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4年前被抵製的神劇,今天值得再安利一遍

兩會結束了。

留下了不少犀利的聲音。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

建議拐賣婦女兒童罪最高調至死刑

”這種引發全網熱議的話題;

魚叔還中注意到了一個不太受關注,但實際上同樣重要的提案:

將教師具有“懲戒權”寫入《教育法》

而網友們也對此深表理解,“該管還得管,因為不能體罰,現在的學生已經不怕老師了。”

略帶戲謔的回復,道出了國內教育行業的現狀:

教師這一職業,已經從學生的領路人,變成了“沒有感情的教學機器”。

而這對學生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今天介紹的這部日劇,所探討的就是這一問題——

《女王的教室》

《女王的教室》與它之前的所有校園劇都不一樣,不陽光、不溫馨、不勵志。

而是以黑暗壓抑的筆觸,營造出一個不寒而栗的教育氣氛。

甫一問世,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批觀眾就被第一集嚇到了,「這貨不是校園劇,是恐怖片啊。」

聯名投訴電視台,要求停播

香港翡翠台播出的時候,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

然而,卻在後來,以最高 31.2% 的收視率締造收視奇跡,並在第 46 屆日劇學院賞上獲得了最佳劇本

要數歷史上最經典的日劇,必然榜上有名

該劇講述的是魔鬼老師和小學六年級孩子的故事。

對剛剛升入六年級的神田(志田未來 飾)來說,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活,在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就已宣告終結。

被分到三班的她,迎來了一名新班主任:

時隔兩年重回學校的阿久津老師(天海佑希 飾)。

這名新班主任,一襲黑衣、不苟言笑,行如陰風站如冷松,一看就是個狠角色。

果不其然,第一節課上她就宣布:

從今天起,這個班級將是一個「成績決定一切」的殘酷世界。

每周一早上,都會進行一次測驗,排名高的人將獲得諸如優先挑選座位與儲物櫃、不用上早課等特權

同時排名前二的學生,還可以得到她的課外輔導;

而相應的,為了讓其他學生可以安心上課,排名最差的兩人則自動成為班級委員,要負責班級中的所有雜事:

搬運、打掃、喊口令、餵食班級寵物…

而神田就不幸在第一次測驗中成為了吊車尾,不得不與一直頑劣不堪的“壞小子”真鍋由介一起,當起了班級的勤雜工。

與“成績至上”主義配套的,還有“絕對服從”的行為準則。

正如劇名那樣,女王一般的阿久津老師,在班級裡實行了一系列高壓政策

諸如考試期間不準上廁所、上課前耽誤了時間就用休息時間補、忘帶課本就出去罰站、動作不規範就踢出班級集體舞表演……不一而足。

就連珍貴的暑假時光,都被要求全體到校補課,表現不佳者還要罰跪

而倘若有人膽敢違抗,哪怕是像進藤光這樣常年保持滿分的優等生,也會僅僅因為幫助差生神田解圍、反抗了女王的不合理要求,淪為班級中的最底層。

其實,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成績至上、補課、體罰……阿久津的所作所為也許早已見怪不怪;

但對於主角們這些“寬鬆世代”的孩子來說,這位冷面教師不啻於是一個“魔鬼”。

所謂“寬鬆世代”,是指日本國內接受了 1992 年與 2002 年兩次教育改革之後,接受了“寬鬆教育”的一代人;

除了降低教學要求、減少作業量及教學時間等“減負”措施,“寬鬆教育”還要求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教育以鼓勵、感化為主,“打不得罵不得”。

本劇於 2005 年播出,片中的小主角們,正是第二代“寬鬆世代”

而劇中的另一位教師天童詩織,就是標準的“寬鬆教師”:

愛護學生、和藹可親,擅長與孩子們打成一片。

兩相對比之下,阿久津老師愈發顯得面目可憎。

不堪其擾的小學生三人組神田、真鍋和進藤,開始嘗試用一系列手段,推翻“女王”的統治

向家長訴苦、向年級主任告狀、自己逃課…

各種方法都試了一遍,但在算無遺策的女王面前,始終徒勞無功。

得知孩子遭遇不公待遇的家長們,一個個來勢洶洶,但阿久津早就對每名學生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家長們反而個個站到了教師一邊;

