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朝的“重文抑武”是否太過?如果是你也會這麽做的

武將兵權過重,是五代十國朝代更迭頻繁的重要原因,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對其進行了深刻反思,然後施行了“重文抑武”的策略,來看看前因後果吧!

武將篡位

從公元907年,宣武節度使朱溫滅唐,建立後梁以後,當時的北方中原地區,53年間經歷了5個朝代,梁、唐、晉、漢、周相繼走上歷史舞台。存世最長的後梁17年,最短的後漢僅4年,由此可見當時的混亂。

主要原因便是武將、藩鎮手握重兵,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公開說“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耳”。很明顯,皇帝大家都可以做,誰有實力誰就繼承大統。

杯酒釋兵權

公元960年,趁著後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禁軍將領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坐上了帝位,建立了宋朝,趙匡胤即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依然擔心禁軍的將領們自恃功高,進而威脅自己的皇權。

當時的謀臣趙普就直言唐朝滅亡以後,為何朝代更迭頻繁,都是因為“藩鎮太重,君弱臣強”。於是趙匡胤用“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石守信等禁軍將領的兵權,同時給予優厚待遇,這些功臣沒有了兵權自然就不會威脅帝位了。

兵權改革

雖然解除了開國功臣的兵權,但是依然有其他的武將威脅,於是兵權改革緊接著來了。

首先是將禁軍統領一分為三,分別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再選派親信擔任將領,直接對皇帝負責。同時設立樞密院,樞密院的職責是調動部隊,官員多是文官擔任。這樣指揮打仗的禁軍將領和調兵的樞密院相互牽製,兵權進一步分化。

然後施行更戍法,將禁軍部隊定期更換駐地,但統兵的將領不跟隨部隊調動,這樣做就避免了將領培養嫡系部隊,讓部隊只能聽從於皇帝的命令,防止了叛亂的發生。

接著將地方廂軍、鄉兵中的精乾編入禁軍,這樣做就讓地方不可能培養出有戰鬥力的部隊,國家的防衛只能依靠禁軍了。

利弊分析

有利的方面:這些政策確保了皇權的安穩,另外重文抑武讓文人走上了前台宋朝也是文人最幸福的時代,宋太祖的遺訓中便有不殺士大夫一條。宋朝的文人們,不僅創造出了宋詞這一燦爛的文化成果,科學、哲學均得到大爆發。

另外,宋朝也特別注重經濟發展,當時的商業貿易相當發達,而且城市也沒有宵禁,豐富的生活設施讓百姓幸福度爆棚。《水滸傳》裡的武大郎賣燒餅,可以在市中心擁有二層小樓還有美麗的老婆,可見宋朝人的生活水準。

不利的方面:宋朝的兵權改革,讓禁軍空前強大,而地方卻沒有有效防衛力量,遼、金南侵能夠快速推進到汴京城下,就是因為地方空虛。

不得不說,從宋朝開始,綿延了幾千年的尚武精神越來越蕭條。發達的經濟和豐富的生活,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概念非常受歡迎,不能讀書經商也不錯,沒人願意去禁軍受罪了。

總結

雖然“重文抑武”造成了尚武精神的沒落,但宋朝的對外戰爭卻不是一敗塗地,無論是遼、金、西夏,宋朝與他們都形成了均勢,並沒有造成王朝覆滅。就算是蒙古人,南宋也抵抗了45年,雙方戰事非常膠著。

宋太祖趙匡胤的“重文抑武”策略絕對不算矯枉過正,否則也不可能存世320年了,不過如果宋朝能夠審時度勢的調整政策,應該會更加輝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