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詐屍式育兒:互怨家庭中的一顆“苦果”

繼“喪偶式育兒”之後,社交媒體上再封“詐屍式育兒”,意在強調家庭育兒失衡的“現實困境”。坦白來講,在國內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在多數時候是缺位的。所以無論直言“喪偶式育兒”,還是怒懟“詐屍式育兒”,本質上多是孩子母親對孩子父親的控訴。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孩子母親缺位的情況,不過也是極少數。

總的來說,國內的父親們,在育兒的過程中,做的並不是很好。不過,對於“喪偶式育兒”或“詐屍式育兒”,追根究底,也是“互怨家庭”的一種主要特徵。作為以家庭為部門的存在,最基本的規則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要商量的乾事情,合作的乾事情,分擔的乾事情。

落實到“育兒”上,其實本就不應該是一個人的事情。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雙方的關愛和陪伴屬於“基本條件”。如果,有人說自己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最好的決定就是不要生孩子。因為,一個孩子一旦處於情感失衡的環境中,或許比在物質失衡的環境中更易受傷。

所以,但凡原生家庭雙親都在的情況下,無論如何,要實現雙向的陪伴,而非一個人“撫養孩子”,一個人在外“撫養家庭”,這樣的模式好像看起來很合理,一個主內(女性主內的多),一個主外(男性主外的多)。但是,在孩子的感受上和體驗上,可能就存在一定的失衡。

於此,也就能理解,為何在一個男性相對主導的世界裡,母親的概念反而顯得很強烈。這不是說,女性的話語權強,而是母親對於一個人的精神意義著實超過父親。之所以這樣講,也是基於一個現實的考量。一個家庭之中,當一個孩子在幼年遇到喪父或喪母的悲劇時。絕大多數孩子在接受“喪父的事實”上,要比接受“喪母的事實”容易的多。

說到底,母親的概念在孩子的意識裡,是要比父親的概念更深遠。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緣於母親有哺乳之情,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現實生活中,母親對於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十有八九多於父親。這有來自社會分工格局(女主內,男主外)的原因,也有來自傳統“育兒觀念”中父親形象的固化。

總之,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孩子長大後,獨立意識相對完善後,父親的秉性傳導才逐步開始。可惜的是,絕大多數時候,孩子難以與父親達成良性的溝通。這些問題如果追究起來,真是原因複雜。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問題。

但是,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在“育兒”的認知和觀念上,也開始有所改變。女性除卻有哺育孩子的任務,也同時參與社會勞動。這種時候,男性如果還以工作忙的借口回避照顧孩子的事情,似乎就有點說不過去。坦白講,絕大多數人認為的育兒是狹隘的。他(她)們總以為提供足夠的物質條件就行,至於精神的陪伴,總覺得無所謂。

可實際上,對於幼年的孩子,如果不能很好的體味到家庭的溫馨和父母的愛意,是很難健康成長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在育兒的問題上是建立在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講的直白一些,就是有商有量,共同分擔。可是在“喪偶式育兒”和“詐屍式育兒”中,幾乎看到的都是獨斷和偏見。

“喪偶式育兒”模式,屬於極端性的缺位,孩子的心靈健康與否暫且不說,就夫妻關係來看很可能都很不好。長此以往,“詐屍式育兒”就會逐漸泛起。說到底“喪偶式育兒”屬於“詐屍式育兒”的前兆。因為極端性的親子關係缺位,夫妻關係就會緊張起來,這種氛圍之下,自然會帶著互怨和偏見進行彼此交鋒。長此以往,自然孩子也會受到很大不良影響。

所以,作為育兒問題來講,追根究底還是夫妻關係的問題。一對關係健康的夫妻,肯定是基於尊重,陪伴,扶持,理解等理念在維持關係。因此,但凡出現育兒分歧,主要的問題在於,夫妻關係中已經出現“互怨苗頭”,而這種“互怨苗頭”的出現,就代表夫妻關係出現罅隙。

於此,在“育兒”問題上,不要急著以孩子作為擋箭牌回避夫妻之間的實質問題。孩子,說到底是兩個人共同的產物,無論從生物關係上看,還是從法律關係上看,基本上是均等的。所以在育兒上的問題,就會轉化成為夫妻之間的問題。這種時候,考驗的其實是解決夫妻關係的能力,而非處理親子關係的能力。

坦白講,孩子在幼童階段,在親子關係中幾乎是被動的。所以,育兒本身就是夫妻之間共商的一種合作行為。對於尊重,陪伴,扶持,理解等理念同樣是適用的。只是,從“喪偶式育兒”模式,到“詐屍式育兒”模式,身處其中的夫妻或許早已被互怨淹沒。而作為“育兒過程”本身,也就成為二者交鋒的由頭。

既然夫妻關係出現問題,那麽“家庭互怨”就會成為家常便飯。即便不在“育兒”問題上追究,也會在其它問題上衝突。總之,夫妻之間早已互相抵觸,自然在“育兒”問題上很難達成一致。甚至,這與付出多與少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互怨家庭中早已癌化,自然就會漸漸長出腫瘤,而“喪偶式育兒”是初期,“詐屍式育兒”是晚期。

說到底,家庭育兒是一個夫妻合作的過程,但凡合作的機制被打破,那麽“育兒”的體系就會破裂。母親再好,她也只能扮演母親的角色,父親再強,也只能充當父親的角色,家庭教育是一個合作的過程,誰聽誰的不重要,彼此尊重商量,理解共識才最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