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棉:全球化進程與全球史研究的透鏡

2018年4月12日,“亞洲的紡織業和歐洲工業革命”(When Asia Met Europe: Cotton Textiles, Fashion and Global Trade, c. 1400-1800)講座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舉行,主講人為《棉的全球史》作者、英國華威大學全球史教授喬吉奧·列略。《棉的全球史》獲得了2014年世界歷史協會的本特利圖書獎,其中文版於今年1月出版,列略教授在講座中講述了該書的精華內容和寫作的幕後花絮,介紹了棉紡織品這“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商品”的起源、發展、如何塑造整個世界,以及自己如何以棉為透鏡來考察全球化的進程與從事全球史的研究。

印度:為世界而生產

列略首先展示了古代印度所生產棉紡織品的考古發現,比如9世紀的粗棉布和羊毛布的碎片,在埃及開羅老福斯塔城出土的、14世紀的棉織物殘片,14世紀印度古吉拉特邦生產的棉布、印花布、媒染藍。這些文物裡蘊含了大量資訊:它們出土的地點都遠離印度本土,它們所具有的印花圖案、配色方案都具有鮮明的印度特色,它們並不單一,擁有豐富多彩的圖案。

通過這些非語言文字、實物性質的材料,列略試圖說明:印度棉紡織品很可能通過印度洋、紅海被一路賣到了埃及,而且這是一種定期、穩定的銷售,北非和印度西海岸之間的貿易往來在11、12世紀就已經呈現出繁榮景象。進一步提煉出的觀點是:在近代歐洲棉紡織世界中心形成之前,在印度已經有發達的棉紡織業,並且其產品已經遠銷至印度洋之外,換句話說,全球化自中世紀就已經開始。

列略認為,早期以棉紡織品為中心的貿易全球化不依賴於歐洲,亞洲發揮了關鍵作用,其中印度是棉紡織品的主要生產商,如同中國是絲綢的主要生產商一樣。大量的出土文物、繪畫作品、手工藝品能夠證明:印度在為世界而生產。例如,具有印度特色鑲邊工藝的印花棉布經常出現在東南亞市場,尤其是泰國;日本江戶時代的和服、團扇上具備典型的印度棉紡織工藝;並且,在印度形成了多個棉紡織品的生產中心,它們的產品各具特色,甚至能按照外國人提供的圖案供給產品,顯示出同國際市場的高度聯繫。

棉紡織品是一種重要的商品,可以交換瓷器、香料等許多其他商品。印度所生產的棉紡織品通過陸路和海路遠銷到東面的印度尼西亞和日本,以及西面的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亞、埃及和西非,使得印度洋形成了一種典型的“流動太空”——既是商品交換的太空,也是人的流動和社會文化交流所構建的太空。

為什麽印度棉紡織品能成為全球商品?

在列略看來,印度棉紡織品能夠成為全球性的商品,不僅僅是因為印度佔據地理上的優勢(印度位於東亞、東南亞和非洲、歐洲之間,其棉紡織品得以向不同方向傳播)。在《棉的全球史》中,列略對印度、中國、歐洲等地的棉紡織業進行了比較,得出的結論是,相對其他地區而言,印度在效率和獨特性方面並不是楷模,其產品暢銷的原因更多地在於後期加工工藝而非生產和原料成本。在中世紀和現代早期,吸引全球消費者的,正是印度的圖案和色彩,即使廉價布料也是如此。今天的印度也在局部地恢復古老的工藝並進行生產。

憑借對紡織印染技術的了解,對消費心理知識的掌握,加之利用大量的現存文物和文獻,列略將原因總結為三點:

(1)時尚

印度的棉紡織品具有其他地區產品所不具備的時尚特質。相對其他地區來說,印度的產品富有異國情調,來自遙遠的地方,滿足了消費者們對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價格昂貴,供不應求。

(2)品種的多樣性

適應於消費者的品味,印度的棉紡織品能夠利用良好工藝提供品種多樣的產品。例如利用印度特有的手工藝“Kalamkari”(一種使用植物染料進行的手工以及刻板印刷藝術)所生產的棉紡織品就得到了極大的歡迎。

(3)工藝繁複

印度很早就掌握了染色中防染劑和媒染劑的應用,染料知識也發展得很早。印花、著色和染色技術在印度很常見,發展得很好,並且有高度精細的勞動分工和區域分工,在個別地區如科羅曼德爾海岸,專門從事著色的工作。

歐洲的崛起

以印度為中心的棉紡織全球體系在18世紀中期迎來了變化,歐洲開始崛起,歐洲西北部(或者說英國)成為了新的中心。類似的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的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列略的獨特之處在於,他並不像西方中心論所認為的那樣,是歐洲影響了世界,反過來,他認為歐洲崛起的過程是許多不同因素疊加的結果,是世界在影響著歐洲。

