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研究人員尋找量子計算的「稱霸標準」

從20世紀80年代費曼提出量子計算的概念開始,量子計算研究吸引了全球眾多的科學家。當前從理論上,我們已經知道量子計算擁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超強計算能力,比如,能夠輕鬆破譯經典計算廣泛使用的RSA密碼。然而,在物理實驗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台量子裝置在實際實驗中展現出這種能力,也就是超過最快的經典電腦的能力。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John Preskill為這種能力起名「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實現量子霸權,將是量子計算髮展的一座重要裡程碑,代表超越經典的量子計算能力從理論走進實驗,標誌一個新的計算能力飛躍時代的開始。值得指出的是,因為並不要求用於展示量子霸權的問題具有任何實際用途,「實現量子霸權」距離「實現實際的量子電腦」尚有很大距離。

近年來,隨著量子物理裝置技術水準的快速發展,「實現量子霸權」似乎日益臨近。因此,「稱霸標準」就成為了量子計算領域最重要的科學問題之一。國防科技大學吳俊傑與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合作,最先開啟了「稱霸標準」的研究。最近,《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以「A Benchmark Test of Boson Sampling on Tianhe-2 Supercomputer」為題正式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Natl Sci Rev 2018; doi: 10.1093/nsr/nwy079. ;該文的預印版於2016年6月發表於arXiv, ),報導了玻色採樣案例的「稱霸標準」。

玻色採樣問題是一種針對光子(玻色子)系統的量子霸權測試案例。理論上,玻色採樣是經典計算難解而量子計算易解的。在該研究論文中,作者在天河2號超級電腦(當時正連續6次排名世界第一)上完成了玻色採樣問題的核心難題——積和式的求解。實際測試的問題規模達到48個光子,並且作者推斷出天河2號模擬50個光子的玻色採樣需要約100分鐘。也就說,一旦實際的量子物理裝置實現了每組樣本100分鐘以內50光子的玻色採樣,就在求解這個問題上超過了天河2號超級電腦,實現了量子霸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另一個量子霸權測試案例——隨機量子線路採樣問題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進展。2016年7月,Google科學家在arXiv上發文,測試了Edison超級電腦(當時排名世界第39)求解隨機線路採樣問題的性能;次年3月,他們在Nature上發表評論文章,認為49個量子比特、深度為25的隨機量子線路是這個案例的「稱霸標準」,這掀起了前不久Google、IBM等的「量子霸權爭奪戰」。2017年10月,IBM科學家改進了模擬演算法,將這個案例的「稱霸標準」提升至56個量子比特;2018年2月,中科大的科學家再次改進演算法,將門檻提升至72個量子比特。

「稱霸標準」的研究成果表明,當前實現量子霸權仍絕非易事。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義大利羅馬大學等科學家相繼發文,引用吳俊傑和金賢敏的研究成果,論證當前的技術水準離實現量子霸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量子計算的發展仍處於基礎研究階段,量子計算科學家仍然任重而道遠!(來源:科學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