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高宗趙構為何會從一熱血青年,變得如此苟且偷安

靖康元年,金軍兵臨城下,北宋危在旦夕,趙構主動到金營成為人質,和懦弱的宋欽宗形成鮮明對比。此時的趙構堅定、果決,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在建炎南渡之後,趙構對待金國的態度即刻轉變,一味地委曲求全、偏安一隅,甚至浪費了諸多收復故土的機會。

那麽宋高宗趙構為何會從一熱血青年,變得如此苟且偷安?

年輕的趙構,就好比出生的牛犢

公元1126年,金軍將開封城團團圍住,逼迫宋朝人投降,對比喜好屠城的蒙古人,金國人還是比較仁慈的,他們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錢、要東西、要地盤。金國人的條件是讓宋朝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並要求讓宋朝派一宰相到金營做人質。

上圖_ 宋高宗趙構(1107年-1187年)

史料記載“欽宗召帝諭指,帝慷慨請行。遂命少宰張邦昌為計議使,與帝俱。金帥斡離不留之軍中旬日,帝意氣閑暇。”

是時,二十歲的康王趙構主動請纓,要去金營做人質,趙構此行的風險極大,或許在此之後,趙構都會心有余悸,如果他有一個不慎,就回不來了,那麽南宋也將不複存在。

跟趙構一同去的還有張邦昌,張邦昌得知消息,差點被嚇尿,哭哭啼啼地跟著趙構起了身。到了金營,趙構不為所動,就和自家後院一樣,根本沒有把金人當回事,這讓金軍主帥完顏宗望十分詫異。

在金國人的印象中,宋朝一直以綿羊示人,而且越是高官就越慫,反觀趙構,那是閑庭信步,器宇軒昂,這明顯不像一個宋朝親王該有的表現。於是完顏宗望認為這是個假貨,十幾天后,金國人將趙構送了回去,要求換成肅王,因此趙構逃過一劫。

正所謂出生的牛犢不怕虎,畢竟當時趙構還年輕,看到國家有難,那自然要挺身而出為國分憂,此時的趙構或許只是一時衝動,缺乏必要的政治經驗。如果是讓幾十年之後的趙構重新選擇,他還會義無反顧地到金營做人質嗎?他必定也會心有余悸吧。

上圖_ 蒙古、金、西夏、南宋

年齡越大,顧忌越多,嚮往平靜安定

金軍將徽欽二帝劫走,北宋宣告滅亡,開封城被洗劫一空,趙構的平靜生活一去不複返,他帶著所有的期望,在應天府即位,創建了南宋。

在某些時候,趙構做的事並不重要,而他這個人十分重要,正是趙構還活著,才得以讓南宋傳承下來,因為他是宋徽宗的兒子,是正統皇室子弟,振臂一呼,足夠讓各方勢力響應。

此時的趙構要兵無兵,要將沒將,金軍人對這個溜走的皇帝十分不滿,一直派兵在後追殺,而趙構只得一路跑一路收集部隊。

上圖_ 南宋繪畫中的金國重騎兵

別看趙構如此狼狽,但各地的抗金武裝卻自發組織起來,短短幾年後,南宋就站穩的腳跟,跟金國形成對峙之勢。本應該意氣風發、致力於收復失地的趙構卻變得一蹶不振,面對金軍鐵蹄,趙構總會選擇妥協,實在沒有妥協的余地,再派兵抵禦。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隨著年齡增大,趙構越來越嚮往平靜的生活,而他本來就不是一個積極進取的皇帝。他皇位還不穩固,他的將領權力太大,還有人要造他的反,這一切都讓趙構顧忌重重。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子,從小天不怕地不怕,爬牆頭跟人打架,而隨著年齡增大,他懂的東西越多,他的畏懼就越多,做事也就愈發謹慎,如果再受點打擊,很容易變得一蹶不振。

上圖_ 趙構楷書《徽宗文集序》(局部)

趙構曾被金軍嚇破膽,患上了恐金症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趙構到了揚州,別看北方打得一團亂麻,江南依舊平靜。但很快金軍就追來了,一天,趙構正在床上和妃子雲雨,突然一個宦官闖了進來,對趙構道:“陛下,金軍馬上就攻到揚州了!”

趙構聞聽此言,立馬就頹了,他即刻穿上衣服,騎上一匹馬,就逃出了揚州城,而受苦的則是揚州百姓,揚州城被金軍劫掠一空,慘遭蹂躪。

據說趙構就是因為驚嚇,失去了生育能力,除了對身體影響,對其心理也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趙構是一路跑,金軍是一路追,趙構先後逃到越州、明州、定海,直至跑到了海上,金軍畢竟不擅於水戰,這才撤了軍。在此之後,趙構對金國的主要策略就是妥協,不論戰事對南宋多有利,趙構都一味地求和,這跟其內心的恐懼有莫大的關係。

上圖_ 南宋初年抗金形勢圖

趙構忌憚武將做大做強

趙匡胤立國之時,就定下了重文輕武的根基,為了斷絕五代亂世,為了防止武將謀反,軍權被分得零零碎碎。樞密院作為最高軍事部門,只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日常掌握軍隊的是三衙,分別是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

三衙有統兵權,但沒有調兵權,除此之外,節度使幾乎成了虛銜,沒有太多權力,樞密院和三衙相互製約,武將無法一家獨大。趙匡胤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杜絕武將造反,但弊端也很明顯,宋軍的戰力也被大幅度削弱。既然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那麽戰鬥力很難形成。

北宋最強部隊大致就是對付西夏的西北軍,但從靖康之變後,實力也大不如前。為了保證政權的穩固,趙構不可能再按照以往的套路出牌,他手下根本沒有多少兵將,他必須給武將放權,這樣才能保證他的皇位。

一大批優秀將領就此產生,比如韓世忠、吳玠、張浚、嶽飛、劉錡等等,他們為南宋的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甚至一度讓金軍寸步難行,但只要趙構還在,宋軍就無法擴大戰果。

上圖_ 嶽飛抗金在廣德六捷戰地風雲界圖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嶽飛奉命第四次北伐,宋軍將金軍打得是落花流水,此時是收復失地,乃至燕雲十六州的最佳時機。嶽飛曾上奏:“金人銳氣沮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

然而,趙構卻馬上命令嶽飛收兵撤退,在一天之內連下十二金子牌,無奈之下,嶽飛只得撤退,哀歎一聲:“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趙構手下這幫將領實力很強,但這些武裝力量大多聽從將領,而並非皇帝,如果生出異變,趙構根本無法阻止,這一點是趙構最為擔心的。作為皇帝,趙構最關心的就是他的皇位,金軍只要打不過來,和對方形成對峙狀態,趙構就知足了。

上圖_ 張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

趙構最害怕就是這幫武將自立山頭,那麽他這皇帝就成了孤家寡人,所以他一度奪下韓世忠、嶽飛、張俊等人的軍權。趙構在統治前期,還是做一些正確的事,穩固了南宋的政權,但他在面對外敵之時,一直以妥協搪塞,浪費了寶貴的機會,成為後世鄙夷的對象。

文:九魚亭

參考資料:《宋史·本紀第二十四》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