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秦始皇側面:勤政、務實,自漢末後評價越來越高

撰文/趙立波

開篇:

大秦,巍巍磅礴之終南山,橫亙於秦嶺之間,穿梭於歷史上下數千年,以峻拔孤傲的姿態聳立在華夏大地。

“終南陰嶺秀,碧嶂插遙天。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秦嶺愁回馬,心事兩悠然。行到水窮處,月出孤舟寒。”大型紀錄片《大秦嶺》將唐代從李世民、李白、王維、白居易等眾多大唐頂級詩人作品抽取一句,組合成一首囊括秦嶺的大氣魄的詩歌,讓人無限感慨。

秦嶺的偉岸與磅礴,不僅僅是山川本身之高,而是背靠大秦帝國,以昂揚的姿態俯視中華大地,這片偉大的山河孕育了以大秦帝國秦始皇為代表,在中華數千年文明中注入了創造、發展、進取的基因。秦始皇從神壇走下之後,依舊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人格,他的性情和身影同樣具有正面與側面,當我們用常人的感受熨燙他,歷史仿佛也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溫度。

(一)童年的經歷讓秦始皇喝了太多的苦難奶汁

雖然出生高貴,這個叫做嬴政的孩子在童年時代的生活歷程卻備嘗艱辛。他的父親子楚(異人)是秦國扣押在趙國的人質。“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居處困,不得意。”《史記》子楚作為秦孝文王二十多個兒子之一不僅對於繼承太子之位十分渺茫,且時刻都處於危險之中。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嬴政剛剛出生,秦趙發生了著名的“長平之戰”,這場歷時三年的戰爭,以趙國45萬生力軍被全殲,主帥趙括戰死為結局。秦帝國此後對趙國的攻勢愈加凶猛。在嬴政3歲那年,秦軍再次進攻,趙王惱羞成怒要殺掉子楚泄憤。“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得以歸。”《史記》

曾為了躲避趙國的追殺,嬴政出生後隨母親家姓,這難免讓他遭受嘲諷和鄙視。直到9歲那年,當呂不韋成功斡旋其父異人並被立為太子後,“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十三歲那年,嬴政的父親去世,這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他必須開始獨立思考自己的人生,苦難的奶汁,嬴政喝了太多。“許多少年兒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應激事件。他們曾面對痛苦的情景,譬如父母利益或某一長輩的逝去,這些都可能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困境和壓力。”《心理創傷與複原》

這個少年從小便缺乏安全感,雖然在回到秦國有過短暫的父子相處,但是子楚(秦莊相王)政務繁忙,且姬妾繁多,非正常的家庭生活方式,讓這個少年在心理上從來不曾溫暖過。“為回應這種欠缺感或自卑感,這樣的孩子會形成一種超乎人力的雄心。”《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從“忍耐、寬容和專橫的嬗變過程,不同時期的政治心態支配了他的政治行為,對秦朝興衰也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促進這種變化的動因是其強烈的權力欲和征服欲。”《秦始皇政治心態的嬗變》不管怎麽說,在獨特的宮廷生活成長的秦始皇身上有著驚人的戰爭稟賦和才華,從大秦嶺,這個青年站在高處俯視六國,內心燃燒了一種難以遏製的興奮和期盼。

(二)秦始皇的用人、勤政成就了大秦的基業

22歲這年,嬴政舉行了盛大的成人禮,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後,戰爭這個放大器驚人地放大了他傑出的軍事才華和戰略眼光。他一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李太白短短幾句將秦王締造大業的神韻便勾畫出來。秦始皇在所有功臣當中唯一誅殺的就是呂不韋,除此之外,如李斯、王翦、蒙恬等均與之善始善終。“能使才智過人而又心術不正的李斯盡忠竭力非同尋常。”可見嬴政駕馭臣下的能力非常高超,在爭取尉繚時,表現出來相當的細致和謙恭,不惜降低帝王規格“與之抗禮”,“衣服飲食與之同。”《秦始皇本紀》

