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磨“嘴皮子”的第一書記“磨”出幾個產業

作為黨員,36歲的博士李偉吃住在巫溪紅池壩鎮金家村,在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已經三年,頗受當地村民認可。去年9月,當地村民以為他工作期滿將要離開村子,不少人聯名寫了一封感謝信“挽留”他,信紙上印滿近百個鮮紅手印。

三年時間,作為駐金家村的第一書記,他為一窮二白的大山溝謀來了哪些脫貧路子?

力勸村民回家創業

40歲的王厚榮是土生土長的金家村人。因為姐夫在貴州承包礦山搞煤炭生意,王厚榮跟著打拚了20多年,一直在礦上搞管理工作,一來二往打交道的生意人比較多。

“這幾年月工資有兩萬左右。”王厚榮說,工資待遇是一直不錯,可常年都是一個人在外,留下妻兒和父母在金家村。

在很多守在村裡的人眼裡,他算是見過“大世面”。

2017年9月中旬,重慶市畜牧科學院派李偉到金家村任第一書記。到村不到一個月,他就在走訪中摸清了“家底”。

當時,村裡沒有一個像樣的產業。在為村裡謀出路時,李偉想到了王厚榮。

“前年第一次見面,我就想勸他回來搞產業。”李偉說,由於摸不清王厚榮的想法,他沒有貿然提出自己的考慮。

“農村搞產業不能走老路,走新路就要新型農民,得找有產業頭腦的人。”

王厚榮去貴州工作後,李偉經常去探望他留在村裡的父母。為順利勸他回村裡搞產業,李偉讓其父母先去探探口風。

“他想回來搞,但就是敲不定,遲遲不見行動。”李偉為讓其早點下定決心,經常與其微信互動擺政策、講前景,時常用村裡的新變化去“誘惑”他。

遇到好的產業,李偉也第一時間推薦給他參考。

短短一年時間,李偉頻繁探望王厚榮一家,結下真摯的感情。“李書記這個人實在,不吹大話不空聊,屋頭的父母和兄弟都喜歡他。”王厚榮說。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推進,一窮二白的金家村也有了一些像樣的產業,這讓王厚榮回村的決心越來越大。

李偉勸他在貴州工作時,兼顧著推進在村裡的布局產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王厚榮去江西、湖南、湖北、雲南等地考察,實地前往多個個種養殖基地“取經”。

2019年10月,他回村購買3000隻雞苗,還流轉6畝地種了一些羊肚菌。

半年成了養雞大戶

王厚榮當時把這些活丟給妻子和父母,自己仍然在貴州礦山上班。

時間一久,他不忍父母妻子受累,毅然決定邁出關鍵一步。今年1月,王厚榮辭職後帶著行囊回到村裡。

到現在,王厚榮養的第一批雞已上市,後續有1萬隻雞將在8月份出欄。銷路也越來越寬。

“這個月賣了上千隻,全是去村裡農戶家收的。”王厚榮說,一年預計能出欄2.5萬隻雞。

在養雞上,他走的是另一條路:依托金家村上千米的海拔,借高山林地散養,不喂飼料隻喂糧食。養雞場地是開放的,任何人都隨時可以去看。

“品質真的好,紅池壩多數農家樂都在我這裡買。”王厚榮說,“散養的雞白天抓不到,只有晚上去抓!前天抓了10個雞,四個人追了一上午。”

王厚榮與江西一家家禽銷售公司簽訂合約,第一次就簽訂了至少3000隻雞的購銷合約。

銷路跑出來後,王厚榮又在尖山鎮開了個屠宰場。“現在他自己養的雞不夠賣了。”李偉說,“他跑銷路有幾套!”

王厚榮在本村請了5名建卡貧困戶當幫工,除開工資外還給每人送20隻雞苗試養。

“技術學出來過關了,他們可以自己規模養殖。”他說,“很多農戶怕擔風險,到時候我提供技術和雞苗,雞長大了可以包銷。”

去年,一個姓徐的貧困戶跟著王厚榮出去考察,回來後依托王厚榮對接的公司提供技術指導,現在已經發展成了存欄上千隻雞的大戶。

“李書記勸人有一套”

在很多村民眼裡,李書記勸人有一套”。

王厚榮不是李偉“磨嘴皮子”勸回來的第一個。26歲的袁金龍,在李偉的日記中是個“有為青年”,以前他在廣東一個飯店當廚子,一個月下來扣除花銷所剩無幾。

2017年春節,袁金龍被李偉力勸留在村裡創業。他先是想去縣裡的夜市謀一席之地,後來因故被耽誤就索性在家養起上百隻雞。

“他太會勸人了。”袁金龍告訴記者,剛開始在選產業的時候,他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但李偉把他當兄弟推心置腹,“我都不好意思放棄,只有想辦法上。”

後來,袁金龍和么爸袁伍茂合夥另謀出路,從5桶蜜蜂開始創業。到現在,他們的養蜂規模已達到200多桶。

目前,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資助8戶失能戶的80桶蜂蜜,也寄養在他們的基地。每年按照協議,他們前三年最低給每個失能戶2000元收益。

同樣,另一個養蜂大戶袁伍嶽也是李偉勸上道的。在政策支持下,他的養蜂從20桶發展到近兩百桶,現在他還是20多戶蜂農的“技術總監”。

袁金龍的養蜂有起色後,李偉又勸他謀劃中藥材產業。

去年他種下的獨活有482畝,畝產達到1000斤左右,收入可觀。現在他的中藥材基地已擴展到700畝左右。

“我們現在又在做高山土豆深加工。”袁金龍告訴記者,去年有個村民回鄉考察後,現在成了他們合夥的股東。

在李偉看來,農村在奔小康路上不能缺產業帶動,而謀劃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新型農民。

除土地流轉為貧困戶增收外,袁金龍的創業帶動了周邊至少40個村民就業,其中多數固定工是建卡貧困戶。“工錢是每天100塊錢,還包吃。”袁金龍說,用工優先考慮貧困戶,去年開出去的工資超過50萬。

“我們現在考慮的是怎麽來帶動村裡人搞產業。”袁金龍說,要不是李偉力勸他留在村裡,再加上扶貧政策給他吃“定心丸”,他肯定沒現在。

“中藥材、養雞、中蜂都是村裡正在見效的支撐性產業。”李偉說,除此外村裡還發展起了山羊、青脆李、核桃等產業,已實現產業100%覆蓋。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