每當上級想對教學狀況明察暗訪,阿久津就能立刻變身天使,一言一行和藹可親,絲毫不露馬腳;

而不管你逃課到天涯海角,都會發現她早就站在那裡等你自投羅網…

然而詭異的是,在這不斷的壓迫與反抗中,三班的成績越來越好

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更加自覺,儼然成了一個模範班級。

相比之下,“好好老師”天童詩織的班級不僅成績一般、欺凌頻發,教師本人也被家長投訴,面臨辭職危機。

在兩位教師的交流中,阿久津毫不留情的指出,天童詩織所謂的溫柔教育,本質上不過是盡力避免衝突、不想負責任的逃避心態罷了

而本劇的主題也呼之欲出,那就是對現實中,日本當時采取的“寬鬆教育”模式的反思與批判。

在寬鬆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寬鬆世代”,比起知識基礎差、學習能力弱這些客觀缺陷,更嚴重的是心理問題:

單純、天真、自我意識過剩,很難承受巨大的職場壓力。

這也最終讓“家裡蹲”等現象在這代人中頻發,變成了日本的社會性問題,這代人甚至被蔑稱為“平成廢宅”。

教師常常被比喻為園丁,那麽“寬鬆教育”下的教師,則可以說是溫室管理員了:

盡力呵護學生,避免一切外界干擾,只求讓他們平安長大成人。

而在阿久津看來,這樣成長的學生,在“只有前6%的人能獲得幸福”的殘酷日本社會中,無一例外都會成為失敗者、墊腳石。

她認為,教師應該是一堵高牆

而高牆身上布滿的荊棘,就是未來成人社會中,種種磨難與挫折的預演。

只有成功翻過這堵牆的學生,才能真正成長為,擁有足夠競爭力去追求幸福的的“大人”。

這樣的教育觀念,不要說是在當年,甚至今天看來仍然有些瘋狂。

畢竟從國內的《十八歲的天空》,到外國的《死亡詩社》,我們已經習慣了影視作品裡的教師們用“愛與陽光”,來鼓勵學生們掙脫枷鎖,追求自由。

反其道而行之的阿久津,為了維持這份瘋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生身上,房間裡塞滿的都是學生的資料。

她也不關心自己的身體,最終病倒入院,簡直是燃燒生命當著教師。

而監察委員會最終也沒有認可阿久津的教學方式,命令她離開了學校。

阿久津獻祭了自己,甚至可能是整個教師生涯,也要傳達出的自己對於教育的看法,引人深思:

教育,絕不該是一座溫室樂園,而應是一條布滿荊棘的戰士之路。

一路上那些無法打倒我們的磨難,最終將讓我們愈發強大。

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阿久津這樣如神一般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教師;

因此把她那樣極端的做法,應用到我們的學校裡,當然也是不合適的

但之所以獲得觀眾一邊倒的支持,取得豆瓣 8.9的高分,是因為道出了“成人世界的殘酷”。

社會要比教室複雜一百倍

教室裡的人,有極少數可以成為這個社會的精英,進大公司,過上層生活。

享受特權。

即使生病了也不用排隊;去迪士尼也可以從專屬通道進入,就可以玩到普通人需要排一整天隊的熱門遊戲。

而且,那些享受特權的人,希望其他人可以永遠愚蠢下去。

那些愚蠢、懶惰的人,將會永遠接受社會的差別待遇和不公平。

因此,就從現在開始,用成績決定排位和座次。

《女王的教室》就是這樣通過負能量的方式,傳遞正面價值。

現在,回到開頭的問題:

同意像阿久津這樣的老師獲得懲戒權嗎?

我的回答是,不同意。

理由也很簡單。

我們也有資格,過平庸的生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