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1歲女孩左肺惡性腫瘤鴿蛋大,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行胸腔鏡小切口手術保肺除癌

(南方農村報記者江玲 通訊員靳婷)11歲的河源女孩桐桐(化名)因頭部外傷就醫,意外發現左肺腫物,騎跨上下肺葉,且有多條血管包繞,高度懷疑惡性腫瘤。日前,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為其手術,通過三維重建技術進行手術規劃、小兒微創手術、兒童單肺通氣等綜合技術,完整切除腫物,避免了左全肺切除。

術後病理確診為肺原發滑膜肉瘤,一種較少見的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目前,術後一個月的桐桐恢復情況良好,將進一步接受化療。

腫瘤橫跨肺葉包繞血管

今年5月,家住河源和平縣的桐桐因頭部外傷在當地醫院就診,期間行胸部CT檢查,意外發現左肺上葉腫物,醫生建議往上級醫院作進一步診療。

家人帶著桐桐來到廣東省人民醫院,行胸部增強CT顯示,腫物位於脊柱旁、左側上下肺葉之間,大小約33×27毫米,且血運豐富,可見有數條血管包繞,考慮硬化性血管瘤,不排除惡性病變可能。

考慮患兒病情複雜,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在科室主任喬貴賓主任主持下,聯合麻醉科、PICU(兒科重症監護)進行多學科討論,認為需儘快手術,但難度很大。

胸外科謝亮副主任醫師表示,患兒腫瘤橫跨上下兩肺葉,靠近主動脈乾、肺動脈乾,深入上下肺各段動靜脈間,按照以往腫瘤根治性切除原則,需進行全肺切除。但手術切除全肺創傷大,風險高,對患兒日後生活質量和生長髮育也將造成嚴重影響。患兒家屬亦明確拒絕行左全肺切除術。

胸外科組織了病例討論,醫生們決定為患兒實施胸腔鏡手術,具體術式視術中探查情況而定,盡量減小對患兒的創傷。

胸腔鏡手術保肺切瘤

為明確腫瘤與血管、組織之間的關係,醫生們採用三維影像重建和3D列印技術,建立一個桐桐的肺部模型。在計算機螢幕上,腫瘤、肺葉、血管均用不同顏色標記,癌灶大小、與周圍組織關係清晰可見(如圖),醫生們據此制定了嚴密的手術計劃。

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後,6月14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團隊在陳剛教授指導下為桐桐實施全麻下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腫物切除術。手術採用支氣管封堵技術實現單肺通氣,無需人工氣胸,以保證手術操作視野。

術中發現腫瘤質脆,沒有明顯包膜,暫未發生轉移。送冷凍病理,結果為分化差的惡性腫瘤,呈小細胞樣。按照術前規劃,醫生們將視野可見的腫瘤切除乾淨,保留了左肺。術中出血60ml,手術順利。

播放GIF

三維重建清晰顯示了肺部腫瘤和血管的關係

謝亮指出,小細胞肺癌通常對放療敏感,術後可予放療、靶向治療。利用多種技術實現微創治療,避免左全肺切除,讓患兒得到更優的治療方案,不影響生活質量。

經醫護精心治療和快速康復,桐桐術後3天能夠下床活動,術後一周順利出院。

據了解,免疫組化的最終病理結果確認為肺原發滑膜肉瘤,是一種較少見的間葉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目前,桐桐恢復情況良好,準備進一步接受化療。

手術+放化療提高生存率

謝亮介紹,兒童惡性腫瘤具有發病隱匿、進展快、惡性程度高、轉移早的特點。像妮妮,在就醫之前胸部沒有任何不適。如果不是頭部外傷,可能還沒能及時發現肺部腫瘤。等到小孩感覺疼痛,出現明顯消瘦、精神萎靡,腫瘤已經很大,發生轉移,治療效果比較差。

謝亮提醒,家長平時應注意孩子常規體檢,如有不明原因發熱、體表淋巴結腫大、胸腹部體表摸到包塊,須及時到醫院行檢查。

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陳剛主任表示,兒童期的惡性腫瘤往往惡性度更高,極少發生肺上皮性腫瘤(通常說的肺癌,絕大部分發生在成人)。必須通過早期發現,堅持以手術為基礎,注重多學科綜合治療的診療原則,才能較好提高肺部腫瘤患兒的生存質量,改善預後。

目前,對於兒童肺部腫瘤,早期手術治療結合術前、術後放化療,能夠明顯提高患兒生存率,總體治癒率可達70%,優於成人肺癌患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