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入門:中醫術語解釋大全(四)(珍藏版)

142左券:券,契約,分左右二聯,主約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比喻有充分把握。

143金針度人:向嫡傳學子傳授深奧理論及絕技。

144兩儀:天地。

145飧泄:完谷不化之泄瀉。

146犀燭:傳說犀牛角放入水中會發光。

147理中 :調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虛寒証用溫中祛寒法治療。

148理氣 :是運用有行氣解鬱、降氣調中、補中益氣作用的藥物,治療氣滯、氣逆、氣虛的方法。氣虛用補益中氣葯,見補氣條。氣滯宜疏、氣逆宜降,故又分疏鬱理氣、和胃理氣、降逆下氣等。

149理血: 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補血、涼血、溫血、祛瘀活血、止血等。

150推拿: 即按摩(見《小兒推拿秘旨》)。 正骨八法之一。包括推法和拿法。《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推者,謂以手推之,使還舊處也。拿者,或兩手或一手捏定患處,酌其宜輕宜重,緩緩焉以復其位也」。適用於骨折癒合後或其他疾患所遺留的關節等處僵直者。

151營衛: 出《靈樞.營衛生會》。營氣和衛氣的合稱。兩氣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氣之所化。營行脈中,具有營養周身作用﹔衛行脈外,具有捍衛軀體的功能。

152營氣 :營運於脈中的精氣。生於水谷,源於脾胃,出於中焦,有化生血液和營養周身的功用。《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 溫病辨証中,營分証和氣分証二者合稱。如營氣同病。

153營分証 :溫熱病邪氣內陷的階段。多由氣分証傳變或衛分証逆傳而來。以夜熱甚、心煩不寐,或神昏譫語,斑疹隱現,舌質紅絳,脈細數為主証。營是血中之氣,營氣通於心,病傳營分,顯示正氣不支,邪氣深入,威脅心包,影響神志或病及厥陰肝經。疾病由營轉氣,表示病情好轉﹔由營入血,表示病情更深重。

154營衛不和: 出《傷寒論.太陽病篇》。一般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包括: 衛弱營強,因衛氣虛弱,汗液自行溢出,症見身不發熱而時有自汗。 衛強營弱,因陽氣鬱於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症見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

155營衛氣血 :營、衛、氣、血本屬人體生命的四種精微物質和動力基礎,後世溫病學說借衛與營、氣與血的陰陽表裡相對關係,將溫病傳變由外而內由氣及血的過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作為臨床辨証論治的綱領。《溫熱論》:「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也」。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156營氣不從 :指血脈中營氣運行障礙,出現癰腫的病理。《素問.生氣通天論》:「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因邪氣侵襲,營氣運行不暢,瘀阻於肌肉腠理之間,血鬱熱聚,便成癰腫。

157營氣同病: 溫病辨証。邪熱已傳入營分,仍有氣分証,稱營氣同病。參見衛氣營血辨証條。

158培土生金 :也稱補脾益肺。土指脾,金指肺。借五行相生的理論用補脾益氣的方葯補益肺氣的方法。臨床多用於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見食慾減退、大便溏、四肢無力、舌淡脈弱等肺虛脾弱証候。

159陰虛 :指陰液不足。臨床表現有「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唇紅口乾,舌質嫩紅或絳乾無苔,大便燥結,小便黃短,脈細數等。

160陽虛: 陽氣不足或機能衰退的証候。陽虛則生寒,症見疲乏無力、少氣懶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質淡嫩,脈虛大或微細等。

161虛火: 真陰虧損引起的發熱。如兩顴潮紅、低熱、五心煩熱或骨蒸勞熱、心煩失眠、盜汗、尿短赤、口燥咽乾、舌紅苔少或光紅無苔、脈細數無力,多見於熱病傷陰的後期,或陰虛勞損等。 陰盛格陽引起的假熱癥狀。

162虛邪 :致病邪氣的通稱。因邪氣乘虛而侵入,故名。《素問.上古天真論》:「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五邪之一。某臟因母病及子而發病,即從母臟傳來的邪氣。見《難經.五十難》。

163虛勞 :病名。出《金匱要略》。據《諸病源候論》、《聖濟總錄》等文獻分析,虛勞包括因氣血、臟腑虛損所致的多種病症,以及相互傳染的骨蒸、傳屍。後世文獻多將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

164虛脹:病名。見《醫宗必讀》。脾腎陽虛者,腹部脹滿,神疲納呆,畏寒肢冷,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脈細。治宜健脾溫腎,化氣行水。用附子理中湯合五苓散,或金匱腎氣丸。肝腎陰虛者,腹部脹滿,形體消瘦,面色黧黑,心煩口燥,齒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脈細數。治宜滋養肝腎,涼血化瘀。用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東加減。

165虛熱 :陰、陽、氣、血不足引起的發熱。《素問.調經論》:「陰虛則內熱」。《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煩勞則張」。虛証的發熱,必兼見其他虛性的症、脈、舌,從其他虛証中鑒別其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而施治。

