南。

  查斯特稱,越來越多個人化數據被使用的問題在於,選民在這個過程中的個人決定可能受到影響,而他們自己卻沒有察覺。查斯特建議,美國應該通過一項聯邦法律用於保護互聯網隱私,特別針對商業公司搜集資訊的行為。查斯特表示,一些商業公司搜集數據的科技手段已經引發嚴重擔憂。

  猶他州大學新聞系教授麥克格爾(Shannon McGregor)指出,當前的Facebook泄密事件所暴露的是,美國監管機構沒能同社交媒體在政治上的運用保持步調一致,不論是在搜集數據還是在將數據用於政治競選的方式上。“同政治競選類廣告有關的監管很少,雖然這類廣告的規模已經達到數十億美元。”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