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東:在“十字坡”,與趙孟頫、范寬對話……

魏東《浴馬圖-至元二十八年八月十六日酉時》,布面丙烯,137×75cm,2018年

《十字坡-魏東作品》展覽於6月8日在北京非凡仕FEEFAN’S ART開幕。這是藝術家魏東繼2015年在今日美術館的大型個人回顧展《醜的歷險》之後的首次個展,本次展覽所展出的作品,題材、風格都較以往有了很大改變,是三年來藝術家創作思考的一個階段性總結。

從東方到西方

美國紐約,這一當代藝術聖地令無數人心向往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無數中國藝術界翹楚從這裡吸收來自全世界的養分,並從這裡出發,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扛鼎之人。在這種多元文化的浸潤之下,魏東匠心獨運,以一種新的語言在異國找到了中國文化古老的初心。

魏東《尋松記-嘉定十年春三月》,布面丙烯,60×60cm,2017年

魏東《尋樹記-至正十三年二月初一》,布面丙烯,50×70.5cm,2018年

魏東《尋石記-大德三年乙亥十二月三日寅時》,布面丙烯,107×54cm,2017年

得益於早年中國畫的學習,魏東對中國傳統繪畫有著很深的造詣,曾以中國畫表現傳統之外的題材,在國內畫壇嶄露頭角。

魏東《觀自在》,布面丙烯,40.5×172cm,2018年

在2001年定居美國後,魏東逐漸發現,“環境氣氛不對了”,單純的國畫已然不能滿足他所想傳遞的內涵。由此開始,他更多地創作極具中國韻味的油畫人物作品,並受到了西方藝術界的關注,多次被《紐約時報》藝評人所青睞。

魏東《雲林攜琴訪友圖》,布面丙烯,46×91cm,2016年

而即便在異國的藝術氛圍中熏陶多年,魏東依舊堅持與西方古典保留一定的距離。學習傳統國畫出身的他,對線、對邊緣的感覺始終與學習油畫出身的藝術家有所不同。

魏東《問山圖-康熙二十八年九月十八日酉時》,布面丙烯,91×45.4cm,2018年

魏東《倚山圖-延祐五年三月初六申時》,布面丙烯,100×45.5cm,2017年

而那種從小耳濡目染的中國氣質,近年來更是不斷從骨子裡傳遞到指尖,映照於眼前。長時間在國外看到的一草一木,在魏東眼中竟恍惚出現故國的影子。美國充滿未知的原始之山,亦讓魏東“看山不是山”,感受到中國山水畫中的氣魄非凡。

魏東《倪瓚的兔子》,布面丙烯,45×90cm,2016年

在異國發掘的中國畫

芭莎:此次展覽的作品主題都與中國古代山水題材相關,為何觀感上卻頗具異國氣質?

魏東:我創作時所看到的都是美國式的山,但我盡可能在其中找中國的元素,甚至是近乎於“病態”地饑渴尋找。即便是同樣的山,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實際上我們跟外國人看到的也是不一樣的,我嘗試在其中找我們古人的感覺。

芭莎:在長期的中西方文化背景轉換中,你的創作會遇到障礙嗎?

魏東:障礙肯定會有,比如元代以後的文人創作更注重“線”的提煉,這與西方的訓練相差甚遠。我當然也可以更直接地以中國畫去表現傳統題材,但更希望通過這種不太討巧的形式去挑戰,讓油畫的中國化再向前走一步,無論成敗與否,這一過程都十分重要。

魏東《一個人的博物館》,布面丙烯,45.5×61cm,2016年

從人物到山水

無論是電影《我不是潘金蓮》中大尺度的片頭,還是展覽《醜的歷險》中肆意的人物,魏東風格獨特的人物畫深入人心。而此次展覽,他卻拋開了最熟悉的題材,將視角再次轉向早年學習研究的中國古代繪畫,從宋元山水畫中尋找靈感,創作此次全新系列作品。

魏東《出走2號》,布面丙烯,28×36cm,2016年

魏東《放生之路》,布面丙烯,28×36cm,2017年

此次展覽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他重新詮釋的元代繪畫大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等,這些宋、元山水畫經典在中國繪畫歷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後續歷代畫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摹本。

