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姬發是嫡次子,姬昌為何傳位於他,學者:或發生了唐版玄武門之變

歷史上的周文王,與正妻太姒一共育有十個嫡子,其中伯邑考是嫡長子,姬發(周武王)是嫡次子,但為何周文王卻最終傳位於嫡次子姬發?

眾所周知,在繼承制度上,周朝有嚴格的制度,即“嫡長子繼承製”的宗法制度,不容打破,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說到底,不管其他嫡子、庶子賢不賢或長不長,嫡長子享有繼承優先權,除非嫡長子自己死活都不想繼承。既然如此,為何周文王不是傳位伯邑考,而是傳位嫡次子姬發呢?

周文王與正妻太姒,一共生有十子,分別是長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發、三子管叔鮮、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鐸、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處、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載。

據《毛詩正義》引《大戴禮》記載,周文王十三歲時,生下長子伯邑考,十五歲時,生下次子周武王,因此伯邑考與周武王年紀隻相差二歲。

但歷史上的周文王一共活了97歲,臨終之前才傳位姬發,大概算一下,姬發繼位時已經82歲,伯邑考已經84歲。那麽,會不會是伯邑考死在周文王之前,所以無法繼位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史書上記載周文王為何傳位周武王的。

周文王之妻太姒為人正派,伯邑考十兄弟深受母親太姒教誨,從小到大沒有做過背常理、荒唐離譜之事。但龍生十子,不盡相同,周文王十子中,只有周武王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輔助周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周文王捨棄伯邑考,而立周武王為繼承人。

《史記》: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司馬遷還提到了一點,就是伯邑考死於周文王之前。因此,既然姬發、姬旦比伯邑考更有才華,且伯邑考又早已去世,所以周文王只能傳位嫡次子姬發。

伯邑考到底如何死的呢?《史記》中沒有記載,但三國時期皇甫謐的《帝王世紀》中,卻提到了一個傳說,經《封神演義》流傳而廣為人知:紂王囚禁周文王於羑裡之時,伯邑考還在商朝做人質,擔任為商紂王駕車之職,紂王為何試探周文王,就把伯邑考給烹殺了,做成肉羹賜給周文王,並說:“聖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後還是吃下肉羹。商紂王評價說:“誰說西伯侯是聖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漢朝還有一些史書,提及周文王不傳位伯邑考時,還有兩個自相矛盾的說法,但背後隱藏的歷史真相卻讓人驚心動魄。

《尚書中候》記載:“文王廢伯邑考,立發為太子。”

這是說伯邑考犯下大錯,或是周文王出於立賢,甚至或是姬發猶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一樣逼宮,最終周文王不得不廢掉伯邑考,然後立嫡次子姬發為太子。但伯邑考下台,最大得利者是姬發,因此“文王廢伯邑考”的背後,是不是有姬發的推動?

《春秋繁露》記載:“伯邑考知群心貳,自引而退,順神明也。”

一個“貳”字,說明伯邑考在朝中勢力不足,群臣有二心,不支持他反而支持姬發,於是伯邑考主動退讓,避免被殺。但周文王還在位,加上他又是嫡長子,王位的最先繼承人,為何伯邑考害怕這一點呢?真相可能是姬發勢力太大,甚至已經架空了周文王,這讓伯邑考忌憚不已,只能主動退讓。

這兩則記載,可能都透露一個殘酷的真相:姬發可能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一樣,設計除掉了登上王位的最大障礙伯邑考

伯邑考的死後離奇之事,可以佐證以上猜想。

上文說了,“周文王十三歲時,生下長子伯邑考”,而周文王駕崩時,伯邑考已經84歲,必然兒孫滿堂。

即便是“紂王烹殺伯邑考”之說成立,按照《史記》記載,紂王釋放周文王之後,又過了幾年,周文王正式稱王,其後“稱王50年”,根據周文王活了97歲推算,“紂王烹殺伯邑考”應該是周文王45多歲左右的事情。周文王40多歲時,伯邑考在30歲上下,也必然有不少子女。

更為重要的是,即便伯邑考子女全部被殺,或沒有生育一個兒子,但在講究孝道的古代,往往也會從宗族給他過繼一子,以便有人祭祀伯邑考。因此,伯邑考無論親生兒子,還是過繼子,總歸會有一個

但奇怪的是,周武王滅殷之後,大肆冊封姬姓諸侯,將親戚四處分封,甚至連紂王兒子武庚都有封地,但唯獨沒有給嫡親哥哥及其後人絲毫賞賜,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政治邏輯!

如果伯邑考主動讓位,至少政治輿論方面於周武王有恩,周武王更該重賞重封伯邑考之後。

如果周文王擇賢,周武王為了表示兄弟之情,此後也該重封伯邑考之後,顯示自己仁德,並安撫八個弟弟。

如果伯邑考犯下大錯,周文王將之廢黜,但周武王滅商之後,能大肆分封姬姓諸侯,自然也可以顯示仁德,對伯邑考之後略加分封。

如果“紂王烹殺伯邑考”,伯邑考對周人立有大功,周文王、周武王都該重賞伯邑考之後。

然而,周文王為何卻沒有封賞嫡親哥哥之後,為何周文王也沒有照顧伯邑考之後,甚至伯邑考好像斷子絕孫,不見史書記載一個後代?顯然,比較合理的一種解釋是:姬發與伯邑考發生嚴重的奪位衝突,而姬發可能發動了類似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掌握了周國大權,架空了周文王(姬昌年歲太大,後期可能糊塗),掌握大權的姬發,對於昔日王位最大敵人伯邑考,就猶如李世民對待李建成一樣,自然不會、也拒絕周文王給予伯邑考及其後人絲毫賞賜了。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中候》、《春秋繁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