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輾轉玉雕路 劉建立的“破與立”

有“中國玉都”之稱的揭陽,從家庭手工作坊到如今的玉石產業化發展,玉雕人才輩出,佳作紛呈,劉建立便是其中之一。

從業20多年來,劉建立一直致力於玉石雕刻創新的探索,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在題材、工藝、表現手法上進行創新性的改良。至今,依舊堅持著每日雕刻。他創作的“大肚佛”系列,有著獨有的個人玉雕創作風格,頗受市場好評。

與玉結緣

初出茅廬獲讚譽

和大多數熱愛雕刻的玉雕師一樣,閑聊時不顯,但聊起玉石,劉建立總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對玉石有源自骨子裡的一份熱愛,看到一塊石頭變成了一件好看的東西,我會感到十分興奮。”說起劉建立與玉的結緣,還要追溯到青年時代。16歲那年,新密市藝術學校的一則招生啟事徹底改變了劉建立的人生走向,或許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劉建立與玉石之間有一段不解的緣分。

在學校裡,起初劉建立學的是泥塑,但是在入學半年後,他參加了一個雕刻比賽,意外地獲得了第一名,並得到了校長的青睞。在校長的指導下,劉建立慢慢地開始向玉雕靠攏。校長之於劉建立,是良師,亦是益友,劉建立的第一件玉雕作品就是在校長的指導下完成的。

“校長給我了一塊芙蓉石,問我這塊石頭能做什麽?我當時想了想說可以做大肚佛,校長就讓我先用泥塑做一個大形。我花20分鐘做了一個大形,校長看後很滿意,於是我便開始在芙蓉石上雕刻,就這樣,在他的鼓勵下我創作出了我的第一件玉雕作品。”說起這件時隔近20年的事情,劉建立仍記憶猶新。

這件作品比較有形,劉建立在創作時沒有按照傳統的形製來做,這是因為受到原材料的形狀限制,它本身是一塊玉石上解下來的蓋,所以選用了比較特別的書卷形式。作品以傳統佛教題材為靈感,巧妙地利用了原材料本身的色彩,在雕刻上繁簡適當,刻畫出了端莊祥和、面容秀麗、衣紋洗練的觀音菩薩形象。

小件之於大件

不僅僅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2001年,從學校畢業的劉建立抱著“闖一闖”的心態來到了四會,開始從事擺件雕刻。在工廠工作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玉石雕刻不同於泥塑,泥塑是做加法,而雕刻是做減法,想要把雕刻做好,一定要先“忘”掉關於泥塑的技法。“玉石雕刻主要以‘雕’為主,不是以‘塑’為主, 這個時候泥塑只能做配合,配合雕刻來做玉。”在理解了這一點後,劉建立在雕刻過程中越發得心應手。

在這段時間裡,劉建立主打翡翠擺件的雕刻,花鳥魚蟲、山水仿古、佛教人物、瑞獸器皿等題材都是這一階段主要學習雕刻的對象。或許是天性使然,劉建立發現比起山光水色、花鳥蟲魚,他似乎更喜歡佛教題材的創作,而最能展現佛教人物精髓的表現形式並非大件,小件似乎更適合佛教題材的創作。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劉建立便開始自行摸索掛件的創作。

達摩,全名為菩提達摩,是此件作品的靈感來源。作品原材料水潤通透,種老膠質感強,顏色均勻舒適。通過雕琢,把達摩的形象刻畫得神韻十足,線條舒緩流暢,細節處理得巧妙自然。

但是當時他在雕刻中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小件就是大件的縮小版,導致他在做出第一個小件後,遭到了師傅嚴厲的批評。“這件事對我的教育意義很大。我在做第一件翡翠觀音掛墜時,整體的外形沒有按照正規小件的手法去做,儘管工做得很細,但是整體沒有達到小件的要求。”

同樣是雕刻,但小件與大件的雕刻截然不同,大件的材料體量大,材質略差;而小件的材料體量小,材質則相對要好,如何在方寸之間既達到保料的目的,又能完美地雕琢出作品?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後來慢慢地我才真正意義上明白了做小雕件到底需要達到什麽樣的要求。”劉建立說道。

這件作品的原材料比較特別,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都有白色的地方,料子整體又比較薄,在創作前期,劉建立曾為它設計了多個方案。怎樣才能把料子的價值最大化?如何讓上下兩部分的白色部分相互呼應?這是劉建立在創作前期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最終他決定用淺浮雕的技法進行雕刻,原料下方雕刻了一位手裡托著缽行走在青山綠水中的僧侶,上方則雕刻了一個佛陀頭像,巧妙地利用了翡翠顏色的濃淡過渡變化,讓畫面變得相互呼應。

這件作品的原料比較大,玉質通透、溫潤。玉料上半部分很乾淨,下半部分則有裂,為了避裂,劉建立在釋迦牟尼身旁雕刻了一個小沙彌,作品中釋迦牟尼身形比例協調,站姿端正莊嚴,神態肅穆安然,下方雕刻的一個香爐以及一縷青煙,讓整個畫面得到了拉伸。

