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航天員,我們接你回家”

闊別地球90天,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即將結束太空之旅返回地球。

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分離前,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置、實驗數據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各項工作。接下來,3位航天員即將啟程回到祖國懷抱。

截至目前,3位航天員已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航天員在軌時間越長,也意味著返回後適應難度越大,這就要求返回階段地面搜救工作時間要短、效率要高。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卞韓城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神舟十二號是返回東風著陸場的第一艘載人飛船,這將是對東風著陸場的全面檢驗和考核。

卞韓城說,天氣條件是製約神舟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的重要因素,及時捕捉氣象變化是確定返回窗口的重要基礎。隨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接近尾聲,天氣保障也進入了關鍵時期。

東風著陸場地處我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9月,這裡秋高氣爽,氣溫明顯下降,但對流性氣象仍時有發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短期預報組負責人王剛說,戈壁灘上的氣象瞬息萬變,氣候情況異常複雜,這對天氣保障是不小的挑戰。

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飛船返回程序一旦啟動,就沒有“可逆”的余地。

“主著陸場的天氣條件是飛船能否按時返回的關鍵,能否準確預測風向、風速和雷電,是確保飛船準確返回預定著陸區域的關鍵,而所有的天氣條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面淺層風的大小。”王剛說。

王剛介紹,飛船返回艙將在距離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打開降落傘減速,然後緩緩飄向地面。如果風力過大,返回艙有可能飄出指定著陸區域,增加救援難度。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天氣室主任楊靜儉說,在飛船返回前50天,天氣參試人員就開始對著陸場氣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預測預定返回月氣候,開展高影響氣象專題技術分析。在飛船返回前30天,他們組織機動氣象雷達在各站點值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加密值班。在返回當日,則將每3小時發布一次訂正預報,按標準發布危險氣象警報。

臨近飛船返回日,天氣機動保障車也進駐著陸場,這將為返回和搜救提供更有力的天氣保障。

著陸場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享有“上帝劃下的曲線,蒼天締造的神奇”美譽,不過地形複雜,沙丘起伏落差大,極易遮擋視線。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年一場沙,從冬吹到夏。”這就提高了搜索處置和運輸的難度。

搜索分隊測繪小分隊隊員萬向東說,“人定勝天,只要我們全體搜救隊員齊心協力,就沒有攻不下的山頭。”

卞韓城說,東風著陸場曾經是載人飛船返回的天氣備份著陸場,技術基礎相對薄弱。確定作為空間站工程階段飛船返回著陸場後,著陸場系統先後組織了搜索、導航、通信和基礎設施建設等20余項技術改造,如今已經具備了執行載人飛船搜索回收任務的能力。

據卞韓城介紹,為完成此次搜救任務,搜救分隊從今年5月開始就開展崗位基礎性訓練,7月開展了任務針對性訓練,主要進行測控、通信、搜索回收等設備操作訓練。他們還組建了一支尖刀隊,隊員全年進行陸上、水上、空中搜救訓練。除了體能、理論等基礎訓練外,這支尖刀隊的隊員還進行了無人機操作、直升機索降及抗眩暈訓練等30多個項目訓練。

“這群搜救隊員始終把確保‘艙落人到’作為最高準則,要做到測量通信立體連續,落點預報快速準確,搜索救援艙落人到!”卞韓城說。

返航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還完成了一項重要試驗。9月16 日13 時38分,神舟十二號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為後續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重要技術基礎。

卞韓城說:“讓我們預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一起接航天員回家,再說出那句:‘你好,歡迎回到地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