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膽固醇下降後,被堵的血管就會暢通嗎?

概述

膽固醇屬脂類營養物質,人體內的膽固醇來源於兩個途徑,即自身合成和膳食中攝入。自身合成的佔80%,稱內源性膽固醇;膳食攝入的膽固醇佔20%,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稱外源性膽固醇。正常情況下成人每天可合成1~1.5g膽固醇,主要在肝臟合成,其次是小腸;腎上腺和腦中含量雖然很高,但合成量甚微。成人每天可從腸道吸收600~1000mg膽固醇,當然攝入量多時,吸收量也增加,但每天最多可吸收2 g,腸道吸收的膽固醇一半是來自膽汁酸的內源性膽固醇。


膽固醇多了會不會「堵」血管?到底是什麼引起心梗、腦梗?

眾所周知,人體血管如同建築屋內的上下水道的水管,流經它的水中難免會存在一些汙物,日積月累,加之管壁鏽蝕而粗糙,汙物細又小,就很容易附著在管子內壁形成「垢斑」。人體也是如此,血液中含有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它的顆粒細小,很容易透過血管內膜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加上其它因素,例如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絕經婦女、少運動、吸煙、體重指數(BMI)超標、感染、血小板聚集、同型半胱氨血酸(HCY)症,血管重構(血管內徑變小,壁/腔比例增加等)、TC/HDL-C比值(此比值在正常範圍內小些為好)及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此指標在正常範圍內小些為好)等,就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AS)斑塊。 AS斑塊好比血管中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會形成血栓,從而引起血管狹窄或直接導致急性心梗、中風,甚至猝死

有確鑿證據證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增高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壞膽固醇」水準升高,會損傷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質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逐漸增大,將導致血管狹窄,從而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更危險的是,有些斑塊就像「不定時炸彈」,不穩定的斑塊破裂引起血栓栓塞,會在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死,短時間內就可奪取生命。

近年有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於血液膽固醇升高所引起。事實告訴我們,控制「壞固醇」升高,能顯著降低心梗、腦梗及死亡風險。


斑塊形成原因

㈠ 與血脂超標和失調有關:血脂和LDL-C超標或失調,特別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OXLDL-C),超標後,它會進入皮下的間隙,被內皮及平滑肌細胞釋放的自由基氧化修飾及氧化的LDL-C,引起炎症反應,這些炎症細胞會吞噬OXLDL-C,使血管周圍細胞發生增殖和纖維化增加,在皮下生成泡沫細胞,從而構成斑塊的髓核,最後形成斑塊。而LDL-C只有在氧自由基攻擊下,也就是LDL-C和氧自由基同時並存,才能形成斑塊

㈡ 與動脈粥樣硬化(AS)有關:AS是一種多因性疾病,它與脂質浸潤、損傷、反應學說、炎症、遺傳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相關,AS在發展過程中,從早期損害到易損斑塊的形成,都有大的炎症因子參與其中,AS也是一種中等的,以大動脈斑片狀內膜增厚為特徵的病變,主要表現為內膜下脂質沉積,並有平滑肌細胞和纖維基質成份增殖,最終逐步發展形成AS斑塊。

㈢ 與血小板集聚相關:血小板可刺激血液中的纖維蛋白,互相交織成纖維蛋白網起到止血凝血作用,所以血小板本身就有致斑塊的性質,它參與內脂調節,促進炎症有致氧化應激作用,故AS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血小板聚集起重要作用。臨床證實,LDL-C在斑塊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但不一定與LDL-C水準相關,斑塊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涉及到血管內膜損傷程度、炎症反應等等。


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

上述指標的不良變化會導致血管中出現斑塊,而斑塊的發展累積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而這也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發病機制。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進展性疾病。其發生的始動環節是血管內皮損傷,而LDL-C則是必備條件,當LDL-C水準增高時,血清中的LDL-C可透過受損的血管內皮進入血管壁,被氧化,並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凋亡後釋放脂質,脂質不斷沉積可形成脂質核心。在動粥形成過程中,炎症參與全過程,在炎症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遷移,包裹脂質核心成為纖維帽,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有穩定和不穩定兩種。它們都可以導致缺血性卒中,但機制有所不同。首先,穩定斑塊有一個厚的纖維帽和薄的脂質核心,像「皮厚餡小」的餃子,比較穩定,不容易破裂。穩定斑塊的體積可以不斷增大,使腦供血動脈的管腔逐漸變窄。當血管腔嚴重狹窄或完全堵塞時,可發生腦卒中。而不穩定斑塊的纖維帽薄而脂質核心較大,像「皮薄餡大」的餃子,非常容易破裂。不穩定斑塊破裂使膠原和脂質外露,從而誘發凝血反應和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後有兩種結果。一個是血栓脫落,隨血流流向遠端,堵塞遠端血管;另一個是血栓不脫落,而在斑塊局部不斷增大,形成原位血栓,最終堵塞血管。這兩種情況均導致血栓性腦卒中。


斑塊是可修復逆轉的:

現實中,斑塊有可逆性,且以非線性方式發展,AS斑塊的發展變化規律:

增生靜止縮小損傷破裂修復再損傷再破裂再修復??

可看出斑塊大小、性質是可逆變的,則由大變小,由易損到穩定,由破裂至修復,從而在臨床上會出現無癥狀的AS斑塊疾病

高齡老人斑塊易穩定:斑塊如果能夠穩定不容易破損,也就難以形成血栓,這是我們所追求的,高齡老人(如80歲以上)斑塊可能會逐漸趨向穩定,這是因為早期血管內膜增厚是病變,但在晚期內膜增厚,反而有助於增厚纖維帽而穩定斑塊;同樣早期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遊移和增殖,可增大斑塊,但AS到了晚期,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遊移和增殖,都可以加固纖維帽,可能預防斑塊的破裂,另外;巨噬細胞長期吞噬內皮下的脂質,有助於縮小斑塊的體積。(但是巨噬細胞的聚集也會加重斑塊炎症的發生,要關注)。

搬走血管斑塊靠他汀

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國內外指南一致強調要強化他汀治療。美國《卒中》雜誌曾撰文稱,所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卒中患者,均應接受抗血小板葯、他汀和降壓藥的綜合治療方案。如今,他汀和抗血小板葯、降壓藥一起,成為卒中防治的三大藥物。

由於斑塊內炎症的存在,穩定的斑塊經常向不穩定斑塊轉換。只有持續他汀治療,才能持續抑製炎症反應,持續穩定斑塊,防止向不穩定斑塊轉換和斑塊破裂。但是要注意,不同的危險分層需要採取不同的他汀預防策略。在強調強化治療的同時,他汀治療還應長期堅持,直至終生。

很多患者擔心,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葯如果有副作用怎辦?事實上,有些藥物的確會導致他汀不能很好的代謝、排出,會在體內蓄積,而藥物濃度的增加可導致相關不良反應的增加,這一點需要注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