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碧螺春要怎樣沖泡

碧螺春的品質猶如其名,「碧」是指碧綠色,「螺」是指外形捲曲如螺,「春」是指采於早春時節。乾茶外形條索緊結,捲曲如螺,滿身披毫,色澤銀白隱翠;沖泡後,內質香氣濃鬱,滋味鮮醇甘厚,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當然了,碧螺春要泡出好的滋味,與沖泡方法也是有關的。那麼,碧螺春要怎樣沖泡?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

沖泡碧螺春茶講究很多,一泡一般為洗茶,二泡為最佳,三泡濃茶,在這三泡過程中,稍微上點年紀的人都比較鍾愛三泡濃茶,濃而不苦澀;二泡處於茶泡最佳狀態,喝下對每個人都很大的好處。碧螺春茶因為這樣的講究,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擁有十大名茶的稱謂也是實至名歸。

碧螺春茶大多都是採用嫩葉製作而成,所以水溫不能太高。如果沖泡碧螺春的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茶葉內的營養物質,如果水溫太低的話,可能無法讓茶葉舒展沖泡開來,也會影響碧螺春的香氣散發。所以,泡碧螺春的水溫也要把握好。

碧螺春的泡法根據不同的茶質,有不同的泡法,具體如下:

一、外形緊結重實的茶

1、燙杯之後,先將合適溫度的水沖入杯中,然後取茶投入,不加蓋。

2、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若高於60℃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適合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

3、第一泡的茶湯,尚餘三分之一,則可續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瘦弱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後舌本回甘,齒頰生香,餘味無量。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

二、條索松展的

1、燙杯後,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

2、沖入適溫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使用水的衝力,反而易燙傷嫩葉。採取的辦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後悄悄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

3、稍停約兩分鐘,待乾茶吸水伸展,再沖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茶葉或徘徊飄舞,或遊移於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喝碧螺春茶的注意事項

(1)忌飲冷茶:溫茶、熱茶能使人神思爽暢、耳聰目明。冷茶對身體則有滯寒、聚痰的副作用。

(2)忌空腹飲茶:空腹飲茶,茶性入肺腑,會冷脾胃,我國自古就有「不飲空心茶」之說。

(3)忌飲燙茶:太燙的茶對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較強。如果長期喝燙茶,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病變。另據外國研究顯示,經常飲溫度超過62℃的茶,胃壁較容易受損,導致胃病。飲茶的溫度宜在56℃以下。

(4)忌飲濃茶:濃茶含咖啡因、茶鹼多,刺激強,易引起頭痛、失眠。

(5)忌沖泡時間太久: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質等可能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失去品嚐價值,而且由於茶葉中的營養物質因氧化而減少。同時由於茶湯擱置時間太久,會受到周圍環境的汙染,很不衛生。

(6)忌沖泡次數過多:一般茶葉在沖泡三四次後就沒有什麼兒茶素了,幾乎沒有保健作用了。據有關試驗測定,頭泡茶湯可含水浸出物總量的50%,二泡茶湯為30%,三泡茶湯為10%,四泡只有1~3%。

(7)忌飯前飲茶:飯前飲茶會沖淡唾液,使飲食無味,還能暫時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質的功能下降。

(8)忌飯後馬上飲茶:茶中含有鞣酸,能與食物中的蛋白質、鐵質發生凝固作用,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鐵質的消化吸收。

(9)忌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質,可分解成鞣酸,與許多藥物結合而產生沉澱,阻礙吸收,影響藥效。

上述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喝碧螺春的時候也別忘記飲用注意事項,避免不當飲茶。喝茶保健身體,只有科學健康的飲用才能有益身體健康,否則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