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承認失誤的柳傳志和敲不醒的楊元慶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文 | 貌貌狼

5月4日,恆生指數發布公告稱,自6月4日起,聯想集團將被從恆生指數50隻成份股中剔除,由石藥集團取而代之,這已經是聯想第二次被踢出恆生指數成分股。

恆生指數是全球五大股指之一,它可以反映香港市場中各類股票的波動情況,是香港最重要的股市指數,每季度會進行一次成份股調整,只有50家上市公司可以入選恆生指數成分股。恆指的納入標準非常嚴格,在聯交所上市24個月以上的公司,股票的市值必須佔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的90%,成交額也必須佔普通股成交額的90%,再對這兩個90%進行排名,取前50名納入恆生指數。

聯想是2000年加入恆生指數的,當時聯想股價曾超過70元,這在金融危機後的香港股市堪稱奇跡。不僅如此,它還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電腦企業,拿下了亞太地區PC市場份額首位。柳傳志的“聯想神話”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家故事,“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也成為了一個經典的廣告案例。而彼時,與其同一時代出生的華為,尚在為“如何活下去”拚盡全力。

觸底反彈,觸頂也是一樣,沒有新的業務方向,聯想開始走下坡路。2006年,聯想因為“不達標”被恆生指數剔除,直到2013年3月才重新入選,此後的聯想開始了一路“下行”,那些90年代裡的衝勁和猛勁,在歲月的暮去朝來裡風吹雲散。自2013年被重新納入恆指以來,聯想集團股價已累計下跌56%,市值減少了59億美元,而這一下行趨勢還沒有結束。

今年4月,聯想股價在港交所跌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水準,處於被剔除的邊緣。輿論風向對聯想也極為不利,彭博社此前對171隻全球科技股作過統計,認為聯想是表現最差的一支,也是市場看空程度最高的恆生指數成分股之一。一墜再墜,失去資本市場信心的聯想終於被恆指宣布出局。

截至5月10日,聯想的市值為452.96億港元,而今天IT行業的新巨頭們將其碾壓得“體無完膚”,百度市值為911億美元,阿里巴巴市值5021億美元,騰訊市值達到38600億港元。華為雖未上市,但已是全球價值最大的未上市的公司之一,2016年,華為以5216億人民幣的營業額震驚了整個中國企業界。

被新崛起的巨頭甩下幾條街,看著過去不如自己的對手超越自己,聯想這些年錯過了什麽?從資本追捧到市場遺忘,柳傳志的神話是否真的毫無瑕疵?承受輿論壓力最大的楊元慶,一度被認為是聯想最失敗的“掌門人”,聯想向深淵滑落的過程裡,他到底扮演了什麽角色?

這一切,還要從1994年的“柳倪之爭”說起。當時,聯想集團兩大核心人物柳傳志和倪光南發生了分歧。時任聯想總工程師的倪光南主張走技術路線,選擇芯片為主攻方向。而時任總裁的柳傳志主張發揮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加大自主品牌產品的打造。“柳倪之爭”後來也被認為是代表中國企業“貿工技”和“技工貿”兩條線路的爭鬥。

胳膊擰不過大腿,總監鬥不過總裁。最終,聯想還是走上了優先發展市場的路線,倪光南“卷鋪蓋”走人。隨後柳傳志任命楊元慶為聯想電腦公司總經理,在楊元慶的帶領下,聯想自有品牌電腦銷量躋身中國市場前三位。

尚未完全成熟的聯想,在貿易優先的發展策略下嘗到了不少甜頭,一個20萬元資金起家的公司就這樣成長為了一個市值數百億的大型高科技公司。然而柳傳志的“神話”隻寫了一半就“退隱山林”了,楊元慶接過來繼續寫,但現在眼看著,就快寫成“爛尾”了。

2005年為了衝出國門的聯想,做了一件震驚全球商界的事情,以12.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藍色巨人”IBM的全球PC業務。對聯想而言,這種“蛇吞象”式並購無異於一場豪賭,但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如果不吞下IBM的PC業務,衝出國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那可能會“死”得更慘。

所謂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此次並購聯想沒有長遠的規劃,運氣也沒有偏向它們。一方面,收購IBM的PC業務後,全球就迎來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止是聯想,許多企業都受到衝擊;另一方面,全球PC市場出現動蕩,銷售下滑、利潤下降,聯想繼續受損。

如果說收購IBM的PC業務是聯想不得已而為之,那麽,聯想收購摩托羅拉就一定是“作死”。

聯想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成功地從貿易向技術驅動轉型。2014年國內中低端手機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各路對手全力殺入,采取的策略也都不盡相同。以小米為例,這一年賣出6112萬部手機的小米走的是“自我研發”路線,而聯想呢?一開始我們就說過,它們選擇了“貿工技”的路線,那麽利益當前,技術可以往後放一放。於是它買下了谷歌旗下的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想要進入競爭沒那麽激烈的歐美市場。

剛開始聯想的手機業務成績的確不錯,出現過銷售高峰期,但問題是,手機是一個跟隨時代在前進的產品,需要更新換代,不斷更新。聯想並沒有自己的科研團隊,買下了摩托羅拉,也無法更新技術。於是一年後,聯想的手機業務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股價更是從2015年5月開始“大跳水”,全年跌回到2011年的水準,公司全年虧損4.7億美元。聯想手機掌門人劉軍及其團隊曾被楊元慶斥為“拿著榔頭都敲不醒”,而今看來,這個敲不醒的人更有可能是楊元慶自己。

一步錯,步步錯,在最可能創造歷史的年代,聯想玩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柳傳志在今年2月,承認了聯想存在諸多失誤。這不由得讓人想起那位“卷鋪蓋走人”的倪光南。也許很多人都忘了,聯想賺得的第一桶金是倪光南團隊研發的聯想微機和AST漢卡,靠的是技術發家,而不是貿易。當我們撥開時間的迷霧,就會發現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

今年的倪光南,已經78歲,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盡力而為”。今年的柳傳志74歲,他依然是人們敬仰的企業家,但聯想已經不再是那個可以呼風喚雨的巨頭。

聯想沒在新的競爭中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沒能在同年代的品牌賽道上跑過華為,選擇了貿易優先,後來技術卻沒有跟上。雖然聯想被恆指踢出局,對企業來說還不至於轟然倒塌,但慢慢地被遺棄,才是真正的蒼涼。

原來,“失去”了聯想,世界並不會怎樣。

* 本文由財經郎眼Daily(ID:cjlydaily)授權i黑馬(ID:iheima)轉載,作者:貌貌狼。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