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貴為劉備義子,劉封之死與諸葛亮有多大關聯,答案並不複雜

三國時期的蜀漢昭烈皇帝劉玄德一向以仁義著稱,在其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蜀漢皇帝期間,始終待人寬厚,與一代奸雄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在歷史上,劉備卻做了一件虧心事,殺義子劉封。這一件虧心事,雖然為劉備所做,但歷來很多人認為是拜諸葛亮所賜。都說劉封是死於諸葛亮之手,其實是大錯特錯。

在這個問題上,得仔細分辨,否則很容易被誤導。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得回答兩個事情:一個是劉封該不該死的問題,一個是到底是誰決定了劉封之死。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劉封該不該死。在小編看來,劉封之死,真的一點都不冤枉。毫無疑問,劉封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猛將。在《三國志·劉封傳》中記載“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而且在益州爭奪戰中,劉封表現突出,“所在戰克”。因此,在劉備手下,劉封頗得重用。而且作為劉備的義子,地位尊崇,劉封因此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

在關羽北伐襄陽和樊城期間,由於戰事順利,關羽不忍坐失良機,於是請求當時最近的劉封出兵相助,奪取樊城。然而,對於關羽的求助,劉封卻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理由拒絕。前線兵力吃緊,關羽不得已大舉從後方增兵,導致後方空虛,呂蒙有機可乘,這一點在《三國志·呂蒙傳》中有詳細的記載“後羽討樊,留兵將備警察、南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可以想象,如果劉封派兵協助關羽,關羽斷不至於冒著荊州被偷襲的風險撤走荊州的守備。在這一點上,可能會有人相信劉封的托詞,而且認為劉封兵馬不足。其實這完全就是錯覺,劉備是講道理之人,不可能因為劉封兵馬不足不支援關羽就因此責備。《三國志·劉封傳》的記載很清楚:“會羽覆敗,先主恨之。”而關於劉封兵力的問題,可以從《資治通鑒》中推導一二。

《資治通鑒》記載“封侵陵之,達率部曲四千余家來降”,由此可見,單單是孟達的部隊就有四千餘人,而作為主將的劉封,能夠趕走孟達,其兵力絕不少於四千。也就是說,劉封和孟達兩人的總兵力最少也在一萬以上。有如此雄厚的實力,怎麽可能無法支援關羽。《三國志·徐晃傳》記載,在徐晃大軍救援樊城時,“羽見四塚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關羽在迎戰徐晃時,僅僅只需要五千機動兵力,劉封如果能支援五千,關羽在南郡的守備將更加的充足。因此,在劉封不支援關羽這件事情上,劉備的責備並沒有錯,劉封確實做得有問題。

接下來,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是誰決定了劉封之死。其實這個問題相比前面的問題要簡單得多,劉封是劉備的義子,除了劉備,還有誰有權力殺劉封?不過,這裡還是得多說幾句。因為,據《三國志·劉封傳》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丗之後終難製禦,勸先主因此除之。”,從這記載來看,矛頭直指諸葛亮多事,在劉備面前進言除掉劉封。

這一記載歷來被別有用心之徒當做諸葛亮打算以後弄權的鐵證。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在劉封該不該死這個問題上,真的是諸葛亮去進言導致劉備下定決心的嗎?這個問題不必直接回答,小編舉另外一個例子,相信說完之後,大家也能明白問題所在。當年,曹操在定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後來想到了賈詡。

《三國志·賈詡傳》記載了這一件很有趣的君臣對答——“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在君王手下當差,難度有多大。繼承人問題歷來是當權者最難處理的問題,作為臣子,不方便卷入,但又不得不卷入。

諸葛亮和賈詡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作為劉備的丞相,諸葛亮不得不對劉備繼承人問題作出明確的表態,而且需要考慮政權的穩定。以劉備當時的態度,劉封為人的剛猛和驕橫,諸葛亮確實不可能去支持劉封。既然劉封是個不安定的因素,而且剛好又犯了不可饒恕之罪,那順坡下驢是最好的辦法,正如賈詡一樣。因此,不論如何,說劉封死於諸葛亮之手,真的是大錯特錯。

參考書籍:《三國志》、《資治通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