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市葯企密集砸重金研發腫瘤靶向藥物

上證報訊(記者 張雪)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癌症的發病人次最多的國家。與此同時,國內的腫瘤靶向藥物研發近年來也取得突出進展,靶向新葯研發成為企業追逐熱點。考慮到研發成本、成功率和政策等因素,國內企業研發扎堆情況較為突出,EGFR、HER2等熱門靶點已有過熱苗頭。這是記者從日前閉幕的第三屆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上獲悉。

會上,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與零氪科技聯合發布了《中國肺癌藥物研發與醫療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報告》。《報告》中提到:「對比美國肺癌靶向藥物的上市情況及研發管線,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肺癌部分靶點上的藥物選擇已經比較豐富,但我國在新葯可及性上與美國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不同作用機制藥物分子的研發中,我們往往集中在肺癌常見靶點的新葯研發,對少見或罕見突變患者精準治療的研發管線不足,從而缺乏對疾病進展全程中出現的治療新需求的考慮。」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數據,我國每年新發癌症患者430萬人。對此,多名與會的專家與產業人士也表示,「這對本土創新技術和藥物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行業人士介紹說,近年來,對創新研發風險的考慮使得國內靶點研究扎堆現象突出,因為藥物研發推進到II期與III期過渡階段失敗率非常高。目前國內靶向藥物研發扎堆集中在激酶抑製劑等熱門靶點,其中EGFR、VEGFR、HER2等熱門靶點集中申報較多,而Raf、MEK、JAK 等今年來國外熱門靶點則研究較少,機制創新及新靶點探索不足。

針對我國當前腫瘤葯開發的形勢,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表示:「我們的藥物創新,不是單純為了顯示出我多麼有能力,而是為了滿足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有些靶點,其實處於市場飽和狀態,就算做出新葯,對社會的貢獻也比較小,邊際效益也在下降,相比之下,有些靶點沒有人做,那就是未滿足的需求。」

某葯企研發團隊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癌症發展的基礎特徵是遺傳不穩定性,以單一基因變化為目標的研發思路不具有持續性。涉及更加相應於靶點治療的設計和開發是科研者不斷的追求。 在實際臨床研發過程當中,不僅考驗各公司的研發能力,研發策略的選擇也考驗著立項人員對科學進展的把控。

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兼公司總裁吳曉濱認為:「未來5-10年,幾款讓全世界人民都受益的藥物將出自中國。醫藥『中國發明』和『中國製造』將造福全世界,這是中國創新葯、生物製藥一定會實現的願景。」

如此充滿底氣的發言背後,是公司在領域上的初現鋒芒。在日前召開的中國腫瘤臨床大會(CSCO)上,百濟神州發布了包括替雷利珠單抗在內的自主創新藥物的多個臨床試驗研究進展:8月3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其在研抗PD-1抗體替雷利珠單抗作為治療複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新葯上市申請。截至目前,同處於第一梯隊的4家研發PD-1的葯企——百濟神州、君實生物、恆瑞醫藥和信達生物均已提交其新葯上市申請,適應症包括黑色素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此外,百濟神州的另一款BTK抑製劑zanubrutinib(BGB-3111)也已經於8月27日得到NMPA受理針對套細胞白血病的新葯上市申請。百濟神州還計劃在2019年遞交zanubrutinib在美國針對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首個新葯上市申請。此前,這一藥物曾先後獲得FDA的3項孤兒葯資格認定和針對WM的加速通道資格。

本土市場是研發投入能力、臨床與註冊能力、市場準入能力、學術推廣與銷售能力「四位一體」的綜合競爭。國內一乾葯企已形成百舸爭流之態,倍道而進。

恆瑞醫藥擁有國內最寬、最深的靶向藥物管線,吡咯替尼國內上市申請已獲批準,美國臨床順利推進,PD-1單抗屬於本土第一梯隊;麗珠集團生物葯子公司麗珠單抗擁有本土臨床進展最快的HER2 domain II單抗, 其他在研產品PD-1單抗、RANKL單抗等入組進程順利,另還有多個原創新葯儲備;葯明康德作為亞太第一、國際領先的研發平台, 涵蓋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及開發、臨床研究及開發、原料葯、製劑生產服務,擁有目前世界規模最大的化學研發團隊之一。

貝達葯業已上市品種埃克替尼是我國首個國產EGFR-TKI,二代ALK抑製劑 Ensartinib處於全球多中心III期、MIL60項目、Vorolanib 腎癌適應症均處於III期臨床階段,Vorolanib 眼科適應症、埃克替尼銀屑病適應症等臨床研究也在有序推進中。

中國生物製藥的新型小分子多靶點TKI抑製劑安羅替尼上市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三線治療,可有效抑製多靶點,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製腫瘤生長的雙重功效。後續PD- L1已經進入臨床,同時公司還有6個二類生物葯在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