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資本救不了互聯網新經濟,盈利是唯一活路

文 / 華商韜略 張凌雲

共享單車漲價了。

近日,小藍單車、摩拜、哈羅單車都宣布了價格上調方案,如今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2.5~4元。相比以前1小時1元甚至免費的情況,價格漲幅之大,令很多人難以接受,“比公車都貴”!

1

這怪不得用戶挑剔,畢竟當初的補貼力度太大,用戶早已享受慣了。

不止共享單車,團購、短視頻、外賣、計程車這些行業新興時無一不是走的這個路子——用巨額補貼降低價格、吸引用戶、佔據流量,本質上就是用“金錢換時間”。

當年,滴滴就是憑借對司機的高額補貼一舉攻入出行市場,與優步、快的打了好幾場“補貼大戰”,每年燒在補貼上的錢高達百億元。2018年,滴滴虧損金額109億元,其中對司機補貼的金額足足有113億元!

外賣行業的補貼也是司空見慣。

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據說餓了麽和美團外賣的地推人員會扛一麻袋現金,直接拍在商家桌子上。為了爭搶用戶,花樣百出地送券送優惠,經常點個餐下來一分錢不花。

這都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市場,餓了麽至今燒掉了30億美元,還沒有盈利。

當年李彥宏曾喊出要拿200億在O2O市場砸個聲響,結果頂不住行業燒錢的瘋狂,將百度外賣轉手讓人。

年初倒閉的愛屋吉屋亦是如此。

2015年,在上海和北京異軍突起的愛屋吉屋以自身之力發起了一場行業價格大戰。兩地二手房交易費用從2.5%降低到0.5%再到後面的一分錢不要,愛屋吉屋借此迅速衝上了400億年度交易額的高峰。

但有媒體算過,僅僅2015年一年,愛屋吉屋全部虧損高達13億元,而它的營收只有不到4個億。一進一出就知道,愛屋吉屋燒錢的力度。

面對一年燒掉數以億計的資金,愛屋吉屋創始人黎勇勁卻認為是值得的,“我燒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在改變行業”。

而在當下浮躁的環境下,要想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市場,補貼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盈利不盈利?不考慮的。

2

這背後也離不開資本的推手。

相比於苦哈哈老實做生意的,以規模和速度迅速獲得市場的企業,往往更受資本矚目。

從2014到2015年,餓了麽先後融資8000萬美元、3.5億美元、6.5億美元,2015年2月阿里以12.5億美金入股餓了麽,2018年2月再以95億美金全資收購餓了麽。

金沙江資本的朱嘯虎也是互聯網補貼風氣的推動者,先後投資了餓了麽、滴滴、ofo。

他曾表示,計程車公司的補貼大戰比一場海灣戰爭花的錢還多,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也只花了100億美元,而計程車市場總共補貼掉的錢遠超這一數目。

儘管如此,很多企業還是前仆後繼地加入進來,上述那些爆紅案例都在不同程度上讓市場認為,補貼是一種可以跑得通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在資本的助力下,規模和速度取代了盈利本身,成為企業價值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但是,補貼不會永無止盡地燒下去。

補貼的目的是為了贏家通吃,快速成為行業第一。換言之,補貼帶來的市場競爭更加殘酷,百花齊放是不允許存在的,所有人都被裹挾進了一場“爭當第一”的生死戰。

以前,市場前十可能都活得還不錯,如今,行業老三都天天提心吊膽,一不留神就會被大口吞下。

資本很瘋狂,他們不稀罕盈利,他們只看重第一,只要你是第一,“長期戰略性虧損”都能接受。

3

但是,燒錢的時候,大家都陪著一起燒、一起讓利;一旦格局穩定、壟斷形成,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一起享受市場回報。做大的反而會擠壓上下遊的利益空間,要將之前補貼失去的拿回來。

滴滴一家獨大後,補貼力度馬上下降,許多計程車司機表示收入幾乎回到了網約車之前。

百度外賣退出競爭後,餓了麽與美團雙雄鼎立的格局基本穩固,補貼開始變得“理性”“精細”,配送費在上漲,美團還將原來的抽成提高到了22%,只有少數的餐飲商家真正賺錢。

補貼燒錢燒到最後,只剩一地雞毛。沒有人記得那些倒下的企業。

2012年之前,全國有上千家外賣公司,如今大家只知道餓了麽和美團;共享單車最火的時候湧現出了百餘家平台,如今倒閉、停運或轉讓的已有60余家,湧現了大量的“單車墳場”。

巨大的產業浪費背後,是畸形的市場成長。

馬克思曾說:“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

資本永遠都在逐利,他們在乎“行業第一”帶給企業的巨大估值,從而從中獲利。

朱嘯虎2011起開始投資餓了麽,當阿里收購餓了麽時,他得以全身而退。相較於他的投資金額,回報高達幾十倍。

但企業自身呢?如果沒有盈利,只是在資本大手中騰挪,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

小黃車ofo就是最痛的教訓。

畢竟,有盈利,才能真的活下去。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