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曉平:一個英國青年的中國皇帝夢

1891年,太平天國叛將李昭壽之子李洪發動五省哥老會起兵,英國人美生(Mason)負責從香港偷運軍火入境,被海關緝獲,起事失敗。英國青年美生為什麽加入哥老會?他出於什麽動機參與這一驚天大案?筆者利用《美生中國懺悔錄》嘗試給出解釋。

《美生中國懺悔錄》

李洪與哥老會

一切要從太平天國叛將李昭壽說起。

亂世梟雄李昭壽(1822-1881),河南固始人,1853年加入撚軍,旋投降清廷道員何桂珍。1855年,李昭壽截獲清廷密信要對他動手,乃殺死何桂珍,加入太平軍,隸忠王李秀成麾下。1858年,因李秀成受洪秀全親信排擠,他在滁州再次投降清廷,改名李世忠,積功至江南提督。李昭壽熟知太平軍內情,對清軍圍困天京出力頗多。謝興堯認為:“太平天國之亡,不無間接受昭壽之影響。”降清後,李昭壽屯兵滁州一帶,切斷太平軍與皖北的聯絡。李秀成為打開局面,曾會集眾將、厚集兵力來攻,李昭壽見招拆招,卒令太平軍敗退。站穩腳跟後,李昭壽擁兵自重,收稅販鹽,富逾王侯,凌轢鄉裡,儼然一霸。1864年,李昭壽被解除兵柄,閑居安慶。1871年,又因過往嫌隙,綁架悍將陳國瑞,被朝廷革職,交地方官嚴加管束。

1881年,時有候補知州吳廷選,其家人與李昭壽黨羽因細故互毆,李昭壽大怒,率眾毆辱吳廷選母、弟,被安徽巡撫裕祿拘捕,上奏朝廷請示處分辦法。此時太平軍、撚軍早已蕩平,李昭壽失去利用價值,加之橫行不法多年,怨家甚多,朝廷遂下令“即行正法”。

李昭壽次子李顯謀立志為父報仇,化名李洪(李鴻、李豐),變賣家產籌措資金,在長江中下遊各碼頭頻密活動,聯絡五省哥老會十餘個山堂,定期於1891年11月16日,在湖北沙市、安徽安慶同時起事。後因考慮到安慶清廷兵力較厚,改在防守較為薄弱的沙市發動。李洪“中等身材,刮骨臉,下頦尖瘦,像個書生模樣”。他托哥老會江淮一帶的總頭目匡世明,通過其同黨徐春山、徐春庭兄弟,找到鎮江海關幫辦(Assistant)英國人美生,請他幫忙採購軍火。

有關哥老會的起源,學界有不同說法。台灣學者劉錚雲認為,哥老會起於湘軍中的兄弟結拜,同生共死的誓言,原本是為了提高戰鬥力,曾國藩曾加以默許。到太平天國失敗,被遣散的湘軍,不少人不願回鄉務農,在沿江各碼頭遊蕩,結成團夥,謀取黑色收入。一些交通線上的小本生意人、茶館煙館酒鋪老闆,以及落魄文人、和尚道士、遊方郎中等等,也入會以求得到保護。筆者認為,哥老會核心成員很多是清廷軍事體制中的失意者,大多是沒有家庭拖累的“光棍”。他們曾經為朝廷賣命,沒有得到相應的好處,對清政府與既得利益者產生怨恨,一旦有人出錢、供應武器,他們無所畏懼,只求一逞,因為“無產者在這場鬥爭中失去的只是鎖鏈,而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馬克思語)。這些人打著“反清複明”的旗幟,只不過是仇恨清朝,並非真的熱愛明朝。

據《美生中國懺悔錄》,徐春山、徐春庭兄弟也是太平天國二代,江西人。先是,徐春山在鎮江充當美生細崽(boy,貼身男仆),介紹美生加入哥老會,後受官府追緝,逃往福建,推薦其弟徐春庭繼任。徐春山(Wang-lu)、徐春庭(Sanza)兄弟與美生的關係遠遠超過了主仆關係,親如家人,無話不談。小刀會起義以後,中國海關(洋關)逐漸由洋人控制。哥老會成員充當海關洋員細崽,可能是有意識地尋求洋人的保護,利用洋人掩護其秘密活動。晚清時期,“官怕洋人”幾乎是普遍現象。