以印度為中心的舊全球體系是一個不完全的體系,內部的互動主要是通過一系列中間媒介來完成,而歐洲的崛起為棉的全球化作出了貢獻,擴大了全球化的範圍。這並不是以印度洋為中心的紡織品流通體系的簡單擴張。歐洲諸國的東印度公司起著新的中介作用,它們發展了大量與西非、美洲的新關係,促成了大西洋的三角貿易,即其他初級產品和製造品,以及奴隸的貿易和交換。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貿易也被歐洲的商人們串聯起來,他們通過在新舊商品貿易形成的關係上構建新的全球網絡,使得西非和美洲也邁入了貿易全球化的進程。

歐洲的商人們從中獲得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他們在多重市場進行經營並充當歐亞大陸舊世界與美洲新世界的聯絡員。他們學習到了先進的棉紡織品生產技術、對消費市場的把握、掌控貿易的主動權,結果似乎順理成章:歐洲成為了中心。

為什麽是棉?

以某種商品為媒介,通過這種商品的發展歷程來展現全球化的歷史,類似如此主題的著作並不少,也大多受到讀者的歡迎。那麽列略為何會選擇棉作為其研究對象?

據列略介紹,《棉的全球史》寫作的最初構想,是源於其在2003年參與倫敦經濟學院全球經濟歷史網的活動經歷。列略最初研究的是全球貿易和商品交換,在諸多商品中,其發現棉花是一個很好的樣本和研究貿易性質的媒介。因為在棉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到幾個世紀以來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崛起、農業活動的變化、新時尚的出現和技術創新。自那以後列略將“棉”作為全球史研究的武器,用了10年時間進行寫作的資料準備,寫作過程也達到18個月之久,前後經歷了反覆的修改和刪減。

在具體寫作上,列略體現出他對全球史研究的認識和學術觀點。列略認為,全球史的寫作如果集中在一個特定的時間段,會導致產生縮水的、偏頗的分析的風險,這樣的分析會缺失很多與過去的後向關聯。歐洲(或者說英國)成為全球棉紡織業的中心,在以往的敘事中似乎是突然而迅速地發生,實際上,這可能是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漫長而緩慢的積累才形成。因此,列略將目光投向更加遙遠的過去,上溯至公元11世紀就已經存在的全球化體系。這也是《棉的全球史》背後的寫作邏輯。

全球史研究有賴於博物館的知識

《棉的全球史》是一部標準的全球史研究著作,在國內學者看來,全球史研究存在著一些通病,即對原始材料的挖掘利用程度不夠,或者在使用上存在錯誤之處,尤其體現在中文材料的使用上。《棉的全球史》也用部分篇幅介紹了中國的棉紡織業,涉及中國古代棉紡織的生產工具、生產效率、制度等多種因素,相關材料主要來自英文的譯本。面對這一質疑,全球史研究者們如何去面對和克服?

列略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自己的研究主要使用英語、法語、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語言,這在對歐洲工業革命、歐洲崛起等主題的研究上已經足夠,而對早期全球棉紡織業的研究(由於語言障礙)則較多地使用實物材料,並從中得出結論,這些物質本身能說明很多問題。另外,從作者的角度來說,不同國家的作者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像美國有一位作者研究棉花,他的著作主要涉及奴隸和原棉貿易(應該是指斯文·貝克特的Empire of Cotton:A Global History,即《棉花帝國》——筆者注),很少涉及印度,而來自英國的作者可能會較多地關注歐洲和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列略的回答可以同他的一個觀點聯繫起來,即:全球史研究有賴於博物館的知識。在棉的全球化研究上,列略結合了人類學和物質文化的方法,通過使用大量的實物材料,如出土文物、藝術作品等,展示了在紡織服裝史研究中這一不可或缺的手段。他所使用的這些材料大多來自博物館或私人的收藏,比如大英博物館、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等。在當天講座結束後,列略還饒有興致地參觀了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展現出他對這一載體的興趣。

從列略的回答還可以看出,在超越國家和民族界限的全球史研究視角之下,依舊存在著受限於國家和地域的不同關懷和側重點。列略認為,“全球”最好能被當作一個透鏡,是觀察和分析問題的一種途徑,面對紛繁複雜的全球史研究對象,應該明確選擇納入什麽內容(以及省略什麽內容)。而影響這些選擇的,則可能是不同的國籍、學術經歷和研究方法,中國的讀者可能會對中國在棉的全球化體系中的角色更感興趣,尤其關注中文文獻的使用情況,而對列略來說,他的重點更多在印度和歐洲。這或許可以反映出,在全球史研究中明確彼此不同關注點、建立“同情之理解”的重要性。據悉在接下來的出版計劃中,列略將繼續關注中國的絲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網 http://www.thepaper.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