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類病人心血管醫生最「不敢收」!高危徵兆早知道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門診上,有一類患者,心血管醫生最「不敢收」!這類患者在心內科醫生口中有一個統稱叫「CHIP」,中文名叫「複雜高危有指征患者」。

日前,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李妍教授亮相由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和雅培公司聯合主辦的「『師說心語』之知行」活動,分享了她救治一名82歲CHIP病人的感悟。

李妍教授

最「不受待見」的患者叫CHIP

在心內科和心外科醫生眼中,CHIP患者「最不受待見」。CHIP,是ComplexHigher-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縮寫,也就是複雜高危有介入指征患者。為什麼心內科和心外科醫生都不太願意收這類患者呢?

· 來得晚:年紀大,身體各方面情況都不太好,比如合併全身多重疾病,心衰、腎功能不全、外周血管疾病、血流動力學的不穩定等。

· 病複雜:這類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類型非常複雜,包括慢性閉塞病變、左主乾分叉病變、鈣化病變等,介入治療過程中存在很多挑戰;

· 沒指南:這類患者在很多臨床研究當中不被納入,治療存在困境,很多細節也沒有明確的指南推薦醫生該怎麼做。

· 很糾結:這類患者如果選擇心外科,需要經歷全麻、心臟復跳、傷口癒合等多重挑戰;如果選擇心內科介入治療,也需權衡出血風險、手術難度大、造影劑用量多、腎功能保護等多個風險。

相比單純的冠狀動脈病變患者而言,複雜高危患者在術中出現併發症風險增加,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複雜高危患者絕不是放個支架那麼簡單,而是需要醫患雙方共同面對的重大抉擇!

「不待見」不代表「不治療」

既然這些患者內外科都不大願意接受,是不是就不需要治療了呢?恰恰相反,隨著社會老齡化,我們會面臨越來越多的CHIP患者,這些患者的治療願望還非常迫切。他們往往具有三個特點:治療期望值高、風險預估值低、選擇糾結度大。如何給這些患者帶來希望、改善生活品質呢?

高危風險早期評估看三點

隨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經驗和技術的迅速發展,介入醫生所需要治療的患者病變複雜及風險也在不斷增高!以往介入醫生隻做簡單的一些病變,現在已經逐漸延伸到更複雜介入的領域。李妍教授指出,對複雜高危患者進行介入治療需要對圍術期風險進行更好地評估,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介入醫生需對這CHIP進行早期預判:

· 合併其他疾病:有無出血傾向,有無嚴重腎病、呼吸系統疾病等;

· 心室功能異常:是否存在心功能不全、血流動力學不穩,是否需循環支持;

· 病變解剖複雜:對病變進行評分及風險預判,是否需要利用旋磨、雷射消蝕、切割、ADR、逆向技術等先進技術,是否需要OCT/IVUS的精準評估及優化等。

李妍教授認為,通過綜合的圍術期管理、合理的策略制定、精湛的介入技術、多學科協同合作,複雜高危患者可得到充分良好的治療。此外就介入治療技術本身而言,應該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這些患者實施高效的快速的最優化的治療。

不久前, 李妍教授收治了一名82歲的複雜高危患者——

胸悶氣短十多年,最近一個月病情加重,本身還有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問題,心、腎功能都較差,缺血、出血風險都很高危。造影檢查顯示,前降支慢性完全閉塞病變,右冠脈重度狹窄病變,左主乾病變,迴旋支中遠段瀰漫性長病變——相當複雜、高危、棘手!李妍教授術前進行充分的缺血與出血評估、腎功能術前術後的保護,術中使用出血風險低的抗凝藥物、盡量減少支架植入、利用新的ADR技術高效開通閉塞血管等先進手段,極大地改善了這位高齡患者的癥狀,改善了患者的預後。

李妍教授表示,對複雜高危患者而言,血管開通成功不代表治療的最終成功,複雜高危患者的介入治療不僅需要技術精湛的介入醫生,還需要強大的「外援」——心臟外科、腎臟內科、內分泌科、影像學科等,對病例進行討論和會診,可有助於解決這些複雜介入治療所帶來的挑戰,最終為患者獲得手術成功和後續康復做好周全準備。

患者理解是獲得良好結果的前提條件

從患者的角度,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疾病的複雜性,並且認識到手術過程中所需要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充分信任醫生,與醫生充分溝通,都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如果患者不能理解這些風險,相信任任何一個醫生也不願為之付出努力。所以很多時候,疾病的治療是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 不過分樂觀:

有些患者儘管「一身病」,但對醫生的期望值非常高,對疾病及風險的認識嚴重不足!比如自認為身體不錯,能學習和工作,只是心臟血管堵了。

從醫生的角度而言,李妍教授認為,醫生要和患者在術前對手術利弊進行詳細的溝通。術前溝通能幫助患者重新認識手術的風險與獲益,並調整對治療結果的期待值,在此基礎上由醫患雙方共同作出決策,為患者贏得更多生機。

· 不過分悲觀:

複雜高危患者不要認為自己做完手術了,就成了廢人了,什麼都不能做。患者術後依然可以運動。即便是心衰的患者,也需要增加心臟的血氧能力和耐受能力。所以建議逐步地、小量地增加運動量。

術後焦慮抑鬱的情緒,對疾病本身也是有害的,比如女性一些不良情緒,比如情緒過度的激動,也會誘發心臟應激性改變。

最後,李妍提醒,複雜高危患者術後康復是一條漫長的路線,需要培養樂觀的心態和強大的意志力。相信經過醫患同心協力,更多的CHIP患者能夠得到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