166虛損 :病名。見《肘後方》。因七情、勞倦、飲食、酒色所傷,或病後失於調理,以致陰陽、氣血、臟腑虛損而成。虛損病情復雜,主要可概括為氣虛、血虛、陽虛、陰虛。氣虛多見肺脾虛損。症見四肢無力,懶於言語,動輒氣短,自汗心煩。宜用補中益氣湯。血虛多見心肝虛損。症見吐血便血,或婦女崩漏,頭暈眼花,或成乾血癆。宜用四物湯、當歸補血湯。虛在心者,並用歸脾湯。虛在肝者,並用二至丸。陽虛多見脾腎虛損,症見飲食減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酸軟,神疲無力,畏寒肢冷,陽痿滑精,小便數而清長,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細或沉遲,治宜溫補。

167虛煩 :証名。 指陰虛內熱,虛火內擾而見心中煩亂,精神不能任持,似脹不脹,悒悒悶悶,飲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寧的証候。多見於熱性病後期,或外感病經汗、吐、下後餘熱不清者﹔亦見於勞心思慮過度者(見《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証並治》)。 指狀如傷寒,但不惡寒,身不疼痛,頭不痛,脈不緊數,獨熱者(見《千金要方》)。

168虛喘 :見《醫林繩墨》。指氣喘由於正氣虛者。多因稟賦素弱、久喘或大病後真元耗損,致臟氣虛衰,肺氣失主,腎不納氣而致。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呼吸氣短難續,聲音低微,以深吸氣為快或動則氣喘。根據病因和見症的不同,分為氣虛喘、陰虛喘、真元耗損喘等。

169虛火上炎 :腎陰虧虛,水不製火,出現陰火上升的証候。表現為咽乾、咽痛、頭昏目眩、心煩不眠、耳鳴、健忘、手足心熱,或目赤、口舌生瘡、舌質嫩紅、脈細數等。

170虛煩不得眠 :病証名。出《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並治》。指心煩失眠的病証。虛煩指心煩而心下無硬滿,與心下硬滿煩躁者有別。本証可由氣虛、陽虛、陰虛、餘熱等不同因素導致。屬氣虛者,常兼見倦怠乏力,納少神疲,口乾少飲,脈象濡軟,治宜補氣為主。若更見肢冷畏寒、脈沉遲者,屬陽虛,治宜溫陽。陰虛者,常兼見舌紅口乾,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火。鬱熱內擾者,常兼見身熱未凈,口苦舌乾,小便黃赤,治宜清解除煩。

171清陽不升: 指水谷化生的輕清陽氣不能正常濡養頭部、肌表、四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陽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陽實四肢」。清陽不升多因脾胃陽氣不足,升清降濁的功能障礙所致。症見頭暈、眼花、視蒙、耳鳴、耳聾、畏寒肢冷、睏倦乏力、食不知味、納減便溏、舌淡嫩、苔白、脈弱或虛等。

172清熱解毒 :適用於瘟疫、溫毒及多種熱毒病証的治法。使用能清熱邪、解熱毒的方葯,治療熱性病的裡熱盛及癰瘡、癤腫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藥有黃連、黃芩、黃柏、石膏、連翹、板蘭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濟消毒飲、黃連解毒湯等。

173清熱解暑: 用清熱葯結合解暑葯治療外感暑熱的方法。臨床表現頭痛、身熱、有汗、煩渴、小便黃赤,苔薄而黃,脈浮數等。常用藥如鮮荷葉、扁豆花、青蒿、香薷、金銀花、連翹、蘆根、黃連等。

174驚風 :兒科常見病証。臨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識不清為主要特徵。引起驚風的原因較多,一般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大類。以熱性、急性病引起的急驚風尤為多見,如小兒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病,如持續高燒不退,均可出現驚風,亦即劉完素所謂「熱甚而風生」。這與有些慢性病在後期因虛損而出現的慢驚風,有虛實之分。與癇証、痙証,亦有所不同。

175盜汗 :証名。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証並治》。又稱寢汗。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此外,盜汗也有因於陰火盛者,宜正氣湯(《雜病源流犀燭》:炒知母、黃柏、炙甘草)﹔有因肝熱者,宜龍膽散(《雜病源流犀燭》:龍膽草、防風)。

176熱入心包 :溫熱病內陷營血階段的証型之一。主要証候有高熱、神昏、譫語、甚則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見抽搐等。可見於各型腦炎、化膿性腦膜炎、大葉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熱病的急性發作期。

177熱入血室: 病名。出《傷寒論》。指婦女在經期或產後,感受外邪,邪熱乘虛侵入血室,與血相搏所出現的病証。症見下腹部或胸脅下硬滿,寒熱往來,白天神志清醒,夜晚則胡言亂語,神誌異常等。《金匱要略》有如下記載: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來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者愈」。