在處理政務上,秦始皇相當勤政“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此外他極其自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秦始皇本紀》甚至他能夠處理好親情與權力之間的距離。他繼承了商鞅有功才能封賞的原則,就連自己的皇子皇孫也不能例外,直到去世前夕仍然”無詔封諸子“。此外他能夠很少任情越法,從來不會隨意處理各級官員,章太炎對此說:“世以秦皇為嚴,而不妄誅一吏也。”數百年後的漢朝,在漢武帝死後所召開的鹽鐵會議上,桑弘羊第一次針對當時的所謂“賢良”和文學之士對秦始皇的咒罵的言論予以駁斥,稱讚秦始皇完成的統一中國的大業是“功如丘山,名傳後世。”由此掀開了秦始皇正面評價的先河。

(三)、大秦帝國的理想主義者

“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舉措審諦,父天母地,為天下主。”《漢官儀》他幾乎用盡了竹帛上可能載有的一切詞匯最後才濃縮了他心中對至尊的理解,三十九歲的秦始皇在鹹陽宮內用,用筆墨在竹簡上神聖地寫下了生平第一次組合起來的“皇帝”二字。

大秦帝國在他的開創下,又不斷實行了與大一統相輔相成的一系列政策,江山如同沙盤一般,秦始皇不乏感性的理解把大秦注入了太多的個人色彩,這個帝國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作品。在創業之時,他縱橫捭闔,氣勢洶洶地鞭撲天下;在守業的時期,他幾乎對整個帝國做了詳細安排。“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並想徹底消化所有潛藏的武力威脅“收天下兵”,並全面規劃所有軟硬實力“車同軌”、“書同文字”、“以法度衡石丈尺”,為了讓鹹陽持久繁榮下去他“徙天下豪富於鹹陽十二萬戶”,並修建了來往訊息的快速通道“治馳道”,並使“黔首自實田”。

始皇三十四年,酒意闌珊的鹹陽宮內,包括七十位博士在內的儒生與秦始皇飲酒談天。仆射周青臣對他稱頌說:“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非常高興,卻沒料到博士淳於越對始皇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又指出仆射周青臣“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將淳於越的意見叫大家討論,最後以李斯發表“焚書”獲得讚同,七十個博士隨即被黃土吞噬。

此後他開始建設長城等一系列龐大的建築,並主動出擊征伐匈奴,南戊五嶺,並開始五次巡遊,一生的日程表被安排的緊湊豐滿,都說明了這是個精力絕對充沛的男人。在推動他的構想下,這件作品的背後是犧牲了千萬“黔首”的性命,他卻樂此不疲,由此他成了“暴”字冠名的皇帝。直線思維的他希望構架起帝國的蜿蜒屏障,在其一手設計推動下,能夠實現大秦帝國的萬世之遞。創世之君希望以自己的旰食宵衣換得萬世的一勞永逸,甚至在巡遊尋找仙人和不死之藥的路上也從未有任何怠政。他比同時代的任何人在計劃理想,迅速實現的速度上比誰跑得都快。“秦帝,即以天下恭養”,“非盡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內之民,必不休矣。”《戰國策》對此秦始皇給出了明確回答“六合之內,皇帝之土”。“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秦始皇本紀》

這個感性思維的浪漫主義加長生大夢的始作俑者,在其晚年帶著浩浩蕩蕩的車騎儀仗東到大海瞭望蒼茫,他甚至希望,自己這位有史以來的始皇帝能夠得到神仙的重視,那些關於不死之藥的傳說讓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卻不知道,在他走向生命盡頭時,帝國已經危機四伏,六國遺留下的怨恨之氣較之從前鬱積得更為猛烈。秦朝滅亡後,始皇帝的基業瞬間灰飛煙滅,但是對於他的評價卻愈發具有爭議,甚至罵聲不斷。漢武帝時期,中大夫主父偃開始對秦始皇的評價作出理智評介:“及至秦王蠶食天下,並吞戰國,稱號皇帝,一海內之政,……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史記主父偃列傳》

秦始皇的身後如同巨大狂風掀起的波瀾,一直跌宕到明清,對於秦始皇的評價還未達成一致。明代思想家李贄說:“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史綱評要》李贄認為秦始皇的歷史功績是不能輕易被否認的,並稱頌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大思想家王夫之站在理論高度,對秦始皇開創性的制度予以了讚揚:“郡縣之製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勢之所趨,豈非理而能然哉?”清代學者更是寫了一篇《三代因革論》,稱“秦兼四海,一切皆掃除之。”得出了“秦也者古今之界”的著名論斷。“明斷自天啟,大略駕雄才”,秦始皇的個人魅力讓不可一世的李太白發自由衷的讚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