請橫屏觀看

魏東《故國秋色-元貞元年十一月申時》,布面丙烯,101.5×37cm,2017年

魏東卻並未被古人重複的描摹所束縛:他以丙烯代水墨,追求色彩濃淡;以毛筆代油畫繪製工具,追求傳統的“筆意”與線的質感;又以畫布代紙,消解工筆畫法的限制。創作過程亦放亦收,在嚴謹的步驟中又不失隨意,開啟了另一種文人揮毫潑墨式的肆意。

魏東《尋山圖-鹹平三年五月初一酉時》,布面丙烯,65×102cm,2017年

擰巴中見優勢

芭莎:像中國山水畫講究的“高遠、平遠、深遠”,換一種技法又如何體現?

魏東:這就特別麻煩,中國的散點透視與西方的光影細節之間特別擰巴,中國畫追求的高級是平面感,而光影卻離不開太空的縱深。在中國畫中很自然的近樹遠山,在西方式的表達中卻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尋找范寬的山時,我試圖加大前景太空,將山後推,終於得到了更多的空氣透明感。

芭莎:相對水墨,丙烯有著天生的顏色優勢,你如何為水墨山水附色?

魏東:我會將度假時所看到的山石拍下來,處理成黑白,這樣能保證我用色的主觀。在不停的實驗調和中,我的顏色也越用越少,放棄了習慣與訓練,讓情緒推動色彩的選擇。我希望自己和倪瓚當時看到的是一樣的顏色。

魏東《尋山圖-鹹平元年七月初八酉時》,布面丙烯,75×136.5cm,2018年

從筆尖到心間

魏東這次的重新詮釋並不是完全的臨摹古畫和簡單的東西方繪畫語言轉換,而是嘗試與古代文人進行精神層面的對話交流,體會他們彼時的心境和精神世界。在美國的博物館中,魏東曾難以自抑地去觸碰古老的畫卷,這次展覽亦是一次與古人接觸的機會。

展覽現場

魏東的畫自然地將觀眾引向美術史中那些濃墨重彩的篇章,其中暗含的文脈梳理,正是藝術家經歷“後89”現代藝術發展後對於中國繪畫的責任感。

展覽現場

在這種跨越時空的交流中,魏東筆下流淌出與古人相通的借景抒懷。他用一個個時間節點來梳理中國歷史處於大時代滄桑變易背景之下的文人情緒,用現代手法重新詮釋的這些作品,自有透過山水所傳達的當代觀念和時代意義。

現場嘉賓合影

古代與現代不同的時空背景,東西方繪畫表現手法,在這兩條縱橫交叉的十字線索中,在《十字坡》之中,存在的是恆古的自然,是透過山水探究內心的人文心境。

藝術家魏東

低聲的呼喚

芭莎:在新的創作中,你最大的變化在哪?

魏東以前年輕喜歡“大喊大叫”,生怕別人聽不到你的想法,現在年紀增長,開始覺得細聲慢氣大家反而會注意你在說什麽。我希望有人能夠聽到,有一個叫魏東的人用特別低的聲音去表達他對中國文脈的思考及傳承的願望。我相信文脈就是一筆一劃的東西,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宋元山水一般一脈相承。

芭莎:你所期待的最理想的繪畫是什麽樣的?

魏東:我希望能夠和趙孟頫、范寬這些古人同時坐在山腳下,看到同樣的景物。他們用毛筆,我用色彩,我的繪畫無限地接近他們。我們不是分開畫,而是在一起去畫一個東西,畫完之後彼此互相點個頭,他們回宋元,我回現代,這種時空對話我覺得挺有意義的。

正在展出

展覽:“十字坡-魏東作品”

時間:2018年6月8日-8月8日

地址:非凡仕藝術

北京市朝陽區東四環北路7號

東山墅南側非凡仕藝術太空

[策劃/齊超][編輯、採訪、文/蘆皙][圖片提供/非凡仕藝術]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