178熱入血分: 指邪熱侵入血分的病變。熱入血分是溫熱病入血的深重階段,容易消耗陰血和迫血妄行。臨床表現為發熱夜重,神志昏迷,躁擾不安或抽搐。而以斑疹、出血、舌色深絳、神昏躁擾等症為特徵。《溫熱論》:「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真熱假寒 陽証似陰的証候。症見惡寒,但不欲蓋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熱,下利純水,但夾燥糞或屎氣極臭者﹔脈沉,但重按弦滑有力﹔並見煩渴、咽乾、口臭、舌苔白乾、小便黃等。多因外感邪氣化熱傳裡,陽盛格陰所致。

179真實假虛 :實邪結聚的病,反現類似虛証的假象。如熱結胃腸、痰食壅滯、大積大聚,致使經絡阻滯,氣血不能外達,因而出現精神默默、身寒肢冷、脈象沉伏或遲澀等証。但細察患者,聲高氣粗,脈雖沉伏或遲澀但有力,體雖瘦而神不疲,舌質紅絳,或有焦黃苔。《景嶽全書》:「大實之病,反有羸狀」。

180惡露不絕 :病証名。見《婦人良方》。又名惡露不止(《肘後方》)、惡露不盡(《諸病源候論》)。多因產後氣虛失攝,沖任不固﹔或余血未盡,或感寒涼,敗血瘀阻沖任﹔或營陰耗損,虛熱內生,熱攏沖任,迫血下行所致。氣虛者,惡露色淡,質清稀,量多,兼見面色蒼白,懶言,小腹空墜,宜補氣攝血,用舉元煎加減。淤血未盡者,惡露量少,淋漓澀滯不爽,色紫暗有塊,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

181破氣 、破血:破氣,理氣法之一。使用較峻烈的理氣葯散氣結、開鬱滯的方法。藥用青皮、枳實等。

182健脾疏肝 :治療肝氣鬱結引起脾不健運的方法。臨床用於兩脅脹痛、不思飲食、腹脹腸鳴、大便稀溏、舌苔白膩、脈弦等肝盛脾虛証候。

183消渴: 出《素問.奇病論》。又名 渴、消癉。宋、元以後,又有稱三消者。 病証名。泛指以多飲、多食、多尿癥狀為特點的病証。多因過食肥甘,飲食失宜,或情志失調,勞逸失度,導致臟腑燥熱,陰虛火旺所致。治療一般以滋陰、潤燥、降火為主。根據病機、癥狀和病情發展階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別。詳各條。 指以多飲、多尿、尿甜為特徵的病証。見《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腎消方》。 証名。指口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証並治》:「太陽病,發汗後,……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184流痰 :病名。骨關節慢性破壞性疾病。在破壞過程中少有新骨形成。當膿腫形成後可以流竄,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稱流痰。近代認為本病是無頭疽的一種,相當於骨與關節結核。多發於兒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結核病史,發病部位以脊椎、髖關節為多見,次為膝、踝、肩、肘、腕關節。故因病位不同又有龜背痰、環跳流痰、鶴膝痰、穿踝痰等名稱。其病因多為先天不足,或久病腎陰虧損,骨髓不充,外邪乘虛而入,痰濁凝聚﹔或跌撲損傷,氣血不和而誘發。病初局部酸脹微腫,不紅、不熱、不痛﹔久則漫腫疼痛,成膿,周圍肌肉萎縮﹔後期由於陰虧火旺,可有午後潮熱盜汗、身困無力、少食,潰流清稀膿液及敗絮樣物,久則瘡口凹陷,周圍色紫,形成竇道,不易收口。

185潤肺化痰 :化痰法之一。與潤燥化痰同義。治療燥痰的方法。由於外感溫燥,或肺陰不足,虛火灼金,煉液為痰。症見咽喉乾燥哽痛,嗆咳痰稠難咯,舌紅苔黃而乾。

186燥痰 :痰証的一種。見《醫學入門》卷五。又名氣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見痰少色白,或咯出如米粒狀痰,澀而難出,或兼見面白色枯,皮毛乾焦,口乾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潤肺為主。

187肺勞: 虛勞的一種。出《諸病源候論》。肺臟虛損所致。症見咽喉乾痛,聲音嘶啞,鼻不聞香臭,面腫,胸悶氣短,咳嗽吐血,飲食減少,消瘦乏力,發熱等。治宜益氣補肺。

188疳 :病名。又稱疳証或疳疾。前人謂:「疳者乾也」。是泛指小兒因多種慢性疾患而致形體乾瘦,津液乾枯之証。古代列為小兒四大証(痘、麻、驚、疳)之一。臨床上以面黃肌瘦,毛髮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為特徵。《小兒葯証直訣》:「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可見疳証多為脾胃虛弱的疾病,如營養不良、慢性消化不良等。同時,還包括其他疾病,如無辜疳(頸淋巴腺炎或淋巴結核)、疳癆(嬰幼兒結核病),以及多種寄生蟲病、五官疾患等,名目繁多,不少重復。較常見的,如以五臟分類及病理病因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疳癆、蛔疳等﹔以癥狀命名的有疳熱、疳渴、疳瀉、疳痢、疳腫脹等﹔以病變部位命名的有腦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