美生上班的鎮江海關內班公事房

中法戰爭以後,傳教活動深入內地城鄉,在長江流域各省出現了反洋教運動,以湖南人周漢最為激進。周漢刊印了大量反洋教小冊子,圖文並茂,足以煽起狂熱。隨著洋行生意深入內地,一些傳統職業受到威脅,民間社會與士大夫互相呼應投入反洋教運動,使得朝廷在辦理時頗為棘手。不少地方官內心傾向反洋教,迫於總理衙門的壓力要出面鎮壓,在執行上不情不願,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一些有著反清抱負的哥老會領袖,利用朝野上下的排外心態,蓄意鼓動愚民燒砸教堂,殺教士教民,目的是加劇朝廷與列強之間的衝突,引爆中外戰爭,趁機推翻清廷,托“愛國”之名,行顛覆之實。表面上單純的“愛國”運動,背後有著絕不單純的背景。李洪起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

購買軍械

據《美生中國懺悔錄》記載,1891年6月最後一個星期六,即6月27日,美生偷偷劃著他的私家小艇,前往南京參加哥老會的秘密會議,會議的詳細內容他沒有透露,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哥老會領袖委託美生從香港購買新式武器,想方設法運到鎮江。美生要求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考慮是否接受這個任務。江湖人士可能對赫德領導下的海關有些誤解,一個鎮江關幫辦權力有限,並不能保證軍火順利通關。

星期天會議結束後,美生又駕著他的小艇從南京返回鎮江。他收起風帆,優哉遊哉地順流而下,誰知在抵達鎮江江面時,被一艘俄國飛剪船的氣流掀翻小艇,掉入水中,幾乎喪命,幸好有鎮江海關巡船經過,把他救起。

美生回到宿舍,驚魂甫定,看到桌子上有一封他哥哥亞瑟的來信,急切拆開一看,卻是“你媽死了”的噩耗。美生6歲遭父喪,其母與夫家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遺產官司,官司沒有打贏,卻徹底切斷了美生兄弟與父族的聯繫。亞瑟與一女孩未婚同居,臨出門時揚言當晚不歸宿,其母深受刺激,突發心髒病去世。亞瑟還在信中告知,美生繼承了5000英鎊遺產。美生自己換算,這筆錢價值35000元銀元,而他在海關的月薪約250銀元,已足可維持十分奢侈的生活,雇用多名仆人,養幾匹馬,經常出去打獵。

至此,美生身處中國,覺得人世間應負的責任都解脫了,可以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不用擔心拖累家人。母親去世以及5000英鎊遺產給了他冒險的勇氣。歷史事件的發生,經常是必然性與偶然性的交織。他本來說要用一個星期時間來考慮,收到家信,馬上決定豁出去大乾一場。

這一年,美生25歲,正是愛慕虛榮的年紀。哥老會為了讓他出力賣命,給他開了一張特大空頭支票:事成之後,擁戴美生當首領。8月28日晚上,當他獨自一人駕駛小艇從南京返回鎮江途中,在長江洶湧波濤的懷抱中,他做起了中國皇帝夢(dream of being emperor of China)。(《美生中國懺悔錄》第211頁)

中年美生

為潛往香港購買軍械,美生以身體疲勞為由向總稅務司申請休假,赫德批準了休假,同時建議他到日本旅遊散心。美生對外聲稱赴日,到了上海卻登上前往香港的輪船。到香港後,美生按照哥老會的指示,找到軍火供應商,招募了一批失業的外國海員做幫手,其頭目是法裔加拿大人泰山(Peter Toussaint)。美生採購的這一批軍火有:“快槍百杆,彈萬顆;對面笑五十杆,彈五千顆;洋槍五十杆,彈萬顆。”

美生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他指示泰山把這批軍火精心包裝,以“鐵鍬與鋼條”名目報關,交給招商局輪船“致遠”號發貨到鎮江。他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香港《德臣西報》已探得消息,發電報給上海江海關提請注意。美生本來跟赫德說是去日本度假,卻偷偷跑到香港,這個異常行為已引起海關上下的警惕。船到上海,檢查人員扣押了這批貨物。美生跑去跟江海關稅務司裴式楷(Robert Bredon)交涉,聲稱他懷疑哥老會走私軍火才追蹤到香港,要求把這批貨放行,到鎮江後看看是誰來提貨,以便把哥老會一網打盡。裴式楷沒有聽信他的鬼話,把他留在上海等待調查結果。