因材施藝

以繁化簡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建立在去揭陽選購玉石原料的途中遇到一位朋友,朋友和他聊起了揭陽的玉雕氛圍,說到揭陽不管是對材質還是對工藝,都與四會不同,尤其是掛件雕刻,如果想要在玉雕上更進一步,不妨到揭陽試一試。

了解完實際情況後,劉建立決定搬到揭陽繼續學習玉石雕刻。這次與以往去揭陽買原料不同,這一去有太多的未知,沒有原材料,沒有客源……然而這一切的不確定不但沒有讓劉建立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他想要把玉雕做好的決心。

作品選用種水優質、顏色均勻的翡翠為原材料,恰到好處地展現出手拿布袋的大肚佛形象,借以寄予一種圓滿融通、解憂忘愁、喜樂安康、招財納福的祝願。

劉建立的篤定在於,對於玉雕來說,他是有備而來的。“用‘調水’‘調光’‘調色’的手法來展現材料最本真的美,是‘揭陽工’最大的特點,能不能在基於‘揭陽工’的基礎上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讓一件作品達到‘珠光寶氣’的效果?”有了想法以後,劉建立開始閉門探索,前期漫長的學習過程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精力,他每天穿梭在工作室裡,如一個工作狂般遊走於刻刀和翡翠之間,每天堅持雕刻20個小時以上。

長期以來,佛造像象形的完滿一直都是雕刻師在創作中所追求的要點,《佛造像度量經》中嚴苛的製式度量更是成了他們在雕刻過程中所尊崇的金科玉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更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純精神意義的表達,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雕刻師的想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很顯然,劉建立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經過不斷探索、嘗試,最終他以“因材施藝,以繁化簡”為雕刻佛造像的創作方向。

作品玉質溫潤細膩,顏色俏麗鮮活,造型圓潤。彌勒容貌勾勒細致,憨態可掬,大肚便便,嘻嘻而笑, 展現一種笑口常開、豁達灑脫的態度。

在創作過程中,他大膽改變了以往佛造像象形必須完滿的觀念,把手、胳膊、衣紋等部分的線條加以精簡,把五官稍作調整,同時運用“調水”的技法讓作品看起來更加通透。剛開始,這樣的改動讓很多人不解,因為當時市面上佛造像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沒人能保證有人會為這一系列的改動而買單,但是作品一經推出,馬上就獲得了不少好評,很多訂單紛至遝來。不少同行在其他題材作品的雕刻過程中,涉及人物雕刻內容的部分也會找劉建立一起合作。

透光性好是劉建立雕刻的佛造像其中最大的一個亮點,何謂透光性?其實指的是光進入翡翠內部後能透光的程度。至於如何讓翡翠的透光性更好?讓翡翠看起來更加通透?它屬於翡翠雕刻中的一種技巧,這種技巧也就是行話中所說的“調水”“調種”。

劉建立充分利用原料中有色根的部分,將之化為地藏王菩薩手上的禪杖,畫面中菩薩面容豐滿,人物線條流暢,細節修飾到位,工藝細膩,整體寧靜祥和。

劉建立說:“不同種的‘調水’‘調種’是不一樣的,比如種水好的翡翠不能挖太深,挖太深了從正面看像一條棱,雖然會聚光,但會給人一種破損的感覺;而種水差一點的翡翠相應地就要挖得深一些,這些都是經過長期實驗後積累而來的經驗。”為了學會“調水”“調種”,劉建立起初研究的是玻璃的折射,當對玻璃的折射有了一定的了解後,才開始用工具來對翡翠的正、反面進行試驗,雖然一路走來遭遇了不少曲折,但是時間久了,這其中的訣竅自然也就了然於心了。

在問到為何會喜歡傳統佛教人物的創作時,劉建立說道:“不管做什麽題材,都不能脫離市場,題材可以不變,但是做法、構思一定要有所改變。佛教題材一直是東方雕刻題材中最傳統的一種,它傳統的形象在被更多人接受與喜愛的同時,也寄托了人們對吉祥、如意、平安的期盼。”

這件作品的原材料為三彩翡翠,整體隨形雕刻,菩薩面容秀麗,法相飽滿,雙目半閉,神態安然自若。劉建立根據原料顏色豐富多彩的特點,以黃底為人物,料子中綠色部位用於雕刻文殊菩薩手中的金剛寶劍,俏色巧雕,施以淺浮雕手法,層次分明,精致細膩。

做這一行久了,劉建立越發感受到學習的必要性:“對於一個雕刻師來說,還是要多看、多思考。”劉建立到現在依舊保留著每天雕刻的習慣,他手上的傷口就是多年來堅持雕刻留下的痕跡。

在劉建立的玉雕世界中,於玉石之上雕刻,是一個修行的過程,既修身,也修心,這其中既有創作時的艱辛,又有收獲後的喜悅。問及未來的規劃,劉建立說,接下來想再購入一些材料,在玉雕種類上再突破一下,打造一個具有識別度的品牌,做到不隨波逐流。

劉建立廣東省中級美術工藝師,揭陽市工藝美術大師,揭陽市玉器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雕刻藝術研究會第一屆理事副會長。

圖/鼎立宸玉雕工作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