9月13日晚,美生偷偷乘坐輪船抵達鎮江,隨身攜帶2支德林格手槍和5磅炸藥。鎮江海關嚴陣以待,請來英國海軍,沒收了手槍和炸藥,用軍艦把美生押回上海,交裴式楷處理。裴式楷是赫德妻弟,同為英國人,他照顧美生的臉面,沒有拘禁,放任他住在上海總匯客寓(Central Hotel)。

上海Central Hotel

審判

由於治外法權的存在,英國人在中國犯事,均由英國人組成的法庭審判,再大的事也不太可能判死刑。這也是美生敢於冒險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美生案在客觀上改善了清廷在對外交涉中的處境。此前,英、美、法均認定長江流域發生的反洋教運動,是士紳煽動的結果,地方官存在縱容的嫌疑,反覆斥責總理衙門對傳教士、教民保護不力。英國人為哥老會偷運軍械,給總理衙門提供了反擊的炮彈,可以反過來指責英國人自己參與哥老會的反洋教運動,製造事端,錯不在中方。清廷有了底氣,強烈要求嚴懲美生。

在中方壓力下,9月26日,上海工部局警察逮捕了美生。10月29日,由英國法庭法官會同上海道台聶緝槼(曾國藩女婿)、兩江總督劉坤一代表蔡鈞、上海製造局總辦劉麒祥、上海道署翻譯徐蘭齋等開堂訊問。中方除了要求嚴懲外,還想從美生這裡得到口供,以便抓捕哥老會同黨。美生堅不吐實,一方面是英國人的法庭不能採用刑訊逼供,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美生深知哥老會對付“二五仔”(叛徒)的手段,寧可得罪清廷,不可開罪黑幫。在開庭前,翻譯徐蘭齋不斷找美生單獨談話,多方利誘,美生都不為所動。

美生初時否認他與哥老會合謀,但很快就發現無法抵賴。在赴香港之前,鎮江關來了個新同事美國人殼落司(Henry Croskey),與美生住同一宿舍。美生十分冒失,竟然要發展他加入哥老會,走之前還把一個用希臘文書寫的筆電交給殼落司,裡面記載了鎮江海關裡面加入哥老會的華員、細崽,以及一些密謀細節。殼落司把這篇《美生雜記》翻譯出來,清廷遂抓捕鎮江關的華員、細崽加以嚴刑拷打,獲得口供,將潛逃的美生細崽徐春生、徐春庭兄弟抓獲。據被捕的哥老會成員供稱,李洪將白銀6萬兩派人送到鎮江,其中3萬兩交給美生購買武器彈藥。

英國人主導的海關、法庭竭力護短,讓美生隻承認私自攜帶炸藥一項罪名,最終由法庭判決,於上海服刑9個月,刑期結束後取保釋放,若無保人則驅逐回國。與此相對照,同案的哥老會分子,拘留期間已用盡酷刑,即使有“立功”表現,最終仍被處死。這次起事的“大元帥”李洪也因嫌疑被捕,但他矢口否認與起事有關。1893年,二號人物匡世明在湖南落網,被押到南京對質。李洪自知一經對質即無法抵賴,與妻妾在監獄中服毒自殺。轟動一時的李洪案遂告落幕。只因信任一個英國愣頭青,哥老會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

上海道台聶緝槼

皇帝夢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英國人,領著海關高薪,過著奢華生活,中文造詣甚佳,還與總稅務司赫德有一定私人關係,只要兢兢業業,前途本來十分光明。但美生對單調重複的辦公室工作十分厭煩,渴望新鮮感,渴望冒險。他被中國江湖人士組成的哥老會所吸引,甘願偷運軍火,有著十分複雜的原因。

美生(Charles Welsh Mason,1866-1951,又譯梅生、梅森、彌遜),出生於英國白金漢郡,父系、母系曾有在印度、馬來亞工作的經歷,據說有一個母系祖先是馬來亞公主。美生父親本就是個冒險家,身處英國向海外大肆擴張的維多利亞時代,其父雖獲得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的學士學位(這是當牧師的準備),卻在1849年跑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加入“淘金潮”,接著轉移到墨西哥繼續冒險,隨後又以作家面目出現,寫了不少作品,薄有名聲,回英國後擔任神職人員,兼任一個文法學校的校長,1872年去世。

美生6歲喪父,其母帶著他們兄弟回到娘家居住,由外祖父供養,入讀小學、中學以至大專。其母跟其父系家族打了多年遺產官司,最終打輸了,恐怕情緒不會好。家道中落,寄人籬下,種種變故在美生幼小的心靈中投下陰影,故而渴望走捷徑出人頭地,一洗鬱悶。美生從小喜愛閱讀,深受詩人拜倫的影響。拜倫投身希臘獨立運動,領導希臘人反抗土耳其統治,散盡家財組織革命軍,出任全軍總司令,雖因病去世,仍被推尊為希臘民族英雄。美生在中國的冒險行動,隱然有著拜倫的影子。

他曾參加英國政府的考試,希望到印度供職,未能取中。正當彷徨無計之際,其母在一個社交場合認識了赫德夫人。英國人赫德(Sir Robert Hart)擔任中國海關總稅務司多年,權傾朝野。經由赫德夫人推薦,美生來到中國,參加海關選拔考試,順利通過,被分配到鎮江海關內班任職,擔任幫辦。任職期間,美生憑借其語言天賦,很快學會中文,還掌握了當時通行的南京官話。他經由中國仆人的介紹,加入了哥老會,一開始純粹是出於好奇。

從《美生中國懺悔錄》中,我們可以看到美生此人有著許多不切實際的夢想,是個愛做夢的文藝青年。他寫道:人生目標就是攫取權力;權力意味著你可以處罰你的敵人並保護自己;為保有權力,必須擁有一支比對手強大的軍隊;為了控制軍隊,除了讓他們吃好穿好有錢花之外,還必須把自己打扮成上帝的代理人,以獲取他們的忠心與愛戴。他接著寫道,由於身處中國,通曉中文,在中國人當中廣受歡迎,而滿清政府十分虛弱,各省軍隊普遍欠餉,毫無紀律,武器落後,只要組織100個勇士,配備100杆來福槍,就可擊敗鎮江的500名兵勇,然後再聚集起500勇士,足可擊敗兩江總督的軍隊,佔領南京。美生繼續做夢,幻想當上中國皇帝之後,揮師西征,征服英國與歐陸,攫取英國皇冠。這一切空想,在他走私軍火失敗之後,都成為泡影。筆者猜測,美生參與這樣的冒險行動,也是為日後的寫作積累素材,用過去中國作協的一句行話,叫做“體驗生活”。“皇帝夢”只是一種幌子,他的目標只不過是成為暢銷作家,可惜這個目標也沒有實現。

1892年,美生在上海服刑期滿,因無保人,被押送到香港,遣返英國。從此,他回歸本色,從事寫作,出版了幾部以中國為背景的小說。1897年,他離開英國,到加拿大淘金,1898年在渥太華結婚並移居紐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以50高齡投筆從戎。1923年,美生返回英國定居,隱居肯特郡,次年出版《美生中國懺悔錄》,1951年去世。

晚年美生

美生案能增進我們對歷史複雜性的理解。哥老會那些“老江湖”居然把性命交關的軍火購運托付給一個缺乏經驗的外國青年,令人大跌眼鏡;香港的外國海員中,有人提議雇用中國帆船,運到江浙某處海岸,避開巡查上岸再轉運入長江,這個方案成功的機會其實更大。曾經,史學界對反洋教運動高度肯定,卻看不到哥老會利用反洋教運動顛覆清廷的“險惡”用心。“治外法權”確實十分不公平,但“治外法權”的形成又與清廷堅持有罪推定、刑訊逼供indivisible。1897年7月,孫中山用英文寫成《中國之司法改革》一文,向國際社會揭露清廷司法系統“駭人聽聞、難以置信的詳情”。清廷司法系統的極端黑暗,是孫中山決意發動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生案發的時候,孫中山正在香港學醫,香港報章對此有連篇累牘的報導,他應該對此案有深入了解。然而,4年之後,當他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時,依然“完美複刻”了美生的失敗。興中會把軍火用“水泥”名義報關,交給輪船從香港運送到廣州,卒被清廷破獲。“人不能兩次進入同一河流”,不同的人卻可以反覆掉進同一個坑,英明神武的領袖也不例外。套用一句俗話:“歷史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吸取歷史的教訓。”

(承蒙旅美友人譚學斌提供《美生中國懺悔錄》英文版及美生照片,謹致謝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